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炸不垮的中國人

福爾曼作為美國合眾社與倫敦《泰晤士報》的代表記者來到中國,走遍瘡痍滿布的大江南北,用手中的相機記錄下了無數戰火下的真實瞬間。

這些罕見的老照片,向世人披露了1938年-1944年期間,在侵華日軍的無差別大轟炸之下,當時陪都重慶人民不為人知的生存與生活狀態。

19世紀末的開阜通商奠定了這座城市現代化的前奏

綠豆湯遇上西式咖啡冰淇淋,中英文標識“洋氣”十足。

聖安娜西餐廳

1941年的商區:織造廠、大藥房、服裝店、規整精緻,現代化城市的氣息撲面而來。

然而,與朝氣蓬勃的城市現代化同期而至的,是毀滅性的大轟炸。

【小鬼子炸,我們就修。】

日軍轟炸下,被損毀的建築物和公共設施不計其數。

正在施工的蒸汽壓路機

民工不分晝夜忙著開山裂石

人們用腳踩的方式將石灰和稻草攪拌,混合成石膏泥做建築材料。

搶修電話線

男女齊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