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孩子已經這麼努力迎合你了,你卻看不到……

這次的事其實很小,但頗有一些感觸,今天我就把它分享出來,也希望能對你有所觸動。

是跟我5歲多兒子有關的。

上週的一個晚上,兒子洗完澡,我讓他先等會兒再幫他刷牙。

(兒子太小,他的牙都是我幫他來刷)

他就乖乖地問我:

“媽媽,我可以先看會兒書嗎? ”

我想都沒想,說:

“當然可以!”

就去忙自己的事去了。

等我忙完了,我就在衛生間喊他:

“兒子,過來,該刷牙了。”

兒子應了一下,沒來。

我再喊,嗓門提高了一倍:

“快點!該刷牙了!”

兒子又應了一下,還是沒來。

我有點不耐煩,大聲喊他:

“你快點給我過來!幹嘛呢你,還不過來?!”

這時我就看到兒子趿拉著一雙拖鞋急急忙忙就跑過來了,手裡還拿著一張貼紙貼。因為是粘的,貼紙貼粘在兒子手上,他就那樣小心地支著。

我忽然間明白了,兒子之所以那麼慢,是因為他一直在看一本英文貼畫書,需要把對應的畫小心翼翼地貼在相應的位置上。

當我叫他的時候,他不得不中斷自己手裡的工作去迎合我,只能拿著還沒來得及貼的貼紙來到我面前,唯恐我生氣。

我的氣一下子就消了,忽然對兒子感到抱歉。

我說:“兒子,你在貼貼紙啊。對不起啊,媽媽不知道。那你以後做什麼的時候,跟媽媽說一下好嗎?”

兒子看到我沒生氣,還跟他道了歉,很高興地點了點頭。

“你快點!”

“你怎麼那麼磨嘰!”

“你怎麼還沒完事?”

這些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能聽到。

我們總是習慣於讓孩子去順著自己的速度,但其實孩子也有自己的速度。當兩者的節奏勢必有一定的差異時,我們就自以為是地把這個差異給孩子安上“拖延”的罪名。

就像跟我兒子那件事,我有一萬種理由認為他在拖延,但總有第一萬零一個孩子正當的理由卻被我忽略掉了。

因為當我們有這種揣測的時候,我們自己都是帶著情緒的。而帶著情緒去做一件事的時候,感性的東西往往會戰勝理性,讓我們的判斷力喪失。

以前我曾呼籲過:我們能不能善意地揣測自己的孩子?給自己足夠多的理由去等他們一會兒?

但很顯然,我們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有時候並沒有做到。

另一方面,在孩子的心目中,他們就覺得自己應該無條件地服從,就該隨到隨叫。為什麼?僅僅因為他們只是個孩子。

試想一下,我們叫自己的另一半、同事或朋友的時候,他們如果不方便,會跟我們解釋:“等我一會兒哈,我正在做…,等我完事了,我就過去。”我們不會生氣吧。因為成年人有力量,我們可以解釋。

但因為是孩子,他們還不會完全表達自己,當被我們召喚的時候,他們其實已經在努力迎合了。但因為動作協調能力發展還不成熟,他們的動作還有點笨拙。

因為我們的不由分說,他們就得放下手裡的工作去配合我們,而我們還反過來生氣去怪罪他們磨嘰、拖延……

要知道,為了迎合我們,他們其實已經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了。

其實,歸根到底我們成年人在意的還是控制。“我的話你竟然敢不聽”,這肯定在挑戰我的權威啊。於是我們的自以為是,讓我們委屈了多少個無辜的孩子。

在此,也想提醒一下自己和大家:

請放下我們的自以為是吧,

讓我們多用理解和善意去揣測我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