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2019年全球經濟增速或為2.4%,那中國、美國、阿根廷、印度的呢?

世界銀行又發佈新版預測報告了,將2019年全球經濟實際增速下調為2.4%

,並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實際增速為2.5%。分地區來看,東亞太平洋地區的經濟增速預計將由2018年的6.3%,下降至5.8%,但卻超過了南亞地區(預計增速下降為4.9%),奪得全球第一。

全球部分地區的經濟增速預測

按照世界銀行的看法,2019年增速最低的地區是“中東、北非地區”(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2019預計僅實際增長0.1%。其中,埃及增速預計為5.6%,沙特阿拉伯預計增長0.4%,伊朗經濟增速則由2018年的下降4.9%,下降到-8.7%,再次成為主要國家中經濟增速最低的國家。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在2019年的經濟實際增速也較低,預計僅實際增長0.8%。世行認為,主要是因為該地區的三大國——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的經濟都非常疲軟。

巴西,金磚國家之一,在21世紀頭幾年保持了相對較高的經濟增速,但最近幾年由於投資信心低迷、工業能力薄弱以及貨幣疲軟等多種因素影響,使得其經濟增速下降到了1%左右。不僅大幅低於發展中國家的整體平均水平(2019預計增長3.5%),而且已經與發達國家相比都不佔優勢了。

墨西哥,由於政策不確定性減少推動投資回暖,加上社會相對不夠穩定,2019年的經濟增速預計會零增長;阿根廷由於遭受金融危機,預計在2018年的基礎之上再次負增長——IMF預測為-3.1%,且2020年仍有可能負增長。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Sub-Saharan Africa),由於2019年全球貿易伙伴需求疲軟、大宗商品跌價和幾個國家不利的國內事態發展,導致該地區經濟增速緩慢下降至2.4%。其中,尼日利亞預計增長2%,南非或僅只有0.4%的增幅。

總之,按照世界銀行“點名”的這些國家中,預計伊朗、阿根廷、安哥拉的經濟在2019年要負增長了。儘管各自的原因並不相同,但這卻告訴我們,全球經濟發展仍很不平衡,全球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展望2020年,需要全球各國“抓住機會進行結構性改革,改善營商環境、法治,創造和平環境,恢復經濟增長動力”。

中國、美國、印度、日本等大國的2019年經濟增速

簡單梳理了下全球幾個熱點地區的2019年經濟發展特點後,我們在逐一看看世界銀行是如何預測中國、美國、印度、日本、俄羅斯等大國的2019年經濟增速的。

按照世界銀行的預測,2019年中國的經濟實際增速預計在6.1%,也是各大國中唯一一個超過6%。印度由於連續數個季度經濟增速大幅下滑,2019年的GDP增速有可能下降到5%,和印度尼西亞相當了。

美國在2019年預計實際增長2.3%,雖然不是很高,但卻比發達國家整體經濟增速高了0.7個百分點,更相當於歐元區、日本經濟實際增速的2倍。這意味著,在發達國家中美國經濟實際增速處於“領頭羊”的文章。

世界銀行預測2019年俄羅斯經濟實際增速約為1.2%,比俄羅斯官方預測的1.3%略低一些;土耳其預計是零增長,波蘭預計是增長4.3%,泰國預計是增長2.5%,巴基斯坦預計是增長3.3%,孟加拉國預計是增長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