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娛樂圈“最慘美男子”,經歷催人淚下:他有多溫柔,就有多不幸

渺小的奢望

近日,在《我們長大了》節目裡,華少提到了一個問題:

“假設你身邊的手足,因為各種原因要彼此分離得很遠,你要跟他說些什麼?”

馬天宇在信裡提到北漂的日子,對姐姐的思念,還有埋怨姐姐的嘮叨。

信的末尾,他說:“姐,我們經歷了很多,我們都長大了,我希望我們一家人,能一起相伴到老。”

讀信的姐姐泣不成聲,因為只有她知道,過去那些日子,意味著什麼。

去年5月24日,馬天宇罕見地在微博裡,提到了父親。

他po出和父親的合照,配文:“跟父母緣盡於此,願你我各自安好。”

這個微博發出幾分鐘後,被馬天宇刪除。

大批網友猜測,馬天宇拿不出好作品,所以故意拿父親炒作,怒罵他“無底線”。

後來,馬天宇工作室出來澄清,因父親上週病逝,馬天宇情緒不穩定,所以才發了感慨的微博。

而馬天宇,沒有多做解釋,一如既往地沉默接受。

出道13年,馬天宇一直活在非議當中。

但是,他不屑一顧。

他關閉自己微博的評論,依舊我行我素。

傲慢、理智、冷血的標籤背後,是他不願示人的多愁善感。

卸下外界的固有印象,馬天宇如今的個性裡,藏著命運贈予他的苦難。

自殺的母親

2006年,馬天宇出了人生第一本寫真書,《宇你在一起》。

在書的扉頁,他寫了這麼一句話:“獻給媽媽,是您給了我生命以及看世界的眼睛。”

馬天宇出生在山東德州的一個農村家庭。

父親常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幾乎不往家裡寄錢。

而母親身患重疾,幾乎都在床上度日。

馬天宇對上有兩個姐姐,對下一個弟弟。

家裡僅有的一點收入來源,是親戚們和爺爺奶奶救濟得來的。

5歲那年的八月十四,也就是中秋節前一天。

馬天宇聽媽媽的吩咐,去集市裡買藥。

懵懂的他並不知道,此行給母親買的,是自殺的藥。

沒有人知道,一個農村婦人,選擇拋棄孩子和家庭,其中掙扎了多久時間。

但面對家徒四壁的絕境,消失的丈夫,不會痊癒的重病,她終於撐不住了。

看著買藥歸來的兒子,為她倒水,她緊緊地抱著兒子,給予生命最後的餘溫。

貧困能殺人,從不是傳說。

第二天,親戚上門送月餅的敲門聲,將馬天宇從睡夢中拉回現實。

他悄悄地下了床,害怕驚動還在熟睡的母親。

親戚進到家裡時,詢問他母親的情況。

天真的他說:“媽媽還在睡覺呢。”

親戚感覺不對勁,於是走到床邊搖晃馬天宇母親的身體,結果怎麼搖都沒反應。

伸手一摸,都涼了。

馬天宇不明白,母親身體涼了,為什麼大家都這麼驚恐,這麼害怕。

那年他5歲,對死亡完全沒概念。

再後來,敲鑼打鼓,哭聲四響,他怯生生地看著家裡的大人們給母親準備葬禮,依然呆呆的,不知道應該怎麼辦。

所有的人都在哭,而他還在笑,在玩氣球。

這不是因為無情,更大的可能是逃避現實,因為極度內疚。——藥是他買的。

在他內心深處,可能一直藏著一個可怕的想法——“是我殺了我媽媽。”

他看著眾人把母親的棺木,抬到墳地中央,第一個人抓了一把土,撒到母親身上,土輕輕濺開,終於知道,媽媽真的死了,被埋了,再也回不來了。

“我沒有媽媽了。”

5歲的馬天宇第一次嚐到死亡的滋味,他直直站著,狠狠地大哭起來。

八月十五,對大部分人而言,是闔家團聚的歡喜日子。

然而,這是馬天宇最痛苦的一天。

在這一天,他會獨自回到老家,拿著鍁,慢慢走到媽媽的墳上,鋤掉雜草。

如果說,父母對孩子不好,孩子還能名正言順地釋放恨意。

但死亡,讓一切懸而未決。

馬天宇對母親的感情是複雜的。

他太渴望母愛,因為從小得到的,幾乎是零。

同時,他又太恨母親。

因為她從來沒有給馬天宇一個解釋,就自私地死去。

她也沒給馬天宇一個機會,就剝奪了他叫“媽媽”的權利。

但他能恨嗎?

好像也不能。他理解母親絕望的心情。

但他也沒法愛。因為母親不僅拋下他,還讓他揹負“弒母之罪”。

終其一生,他只能躲在這個陰影下,無法訴說,無法解脫。

隱形的父親

如果說,母親的死去是急性毒藥。

那麼,父親的不負責任,則是慢性毒藥。

馬天宇父親的行為,對這個家庭來說,從來沒有雪中送炭,只有雪上加霜。

在他的眼裡,孩子是搖錢樹。

小時候,孩子沒有賺錢能力,那麼,“孩子”就是物件。

他將兒子用來抵債。

馬天宇曾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小弟被債主抱走。

“有人去我們家拿東西、拿傢俱,好像是因為我爸欠債,就把我弟也抱走了,從那以後,就再也沒見過他。”

孩子大了,有了賺錢能力,就成了提款機。

馬天宇父親會掐準時間,重新和孩子聯繫,只為了“要錢”。

當時,馬天宇姐姐被重擔壓著,根本沒有一分錢。

馬天宇初到北京,手裡只剩三毛錢,不惜跟別人借了600塊,寄回家給父親。

而父親沒有絲毫內疚,心安理得花掉了,完全不管孩子的死活。

後來很長的日子裡,馬天宇一直對父親很冷漠。

大眾不理解,甚至覺得他紅了之後,對家人不管不顧,人品很有問題。

他從不解釋。

在他的人生裡,最難說出的四個字,是很多孩子張口學會的第一個詞——“爸爸”、“媽媽”。

這兩個簡單的稱呼,他從小到大沒叫過。

為錢所困的農村生活

沒錢的痛苦,馬天宇從小就有著深刻體會。

比如,沒錢打疫苗。

小時候農村裡的學校,會統一組織學生打疫苗。一針2.5元。他只打過一針。

因而當晚回家後,他就被奶奶暴打一頓。

對奶奶而言,2.5元是家裡好幾天的生活費,馬天宇太不懂事了。

再比如,為了3塊錢輟學。

在農村家庭中,男孩是重點培育對象。

馬天宇作為家中唯一的男丁,承擔著家人所有的期望。

所以,兩個姐姐輟學養家,而他則繼續上學。

讀到初中後,馬天宇家裡因為拿不出3塊錢,也被迫輟學。

是的,你沒看錯,就因為3塊錢。

父親消失,母親自殺,喪失了最主要勞動力的家庭,3塊錢雖少,但足以斷送一個孩子的求學之路。

他那時面臨兩個選擇:

1、從此認命,和周圍人一樣,紮根農村;

2、將命運握在手裡,放手一搏。

馬天宇選擇2。

多年以後,他回首當時,講不清是什麼衝動令他離開農村。

他只覺得,內心湧出一股不甘心。他不想認命。

7毛錢的北漂生活

發展心理學提出,人的一生有3次自我覺醒的階段性發展。

第一次是生命的覺醒,你發覺自己擁有了生命。

第二次是自我的覺醒,你發現你不僅是一個生命體,而且你對自己的人生,具有掌控權。

第三次覺醒,一般發生在青春期。

而馬天宇選擇離開農村那年,恰好16歲。

看似毫無意義的決定,包含著他內在的真實想法。

家人無法理解,世代人都生在農村,死在農村,即使在外工作,也是為了回農村建房娶妻生子。

姐姐為了阻止他出發,甚至將他僅有的幾塊錢沒收,企圖讓他留在村裡。

但馬天宇鐵了心,就要去北京。

他揣著口袋裡僅剩的7毛錢,搭著老鄉的便車,一路狂奔到北京。

“來到北京,太餓了,可是沒錢也不能吃東西。我當天就找了一家餐館落腳,當學徒。當時,複印身份證花了4毛,還是5毛,剩下2,3毛錢,我過了2個月。”

後來,馬天宇開始打兩份工,白天在餐館當學徒,晚上到酒吧當服務員。

手裡有些錢,他搬出了餐館的宿舍,和酒吧的同事們,一起蝸居在北京的地下室。

“租破房子的地下室,大概一個月270塊錢。下雨的時候漏水,那床都是溼的。每天醒來,不知道是半夜還是白天。”

酒吧工作的日子,讓馬天宇第一次接觸到不同的世界。

其中讓他最深刻的,是電視裡的明星,原來和他距離並不遠。

夜裡,他總能看到明星駐唱的場景。

這個場景,埋下了他走出舒適區,走向娛樂圈的種子。

從草根到明星

2006年,馬天宇轉行進了一家雜誌社,做服裝助理。

日常工作是與合作的明星團隊,共同洽談服裝需求。

這個職業,讓馬天宇和娛樂圈更近了一步。

“去工作的時候,他們(工作人員)會說這小夥子長得挺帥,你有沒有想做個模特,或者想做個演員什麼的。其實不想,也會天天被你身邊人說得,也會有想法。”

那時馬天宇對自己的人生規劃,有了巨大的變化。

從前的他,夢想是做個月薪600塊的廚子,攢夠了錢回老家,蓋個大房子,差不多年紀就娶個老婆,生個大胖小子,就此度過餘生。

而此時,他萌生了考北京電影學院,做個演員的想法。

可從草根開始,談何容易?

正當他毫無頭緒時,在酒吧結識的朋友,成了關鍵人物。

朋友和他說:“你如果想當演員,那就要練練膽子,你可以去參加一些選秀節目,試試水呀。”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

當時正值選秀節目最火爆的時期,馬天宇看到了從《快樂女聲》出來的李宇春、周筆暢等人,鼓起勇氣,從北京南下到了武漢,參加東方衛視舉辦的《加油!好男兒》。

憑藉俊美的外表,純真羞澀的個性,馬天宇獲得評委和大批粉絲的支持。

他一路過關斬將,最後,獲得武漢賽區冠軍、全國總決賽第六名、全國網絡人氣冠軍。

曾經的堅持與付出,變成今天蛻變的資本。

一個離經背道的農村小夥,就此開啟另一重人生。

沉著的前進

選秀結束後,馬天宇的生活發生巨大變化。

隨即而來的,是數之不盡的工作邀約。

然而,他卻沒有像同期的其他選手,完全投入到工作中。

他始終記得,自己參加選秀的目的,是為參加北京電影學院的考試作鋪墊。

2006年12月,他順利考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

入學後,他正式推出首支單曲,《只欠秋天》。

假如能重來不會讓心傷能不能求求你重新再來一次不會讓自己後悔我決不會讓這一切真的會發生我決不會讓那一刻陪著我成長我決不會讓這一切真的會發生我決不會讓那一刻換作秋的涼

這首歌的作詞人,正是馬天宇。

他將自己的故事,暗暗藏在歌詞裡,將苦難、不幸、痛苦揉成苦澀的歌詞。

副歌部分,他一直強調著“不會”這兩個字,他從不是真的不會痛,只是,生活沒有允許他痛的空隙。

2007年1月29日,馬天宇推出首張個人專輯,《宇光十色》。

專輯的主打歌曲,《該死的溫柔》紅遍大江南北,甚至被選入日本漢語教材,《通過唱歌記住中國話》。

那時,每個學生的CD機裡,MP3裡,每個校園的廣播裡,乃至在家裡,都能聽到這幾句熟悉的歌詞:

你這該死的溫柔讓我心在痛淚在流就在和你說分手以後想忘記已不能夠你這該死的溫柔讓我止不住顫抖哪怕有再多的藉口我都無法再去牽你的手

馬天宇火了。

徹徹底底火了。

那時離馬天宇走出農村,不過短短5年。

然而,他卻已經從井底之蛙,一躍而成“當紅炸子雞”。

大紅大紫

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後,馬天宇開始在影視圈,嶄露頭角。

他是《黛玉傳》裡溫文儒雅、靈氣逼人、豔壓劇中所有女演員的賈寶玉。

他是《怪俠一枝梅》裡,精通暗器、心思細膩的“戲痴”賀小梅。

劇中,馬天宇數次以女裝出場,堪稱“驚豔”。

甚至有粉絲表示,他是既張國榮後,“最美的男子”。

在《古劍奇俠》中,馬天宇第一次嘗試,一人分飾兩角。

他是“溫室裡的花朵”,淘氣少年方蘭生。

也是揹負滅門之仇,一生悲慘的武士晉磊。

這個角色獲得了巨大成功。也為他帶來了大量的粉絲、認可和流量。

2016年,是馬天宇走向巔峰的一年。

年初,他首次登上春晚舞臺,與郭冬臨、劉亞津兩位業界大牌合作,演繹小品《我是誰》。

8月,他與馮紹峰、宋茜等一線演員合作,拍攝大型穿越玄幻電視劇《幻城》。

馬天宇一人分飾三角,飾演冰族王子櫻空釋和其轉世罹天燼,以及小劍靈。

他一直在嘗試各種角色,也一直在挑戰自我。

漸漸地,馬天宇成為影視圈,不可或缺的新血。

迴歸與和解

大部分人逃離過去的不堪後,不再願意回首。

曾經住在鄉村的人,在大城市安家落葉後,不可能再回到鄉村。

曾經被家人深深傷害,成功脫離原生家庭後,不可能再回去和解。

他們認為,這是一種倒退。

但,馬天宇卻恰好相反。

當他賺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後,他開始把大部分的收入,全投入到農村教育上。

他為像他一樣的留守兒童,全世界奔走。

曾有人問馬天宇,為何把重心放在兒童教育?

馬天宇笑了笑,說:“因為我在他們身上,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我知道生活是什麼樣子。”

因為曾經經歷,所以身同感受。

對他而言,這不是公益,更不是慈善,而是在彌補小時候的自己。

看似幫助他人,其實是救贖自我。

而最讓我感動的,是馬天宇與家庭的和解。

在馬天宇成為耀眼之星後,他的父親再次歸來。

這個陌生的、令人痛恨的、連父親都不算的父親,馬天宇最開始難以接受。

但他明白,這是人生給他最大的課題——寬恕。

他最後通過一系列課程,與父親和解,全家一同拍了一輯照片。

其中有一張,他深深埋在父親懷裡。

這一刻,他等待太久太久。

這份遲到的父愛,哪怕只有一丁點,對於他,都是最好的彌補。

馬天宇曾說,從小他就不知道如何喊“爸爸”、“媽媽”。

這麼多年後,至少他終於知道,“爸爸”這兩個字,發音如此美妙。

討好者的蛻變

馬天宇成名前的人生裡,是一個典型的討好型人格。

面對家庭的悲慘,他始終壓抑著無盡的悲痛。

他是家中唯一能依靠的男人,必須擔起家中的重責。

但,年幼的他是無能為力的。

“我會在微笑中學會哭泣也好,學會悲傷也好,先微笑給別人,我要讓別人知道,我自己很開心,每天都過得很好,不用別人擔心我。”

他的樂觀,只是一種偽裝色。

他的人生,都在妥協於他人安排,為他人著想。

可隨著成長,馬天宇終於發現自我的力量。

在五光十色的娛樂圈,馬天宇一直是沉默的邊緣人。

他從不去和製片人、導演、製作團隊打交道,只是專心地演戲。

很多人眼中,馬天宇為人很高傲,但在馬天宇看來,他只是不願再委曲求全。

“我幹嘛要去做委屈自己的事情?”

這句話背後,藏著從小到大積累的憋屈。

他為別人活夠了。現在他只想為自己而活,做自己認為對的事。

事實上,他也做到了。

他活得很從容,也很自在,一直走自己的路,演自己的戲。

不動聲色,有條不紊。

馬天宇給我最大的感受,是他異於常人的接納能力。

在苦難面前,多數人會怨天尤人。

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最無辜的,最不該承擔痛苦的,所以怨天怨地怨社會,將問題歸咎到外界。

學習受挫了,就認為是教育制度問題;

工作受挫了,就認為是公司內部原因;

感情受挫了,就認為是對象不懂經營。

但,馬天宇卻一直堅定地覺得,“我不是生活的受害者”。

過去北漂的艱辛,他只是簡單一句:“不覺得辛苦,因為這是我的工作。”

後來成了大明星,他甚至感謝小時候的經歷。

“我特別感謝我從小到大,生活給我的那些經歷,那一段時間成就了今天的我,我沒有覺得以此抱怨。”

生活以痛吻他,他卻以溫柔回報世界。

馬天宇的成功,給予每一個平凡人、苦難者,以一種奇蹟般的示範。

他讓我們看到,貧苦並不是代代相傳的基因。

也讓我們知道,面對痛苦,還能有另一種態度。

人生的每一個決定,看似只是一小步,背後卻潛藏著巨大的蝴蝶效應。

當你認為,你有能力改變命運,只需勇敢開始第一步,可能幸福就近在眼前。

可如果你一味認為,你對困苦無能為力,你的人生必然不會有大起色,大變化。

所以仔細想來,馬天宇擁有今天的一切,命運早已提前告知。

因為他一直在掌控自己。

也一直在寬恕往昔。

最重要的是,他一直在靈魂裡自我更新,褪去黑暗,贏得光明的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