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看完美國、澳洲、新西蘭的移民新政,只想說一句:太難了

最近,移民政策修改的新聞

總能刷屏朋友圈

不論是新西蘭、澳洲還是美國

從大趨勢來看,就是越來越難

想擔保父母移民新西蘭,先要賺夠錢


新西蘭移民局公佈父母團聚移民簽證申請重開

但薪資門檻卻高出天際

很多華人無力吐槽

如何才能賺到10多萬紐幣的年薪


這類簽證,看似是為富人家庭

“量身定製”的

不僅父母團聚移民要求高

上個月新西蘭移民局公佈的工籤新政

直接把移民成本較低的

銀蕨簽證永久取消


並直接把工籤和收入掛鉤

優才簽證年薪要求也從

55000紐幣上調至79560紐幣


想移民澳洲,先去“鄉下”住3年


紐村這邊一片哭唧唧

隔壁澳洲也沒好到哪裡去


從11月6日開始

澳洲移民政策將迎來重大改革

澳洲移民局為了鼓勵新移民

在政府規定的地方生活

開放了兩項新的臨時簽證

491(偏遠地區技術移民簽證)

494 (偏遠地區僱主擔保移民簽證)


這兩項簽證取代了以前的489和187簽證

每年名額為2.3萬個


拿著491或494簽證轉191申請PR時

必須達到5.39萬澳幣的年收入


還要在偏遠地區住滿3年

所謂的偏遠地區


就是除開悉尼、墨爾本、布里斯班、黃金海岸、珀斯以外的“鄉下”,想拿這些簽證作為跳板申請其他PR是不可能的了!

澳洲移民局會嚴格審查申請人的資料

如果搬家,都要在28天時間內通知移民局


另外,澳洲移民局對於申請者

也有優先權的考量

技術過硬,英語夠好

的申請者擁有第一優先權

但是如果申請者有伴侶

伴侶的英文水平達不到雅思6分

或者沒有專業技術

則會拖累申請者的簽證機會



根據澳大利亞新政,移民名額將緊緊控制在16萬

2019年獨立技術移民簽證將為18652名

減少了1.6萬名

還有2.3萬個偏遠地區簽證

以及大約2.5萬個州和地區提名名額

也主要涉及偏遠地區的定居

此外,還有3萬個僱主擔保技術簽證


重新平衡的移民計劃

和更嚴格的分數測試

對於成千上萬留學後

希望移民的海外學生來說

並不是個好消息


留學生們的積分要求越來越高

不得不找其他途徑

比如找僱主擔保或州擔保



拿PR難

入籍更是要等到地老天荒


過去一年

申請澳洲入籍的人數下降了10萬人

平均等待批准天數達到410天

還有華人等了26個月


想移民美國,要有能力承擔醫保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想移民美國的同胞們

看到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的新政

可能就會陷入兩難境地


當地時間10月4日

特朗普宣佈要求部分移民簽證申請人

提供證明他們可以負擔醫療費用

並且規定在30天后就生效


根據這項要求

對於移民簽證申請者來說

必須提供健康保險證據

或者證明有經濟能力負擔醫療費用


所謂的移民簽證,是指美國公民的外籍配偶(或訂婚者)、美國公民的外籍孩童、美國公民領養的外籍孩童、美國公民為親屬申請移民、綠卡持有者為親屬申請移民等,以及一些傑出人才和專業類人才移民簽證。總之就是有資格申請綠卡的簽證。

該規定還表示,上述移民類簽證持有者,如果購買保險時使用了政府補貼,則會被認為是濫用公共福利,有可能被取消移民簽證資格。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數以百萬計合法移民早已受困職業移民申請程序,等待多年仍未取得綠卡,其中又以中國和印度的移民情況最嚴重。

無黨派的國會研究處(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指出,印度人平均等待九年半才取得綠卡,而申請綠卡的中國人等得最久,約67031申請人,等待領卡時間至少十年。

新西蘭華人獨生子女的掙扎

據移民官員估計,根據新的擔保父母團聚移民簽證收入要求,在等待名單上的申請人中,約有85%將不符合申請資格要求。

奧克蘭華人Xu Lin一開始聽到父母團聚移民重開的消息非常興奮,但當她看到薪資要求後難忍憤怒情緒。

Xu和丈夫都是獨生子女,如果要滿足新政的薪資要求,他們夫妻倆必須都有近16萬的年薪,才能擔保雙方父母,然而這樣的收入水平是他們根本達不到的。

Xu說:“有時候我們需要父母幫忙照顧孩子。我們的父母不想永遠住在這裡。他們必須適應一種不同的生活方式,他們的朋友都在中國。”

對於Xu來說,她只是希望父母在必要的時候,能在新西蘭多待一會兒。然而,即使他們願意為長輩們購買醫療保險,不依賴本地福利系統,新收入要求也已如當頭一棒,讓他們只能攤手苦笑。

華人Sandy Ji表示,新收入門檻意味著她和丈夫將不得不做出艱難的決定。

“由於經濟能力有限,如果我們只能為父母中的一方申請居住權,可能會在家庭中造成一些衝突。即使他們什麼也不說,也會影響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她說。


另一名華人Harry Chen也很心塞,他說如果自己的父母不能過來新西蘭,他可能會回中國陪伴父母。

Chen目前在奧克蘭做著長途汽車司機的工作。生活成本的提交,收入的減少,讓他和妻子根本無力擔保雙方父母。

34歲的惠靈頓小學教師Zoe Jiang看到昨天新出的規定,說到:“這就意味著我不可能讓父母從中國來新西蘭幫我了。”

2012年,Zoe的兒子剛剛出生不久,她的丈夫就因為腦瘤去世了。而她的兒子有智力殘疾,語言發育遲緩,在放學後託兒所裡也引起了不少問題。

Zoe擔心如果這種情況繼續下去,她不得不帶兒子回家,而她自己只能放棄作為小學教師的工作。她非常期望父母能夠從中國來新西蘭幫她照顧孩子,這樣她就能夠回到學校工作了,也不用再靠著新西蘭政府發放的福利來生活。

得知新政要求後,她說到:“我覺得人生歸零了,我不知道自己,兒子以及父母的未來是怎樣的。”對於一個單親媽媽來說,要達到移民局規定的薪資要求,幾乎是不可能的。


美國華人子女為了父母移民也頭痛

波莫那的王小姐去年入籍,計劃給自己在中國的父母申請移民。但聽到特朗普宣佈的消息之後,她認為要謹慎考慮。

她表示,在美國沒有健康保險的風險太高,她此前向保險經紀諮詢過,但保險經紀表示,她父母已經超過60歲,幾乎沒有什麼保險可供選擇,而且價格特別高,每人每個月大約在600美元以上。父母兩人就要1200美元。每年僅健保費用就要1萬多美元。

而她每年的收入也不過6萬美元左右,父母的健保幾乎無法負擔。所以打算先申請到綠卡再想辦法,但沒想到,此行政命令如此之快就已經出現,而且30天內生效,所以父母肯定會被要求提供健保,為父母的移民之路帶來不確定性。

聖蓋博的張先生也處於同樣的狀態。不過他表示,父母在中國買了商業健康保險,但不知道辦移民時移民局是否承認。還有身邊認識的人,父母買了香港的人壽保險,不知道是否承認。如果兩者都不承認,那麼必須買美國的健康保險,費用將會是一個比較頭疼的問題。

從全球大勢來看,各個國家都在不斷提高移民門檻。如果決心移民換個生活環境,建議大家還是儘早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