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開學季,這21種繪本讓孩子勇敢邁出“分離”的第一步

Hi,我是艾米和艾迪的媽媽

新鮮事物迷戀者,

網購好東西不分享會死星人

為你分享提升親子幸福感的一切

科學孕育,好書、影、音、物……

點擊標題下艾米媽媽的分享,可以關注我

開學季又到了,聽說很多寶寶是這個週末註冊,下週一開學。

然而,艾米已經開學一週了,上學期的“笑臉寶寶“在我們朝昔相處陪玩了一個假期之後,沒有及時切換頻道,這一週每天早上我送去幼兒園的時候都要哭一頓。

這樣的“分離焦慮“,告訴我,我不是一個人!

如果你家也有同款寶寶,那麼一起來從這期“分離”主題的21種繪本里get到妙招吧!

PS:文末有

本期書單彙總

別忘了看到最後喲~

《魔法親親》

適讀年齡:3~6歲

暗語:把帶有媽媽親吻的掌心輕按在臉頰,無論去哪,都不會再孤獨和害怕了!

明天出版社

著者:(美)奧黛莉·潘恩

繪者:(英)如絲·哈波,南西·理克

小浣熊Chester不願意去上學,因為他不願意離開媽媽去一個陌生的環境,媽媽向他保證,他一定會喜歡新學校,並告訴他一個秘密——“the kissing hand”,媽媽在小浣熊的掌心印上一個吻,這樣每當小浣熊在學校感到孤獨的時候,把掌心輕按在臉頰,媽媽的吻就會溫暖他的心,就不會再孤獨和害怕了。

這是一本很溫情的圖畫書,很適合講給那些一次離開媽媽去上學的孩子。這個故事能夠緩解孩子心中的恐懼,讓他們感受到父母的愛永遠陪伴著他們。

這本繪本的著者奧黛莉·潘恩創作了許多暢銷童書,她同時也是許多教師進修團體和兒童工作專業人員的培訓講師,特別能以小孩的眼光看待他們的處境和問題。

識別下面二維碼可以購買哦~

《阿文的小毯子》

適讀年齡:3~6歲

暗語:成長就是要不斷地選擇和放棄,如果實在捨不得,就來開動腦筋變通一下吧!

河北教育出版社

著繪者:(美)凱文•亨克斯(Henkes,K)

一隻叫做阿文的小老鼠有個習慣,無論是走路、吃飯、睡覺還是和其他小朋友玩時,都一定要帶著他心愛的小毯子。但是,他上小學了,仍然不能離開小毯子。阿文的媽媽爸爸覺得要改變這樣的情況,既不讓阿文過分地依賴小毯子,又不能讓阿文感覺失去了小毯子,怎麼辦呢?

每個孩子都有一件或是布偶、小汽車之類的小東西,那對於他們來說是提供安全感的“東西”,是親密的“朋友”。這個故事能夠引起孩子的共鳴,更悄悄地告訴了他們:成長就是要不斷地選擇和放棄,如果實在捨不得,就來開動腦筋變通一下吧!

這本繪本曾獲美國凱迪克大獎繪本,它的著繪者凱文.漢克斯以創作溫暖、生動、幽默的兒童圖畫故事書著名。

識別下面二維碼可以購買哦~

《我不想離開你》

適讀年齡:3~6歲

暗語:媽媽因為愛,所以選擇了放開;而你最好的回覆就是帶著媽媽的愛大膽向前奔跑!

西安出版社

著繪者:(比)G.V.西納頓

小袋鼠一天天長大了,袋鼠媽媽的育兒袋越來越沉,就要裝不下她了,可小袋鼠總是跳回育兒袋,不願意離開媽媽。袋鼠媽媽用無限的耐心與愛意,不斷地鼓勵著小袋鼠,最終小袋鼠鼓足勇氣,大步邁向世界。

這是一個關於愛與成長的溫馨故事,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孩子學會愛和獨立,克服最初的分離焦慮在不知不覺中讓他們克服最初的分離焦慮,解決孩子總不想離開父母懷抱的成長難題!

這是荷蘭圖畫書獲獎作品,得到著名兒童閱讀推廣人王林老師的傾情推薦!

識別下面二維碼可以購買哦~

《小貓頭鷹》

適讀年齡:3~6歲

暗語:所有的等待都不會孤獨,即使遙遠的距離也隔斷不了爸爸媽媽對你深深的愛!

明天出版社

著者:(愛爾蘭)馬丁•韋德爾

繪者:(英)派克•賓森

秀秀、皮皮和比比這三隻小貓頭鷹,有一晚,他們醒來時找不到媽媽,既焦急又擔心,只好一起在樹枝上等。秀秀和皮皮不斷彼此安慰:“媽媽會帶好吃的東西給我們!”、“她一定很快就回來了!”。但是,左等右等,仍然不見媽媽的蹤影……

故事將貓頭鷹擬人化,並且利用淺白易懂的文句,透露出孩子在等待媽媽回家時的彷徨與憂心,最終小貓頭鷹的一句“我好愛媽媽”充分展現了親子間的依戀與關愛。它讓孩子更深切地感受到那遙遠距離所隔斷不了的深深母愛。

這本繪本的著者馬丁·韋德爾是知名愛爾蘭作家,他的作品曾多次獲得英國史馬提斯獎、凱特·格林納威大獎、鵝媽媽大獎等國際知名獎項。

識別下面二維碼可以購買哦~

《一口袋的吻》

適讀年齡:3~6歲

暗語:為什麼爸爸媽媽能放心讓你獨立呀?因為他們相信,你的身邊永遠不會缺少陪伴和關愛喲~

貴州人民出版社

著者:(英)邁克•奧里斯特

繪者:(英)蘇•海拉德

上學的第一天,迪格比學到了許多的東西。他會記住在哪掛衣服嗎?他能辨別出誰在叫他的名字嗎?迪格比的媽媽有好多辦法來幫助這個沒有太多勇氣去學校的孩子。

孩子上幼兒園,首先面對的是和親人的分離,這個會引起他們焦慮的情緒,其次是孩子本身對陌生、未知的擔憂。這個故事彷彿是給入園兒童家長的指南——如何安穩地幫助孩子的入園焦慮情緒。它教會孩子用愛和友情來替代爸爸媽媽在身邊,快速適應新的環境的。

這是歐美大師邁克•奧里斯特的上乘之作,通過繪本將親情與友情、智慧與童真完美體現,值得家長孩子們“一看再看”、“一讀再讀”!

《存起來的吻》

適讀年齡:3~6歲

暗語:把愛儲存起來,就能讓愛一路相隨;把愛主動分享,就能收穫更多的愛!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著繪者:(法)米歇爾•蓋伊

小奔要去參加夏令營,還要在外面過夜,可是這樣就得不到爸爸媽媽的吻了,怎麼辦呢?媽媽給小奔的衣服上縫上名字,並且和爸爸一起為小奔準備一盒子的吻。火車上,一個小寶寶想爸爸媽媽了,小奔拿出盒子,把爸爸媽媽的吻分享給小朋友們。

孩子的第一次獨自在外過夜往往是激動又害怕的,希望父母能在身邊,但又想體現自己長大了。作者正是抓住了孩子的心理,用故事記錄了孩子的成長,也用故事幫助孩子順利度過成長中初次在外留宿的心理焦慮,向他們展示了父母對孩子的愛。

這本繪本的著繪者米歇爾·蓋伊是活躍在法國童書界的著名作者之一。他的作品經常以人物、企鵝、貓等的冒險、秘密為題材,而且非常瞭解兒童的心理活動。其作品深受廣大小讀者喜愛。

《袋子裡的心》

適讀年齡:3~6歲

暗語:媽媽希望你的心裡除了住進媽媽的愛,還能住下美麗的星星、月亮和花!

化學工業出版社

著者:[比]羅倫絲·布赫基農

繪者:(比)瓦樂薇·朵兒

袋鼠媽媽有一個小寶寶,她非常愛他。可是,無論媽媽說什麼,袋鼠寶寶還是不想離開媽媽的袋子。 它覺得在袋子裡能聽見媽媽的心跳,出去就不能了。袋鼠媽媽會怎麼做呢?

當我還是娃娃/我的心裡只有媽媽。/當我漸漸長大/我的心裡除了媽媽/還有星星月亮和花。

故事溫馨,時刻體現著“愛與獨立”的主題,能夠幫助孩子們順利地度過分離焦慮期,能像這隻小袋鼠一樣,最終從媽媽的袋子裡爬出來,和媽媽一起在沙漠裡奔跑。

這是比利時知名童書出版社引進繪本,它的著者羅倫絲·布赫基農和繪者瓦樂薇·朵兒是比利時著名圖畫書作者和插畫師。

《媽媽心•媽媽樹》

適讀年齡:3~6歲

暗語:一直在身邊關愛你的人都擁有“媽媽心”,有時候,分離是為了與更多美好的“媽媽心”相遇哦~

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著者:方素珍

繪者:仉桂芳

小蘋果不想上學,於是媽媽做了一顆“媽媽心”,讓小蘋果帶到學校,就像媽媽陪在身邊一樣。但是,沒有媽媽的阿志,常常搶小蘋果的“媽媽心”,讓老師傷透了腦筋。老師給阿志的爸爸打電話,請他為孩子做一顆“媽媽心”。第二天,老師也帶來一顆“媽媽心”,那是她奶奶做的……

“媽媽心”代表關心和愛心,一直在身邊關愛我們的那個人,不論他是誰,他的關心與愛心,就是一種“媽媽心”。故事中出現的無數顆“媽媽心”能讓孩子們感受到常伴身邊的愛和安心,讓他們明白:有時候,分離是為了更多美好的相遇。

這本繪本曾獲臺灣《國語日報》兒童文學牧笛獎、《聯合報》年度童書獎等。而它的著者方素珍歷任海峽兩岸兒童文學研究會理事長,曾獲洪建全兒童文學獎、楊喚兒童文學獎等。

《外公》

適讀年齡:3~6歲

暗語:親情的溫暖會時刻圍繞著你,甚至讓那些代表“死亡”的離去都變得不那麼沉重了。

河北教育出版社

著繪者:(英)約翰•伯寧罕(Bruningham,J.)

從見面時的張手擁抱而開展,在花房中一起工作,一起高歌、玩過家家、去海邊、去釣魚、去玩雪,有時也會不說話,外公也有生病不能出去玩的時候。小女孩的天真與老外公從未消失的頑童之心將故事徐徐推進,生活永遠不會結束。

它用詩一樣的圖畫,很溫馨地處理了“隔代關係”和“生命光輝”這兩個相關的主題。外公雖然有時候令外孫女氣惱,但是他們仍然能夠以“愛”和“關懷”互相回饋。在親情“聚光燈”的照耀下,親情的溫暖時刻圍繞著孩子,甚至連最後代表“死亡”的離去都變得不那麼沉重了。

這本繪本的著繪者約翰•伯寧罕是全球公認的“最著名且值得推崇的兒童插畫家之一”。這部作品也曾獲1984年英國科特.馬希特獎,入選日本全國學校圖書館協會選定圖書。

《外婆住在香水村》

適讀年齡:3~6歲

暗語:沒有人可以陪伴你到永遠,生命到某一個時刻總要放手,要學會釋懷,用自己的快樂回報愛你的人。

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著者:方素珍

繪者:(德)索尼婭•達諾夫斯基

住在香水村的外婆病了,小樂和媽媽去看外婆,三代人一起曬太陽、喝下午茶、回憶從前的時光。後來,外婆離開香水村,搬到天上去了。媽媽常常對著天空發呆,或是掉眼淚。小樂用童真與稚拙,和時間老人一起,一點一點化解媽媽的心痛和思念。

小樂的奇思妙想幫助媽媽走出了悲傷,這是故事最特別的亮點,小樂成為了接受分離的主動者,更能給我們的孩子一個榜樣式的引導:沒有人可以陪伴你到永遠,生命到某一個時刻總要放手,要學會釋懷,用自己的快樂回報愛你的人。

這本繪本曾入選美國圖書館協會2016年度傑出童書,獲得美國圖書館協會巴徹爾德榮譽獎、南怡島國際圖畫書插畫展金獎、2016愛麗絲繪本獎;2015桂冠童書獎等等。

《我們的媽媽在哪裡》

適讀年齡:3~6歲

暗語:分離的焦慮同樣也會牽動著你的媽媽的心,讓媽媽不要擔心的方法是先讓自己鎮定下來哦~

河北教育出版社

著繪者:(美)黛安娜•古德(Goode,D.)

火車站裡,媽媽去找被風吹跑的帽子,留下姐弟兩個。久久等不回媽媽的姐弟哭了起來,哭聲引來了警察,他帶領孩子去找他們全世界最美麗的媽媽。高貴的夫人、歌劇演員、印刷廠女工、圖書管理員……形形色色的女人注意登場,但是我們的媽媽究竟在哪裡?

這個故事最機智的設計是,這個作品同時也可以轉化成一本可以和孩子進行互動的圖畫書,不時透露的許多小線索讓孩子一起參與尋找“媽媽”的過程,並在遊戲中讓孩子意識到:分離的焦慮同樣也會牽動著我們的媽媽的心,讓媽媽不要擔心的方法是先讓自己鎮定下來。

古德創作的故事中優雅與童趣並存,是親子共讀時難以抗拒的選擇。——美國《學校圖書館簡報》評

《我要找媽媽》

適讀年齡:3~6歲

暗語:試著用自己的方式與分離焦慮說“拜拜”吧,你會和小老鼠阿瑟一起堅強地成長!

雲南出版集團公司,晨光出版社

著者:【英】特蕾西·科德里

繪者:【英】艾莉森·埃奇森

小老鼠阿瑟第一次整整一天都見不著媽媽,他真的好想媽媽啊!現在,連他最喜愛的恐龍玩具都不能讓他開心起來了。幸運的是,奶奶知道該怎麼辦!

主人公小老鼠阿瑟在遊戲和等待中,內心不斷地發生著變化:思念、期待、失望、雀躍、歡快,而這些微妙的變化都通過他豐富的表情流露出來,能引起孩子們情感上的共鳴;同時也為家長們提供了一個好的方法,輕鬆引導孩子遠離分離焦慮!

故事中很多情節都是孩子所熟悉的,節奏歡快,趣味性強,特別適合家長和孩子進行親子表演。

《爸爸去哪兒了?》

適讀年齡:3~6歲

暗語:和家長走散了,不能到處亂跑、要站在原地等……很難理解吧,可是,如果不那麼做,爸爸媽媽就找不到你了!

新星出版社

著繪者:(日)五味太郎

哎呀,爸爸去哪兒了?小男孩專心致志地玩著遊戲,一扭頭卻發現爸爸不見了。他沒有害怕,在商場裡尋找起來。咦?那不是爸爸戴的帽子嘛!繞過去一看卻發現,戴帽子的其實是個模特兒!一次次發現,卻一次次失望,最後,他找到爸爸了嗎?

和家長走散了,應該怎麼辦?不能到處亂跑、要站在原地等……家長反反覆覆地講,孩子們卻很難理解為什麼。五味太郎創造性地使用剪切書頁的方法記錄了小男孩尋找爸爸的過程,讓孩子徹底明白爸爸媽媽說的話,而遊戲也有助於緩解他們遇到這種情況時慌張恐懼的心理。

這本繪本在日本熱銷,連續75次再版。它的著繪者五味太郎是日本作品最為暢銷的繪本作家之一,有多部作品僅在日本國內就創下了重印上百次的記錄。

《我媽媽上班去了》

適讀年齡:3~6歲

暗語:媽媽去上班之後,和媽媽分開的時間很難熬嗎?不!短暫的分離過後是加倍快樂的親子時光哦~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著者:(英)凱斯·格雷

繪者:(英)大衛·米爾格姆

“我媽媽上班去了,可我知道她還愛我,我知道她還關心我……我怎麼知道的?因為我媽媽下班回家了,一回到家,她就告訴我她很愛很愛我!”

媽媽去上班之後,和媽媽分開的時間很難熬嗎?不!一個小男孩在他媽媽去上班後,安心地等著媽媽下班回家,給他更多的愛。

媽媽下班後加倍快樂的親子時光,讓暫時的分離充滿著愉快的期待!這本書不僅安撫孩子們由於父母外出上班而焦慮不安的情緒,也給不得不暫時離開孩子去上班的父母帶來慰藉。

這是幫助孩子克服分離焦慮的優秀繪本,由英國《獨立報》年度十佳童書作者,紅房子童書獎、諾丁漢童書獎雙料得主凱斯·格雷,與《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大衛·米爾格姆聯袂創作。

《媽媽,今天是我第一天上學!》

適讀年齡:3~6歲

暗語:第一天上學,爸爸媽媽和你一樣不捨呢,說出你的擔心害怕吧,卸下負擔之後才能輕鬆快樂地開始人生新階段哦~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著繪者:(美) 廉惠媛

小男孩第一天上學,猜猜誰最擔心?當然不是我們的小男孩!他裝好了書包,都等不及馬上衝進他的新教室了。可是,他的媽媽為他去上大孩子的學校做好準備了嗎?

這個可愛而令人愉快的故事,為父母和孩子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使他們可以在這個大日子到來之時,說出各自的擔心,並互相安慰,最終克服雙方的焦慮,讓孩子輕鬆快樂地開始人生新階段!

這本繪本由博洛尼亞國際童書展榮譽獎得主、美國童書作家與插畫家協會金風箏獎得主廉惠媛所創作,得到《科克斯書評》、《出版者週刊》、《學校圖書館雜誌》、《紐約時報書評週刊》、《華爾街日報》讚譽評論。

《我太小,我不能上學》

適讀年齡:3~6歲

暗語:分離不是一件壞事哦,讓所有美好奇妙的想象化解你上學的恐懼和憂慮吧!

接力出版社

編繪者:(英)羅倫•喬爾德

我有個妹妹叫蘿拉,她是個有趣可愛的小人兒。爸爸媽媽說她已經到年齡,可以去上學了。蘿拉可不這麼想。蘿拉說:“我真的還很小,還不到上學的時候。”

孩子長大了,該上學了,爸爸媽媽要幫助孩子作好入學準備喲!怎樣讓孩子減少不適和焦慮,順利適應學校生活呢?讓我們來看看書中的查理哥哥是如何來說服妹妹蘿拉的吧!

這本繪本的編繪者羅倫·喬爾德曾獲英國圖畫書**榮譽格林納威童書大獎,他對兒童內心有深刻的洞察力,善於發掘日常生活中的不凡之處,成為書中的幽默素材。

《媽媽來了……》

適讀年齡:3~6歲

暗語:媽媽的理解、安慰和愛會讓所有的焦慮和擔心煙消雲散,讓你在成長的道路上勇敢又安全!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著者:﹝法﹞扎扎·平松

繪者:﹝法﹞露荷·蒙路布

一個“怪怪的”媽媽,她和孩子一樣,有很多小毛病,她常常把錢包落在麵包店,有時還會把肉烤煳。所以女兒麗茲在上學之前特別擔心,害怕有一天,媽媽會忘記來學校接自己。這樣的擔心持續了好幾天,直到她說出心裡的話。

而媽媽告訴麗茲,就算忘記所有的東西,都不會忘了自己的寶貝。

這個故事獻給初次離開媽媽,獨自進入校園的孩子,它用愛化解分離焦慮,守護孩子敏感細膩的心。孩子會漸漸明白:媽媽的理解、安慰和愛會讓所有的焦慮和擔心煙消雲散,讓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上勇敢又安全!

這本繪本的著者扎扎·平松是法國兒童文學作家,創作了多部圖畫書作品;而繪者露荷·蒙路布是法國插畫家長期從事繪畫工作,擅長以簡單傳神的線條傳達故事的奇妙意境和精彩構思。

《不再害怕和媽媽分開》

適讀年齡:3~6歲

暗語:換一個角度去看問題,積極樂觀的情緒讓分離不再變得那麼那麼恐怖呢~

化學工業出版社

著者:(美)英格·邁爾

繪者:(美)詹妮弗·坎頓

小羊富絲害怕看不見他的媽媽。媽媽到哪兒他都要跟著。如果媽媽需要自己出去不帶著他,他就會傷心地咩咩叫。

在幼兒正常的成長過程中,常常會擔心與父母分開。在最嚴重的情況下,有的孩子甚至會因為待在和父母不同的房間而感到極度焦慮。

而這個故事正是針對這方面,提供了一系列的觀點和方法,幫助孩子用積極的方式去看待事情,克服他們對與父母分離的恐懼。

這本繪本的著者英格·邁爾是美國馬薩諸塞州的臨床心理學家,她的專長是兒童恐懼症的諮詢;而繪者詹妮弗·坎頓主要關注從幼兒園到高中的教育改革,她創造的小羊富絲形象讓兒童可以很容易地認同。

《小魯的池塘》

適讀年齡:3~6歲

暗語:分離不可避免,但愛和希望永遠無法消逝!

河北教育出版社

著者:(美)伊夫•邦廷

繪者:(美)羅納德·希姆勒

小女孩和小魯是住在同一條街上的鄰居,他們總是形影不離。但小魯的心臟病日益嚴重,最終故去,把悲傷留給了小女孩和其他同學。於是,大家試圖一起找到一種可以紀念小魯的方式,來抹平內心的創傷。

隨著年齡的增加,收到師長、親友離開的消息越來越頻繁,是的,生命終會歸於塵土,我們雖有準備,可當這些消息真的降臨於身時,我們還是難以釋懷。這個溫柔的故事訴說了友誼、失去和希望,它溫柔地告訴孩子們:分離不可避免,但愛和希望永遠無法消逝!

這本繪本的繪者羅納德·希姆勒是美國著名插畫家,至今作品已逾七十本,其中與邦廷女士合作的許多作品都大受家長孩子們喜愛。

《父親和女兒》

適讀年齡:3~6歲

暗語:如果很害怕,那就抱住你的爸爸媽媽吧,告訴他們:“一定不要離我太遠太遠呀,我會一直等著你們的!”

海豚出版社

著繪者:(荷)邁克爾•杜多克•德威特

父女倆騎車穿過圩田,他們在堤壩上告別。父親坐上一條小船,朝著大海的盡頭緩緩劃去。小女孩一直等他回來。時光一年一年地流逝,父親沒有回來。已到暮年的女孩走下堤壩,尋到一處開闊之地,她躺下去……突然,奇妙的事情發生了,女孩的生命在回溯中前行,父親在前方向她張開雙臂。

孩子渴望父親的迴歸,儘管孩子的一生美滿而幸福,但它缺少了父親的陪伴,仍舊是不完整的。孩子或許不太能讀懂創作者的意圖,但他們一定能在故事中找到情感的共鳴,從而抱住自己的爸爸媽媽,告訴他們“一定不要離我太遠太遠呀,我會一直等著你們的!”。

這本繪本是邁克爾·杜多克·德威特根據他創作的動畫短片《父與女》改編而成的,短片曾獲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法國昂西國際動畫節大獎等諸多獎項。

《小夜熊》

適讀年齡:3~6歲

暗語:媽媽外出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你一定可以做一個懂事的孩子,在媽媽下班的時候,給她一個安心的甜甜的吻!

新星出版社

著繪者:(日)酒井駒子

小男孩睡覺前跟媽媽講了一個特別的故事:昨天夜裡,來了一隻可愛的小夜熊,請他幫忙找媽媽。他們找過蜂蜜商店、遊樂場,甚至爬到電線杆上瞭望,都沒有見到夜熊媽媽的蹤影。不過,在流星的幫助下,他們最終找到了小夜熊的媽媽……

作品中大面積運用檸檬黃、橙黃、水藍和草綠,把漆黑的夜色凝聚成小熊的形象,讓這個屬於兒童的夜晚充滿了活力和想象。

在閱讀的過程中,也許小讀者還能跟隨小夜熊一起,瞭解媽媽外出工作的必要性和意義,不知不覺緩解了他們的分離焦慮感。

這是日本繪本大獎得主酒井駒子的代表作,它的著繪者酒井駒子被評為日本最受讀者歡迎的插畫家之一,作品曾榮獲日本繪本大獎、布拉迪斯拉發國際插畫展(BIB)金蘋果獎、講談社出版文化獎等多項大獎。

解決“孩子的分離焦慮”,各位寶爸寶媽們有哪些獨特的小方法和小技巧呢?來和艾米媽媽一起分享

你們與孩子之間的故事吧~

也歡迎大家對本期的話題和繪本書單進行補充喲~

本期書單彙總

每個孩子的閱讀起點不同,繪本書單裡標註的官方適讀年齡僅供大家參考哦

適讀年齡:3~6歲

《一口袋的吻》

《存起來的吻》

《袋子裡的心》

《媽媽心•媽媽樹》

《外公》

《外婆住在香水村》

《我們的媽媽在哪裡》

《我要找媽媽》

《爸爸去哪兒了?》

《我媽媽上班去了》

《媽媽,今天是我第一天上學》

《我太小,我不能上學》

《媽媽來了……》

《不再害怕和媽媽分開》

《小魯的池塘》

《父親和女兒》

《小夜熊》

(ps:本期書單中,《魔法親親》、《阿文的小毯子》、《我不想離開你》、《小貓頭鷹》的書籍介紹下方已為大家提供相關購買二維碼)

往期書單回顧:

—— END ——

↓ 給想投餵我的你 ↓

艾米媽媽的分享

Amymamashare

艾迪和艾米的媽媽,85後潮媽,童書編輯,文學碩士,真誠分享關於孕育二胎、關於親子共讀、關於網購好物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