10.17 “包子界LV”鼎泰豐忙著賣酒:餐飲該做“減法”還是“加法”?


文丨職業餐飲網 焦逸夢

最近,餐飲行業有個奇怪的現象!

在大家都忙著做減法、打造爆品的時候,有的龍頭餐飲品牌卻忙著做加法!

“包子界LV”鼎泰豐在新店裡加了一個8米長的酒吧吧檯賣酒;做四川小吃的眉州小吃添了“雲南米線”;還有之前的肯德基賣串……這些有點”過界“的加法好像也很奇怪,和咱們定位理論裡講的聚焦完全不符!

那些擁有幾百幾千家連鎖門店的大牌紛紛做加法,是一時的腦子發熱嗎?如果不是,這背後的深層次邏輯又是什麼?

1

加業態:

“包子界LV”鼎泰豐+酒吧,探索中餐西餐化


被稱為“包子界LV”的臺灣老字號鼎泰豐,迄今已有47年的歷史,近期就在北京三里屯太古裡開了一家新概念店。

鼎泰豐做的是正餐、中餐,據大眾點評顯示,鼎泰豐的客單價在130元到150元,以小籠包起家,主賣淮揚菜,還獲得了米其林一星的稱號。

業態上,而這家新門店,增加了酒吧的業態,店裡設有長達8米的酒吧吧檯,包含啤酒、米酒、威士忌、雞尾酒,賣特製酒飲,酒的售價和酒吧差不多,一杯雞尾酒售價70元。(除此之外,還有茶飲、咖啡,以及瑞士捲、歐式蛋糕等烘焙糕點。)

產品上,鼎泰豐還專門設置了48元的“包子+酒”套餐,和32元的“咖啡+甜品”套餐。

門店形象上,鼎泰豐把多年不變的門店形象也進行了改革,這次的門店形象就更時尚簡約,更潮。



鼎泰豐主打正餐,如果僅僅是加了幾瓶零售的酒,那沒有什麼特別的;但它直接把酒吧的業態融進了正餐店裡,這樣就形成了“中餐+酒吧”、中餐西餐化的新模式。

當下,年輕人喜歡的小酒館正處在爆發前夜,比如,主打杭幫菜的桂滿隴就專門開了個酒館副牌。

那麼,老字號鼎泰豐此舉又是為了什麼?

這麼多年,鼎泰豐的定位一直是白領請客、商務宴請,也就是說它的主力客群是年輕人,當90後、00後興起,鼎泰豐也要抓住這批最年輕的主力客群,而鼎泰豐加酒吧,看起來加得很怪,打破了邊界,但也恰恰符合鼎泰豐的品牌調性,和客群屬性。

而探索中餐的西餐化,正是圍繞其主力客群年輕人的一種大膽探索!


2

加場景:

“茶+酒+咖啡”大融合,做年輕人的聚會生意


前段時間,喜茶在北京華熙店開了首家喜茶熱賣店,增加了酒吧業態,而星巴克也開了2-3家酒坊。

它們兩者不僅加了酒吧業態,還跨界各自加了對方的主產品,喜茶加了咖啡,星巴克也加了茶飲!茶+咖啡+酒,要大融合了?

當新茶飲和咖啡行業成熟,茶飲店、咖啡店已成為年輕人聊天聚會的一種生活方式,酒吧是否也可能成為下一個風口,成為一個新的業態呢?而茶+酒+咖啡融合的業態,也有可能成為一站式的年輕人聊天聚會場所,這是喜茶星巴克們對新業態的一種探索。


3

加產品:

“主產品+其它大品類”,生命力強又能拓客


專做四川小吃的眉州小吃, 增加了一個產品——擔擔米線。很多人一看肯定會覺得奇怪,一個做四川小吃的,怎麼會加雲南的米線呢?這不是亂加嗎?但真的是亂加嗎?

一看擔擔麵米線,顧客的認知會是什麼?哦,賣米線的,而且是辣口的。要知道,米線的受眾群很廣,而辣口的受眾也很廣,這兩者結合在一起,會發生什麼?受眾群會更廣。

在擔擔米線這一創新上,眉州小吃就沒有侷限於川式小吃菜品本身,而是打破邊界,基於味型進行了融合,這樣也增加了客群。

和府撈麵也是一樣,在它本身的湯底基礎上,推出了泡飯,這樣,在不用動太多產品線的基礎上,就進行了創新,可以把不愛吃麵的顧客變成自己的客群,也可以讓既有客群嚐鮮。

就像麥當勞賣牛肉飯一樣,在它本身一直做牛肉的基礎上,增加了中國人喜歡的主食——米飯,這樣,也可以為自己擴展更多的客群。


4

加流行:

酸菜魚、串串……啥火加啥,但不忘本!


近幾年餐飲行業最火的是什麼?是酸菜魚、串串……

所以,定位為日式拉麵的味千拉麵,增加了新品——酸菜魚拉麵;定位為瓦鍋飯的快餐品牌谷田稻香,增加了新品——酸菜魚米飯;主賣炸雞的肯德基,增加了新品——桶裝串串。

看起來加得也很奇怪,但這些品牌也在力保自己的特色,比如味千拉麵強調自己的酸菜魚拉麵保持了自己的特色大骨湯,谷田稻香依然也能體現米飯特色,肯德基的串串也在形式上保持了桶裝。

這些大牌到底為什麼要增加這些“爛大街”的產品呢?因為這些產品已經相對成熟了,酸菜魚串串都已經火了3-4年,市場份額比較大。這些大牌加上這些爆火產品,也是為了滿足原有客群的需要!

當然,也可能存在爭議它們加的這些流行爆品點單率也不一定高!




職業餐飲網小結: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點,做餐飲有人忙著做減法,有人忙著做加法!

加酒吧也好,加酸菜魚、串串也好,不管加什麼,都需要品牌結合自身和市場去重新組合,這都是一種探索和嘗試,雖然不知道成敗,但是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當下,變,還有一線生機,不變就只能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