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歐佩克+”能否達成新一輪“減產協議”

12月5日-6日,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OPEC)將在奧地利維也納召開第177次大會。會議的焦點問題是,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產油國之間的“減產聯盟”將會繼續嗎?雙方是繼續保持當前的120萬桶/日減產幅度,還是達成新一輪減產協議?若能達成新一輪減產協議,減產幅度是增加或減少?本次會議將對全球石油市場帶來什麼影響?

2016年12月10日,為應對當時全球石油市場的“寒冬”和“跌跌不休”的國際油價,以沙特為首的11個OPEC國家和以俄羅斯為首的11個非OPEC國家在維也納召開會議,達成第一輪減產協議。協議決定,自2017年1月起聯合減產180萬桶/日,其中OPEC國家減產120萬桶/日,非OPEC國家減產60萬桶/日。隨後的兩年裡,“減產聯盟”又達成3次延長減產的協議,基本上是每半年延長一次,減產幅度保持180萬桶/日。

2018年12月,“減產聯盟”達成新一輪減產協議,減產幅度調整至120萬桶/日,其中OPEC減產80萬桶/日,非OPEC減產40萬桶/日。自“減產協議”達成並實施以來,全球原油市場於2017年開始復甦,油價企穩回升,並於2018年7月升至近80美元/桶的高點,最近一年維持在60美元/桶上下。“減產聯盟”由此成了全球石油市場供給側的風向標,其影響力越來越大。

截至目前,“減產聯盟”已經連續第6次達成減產協議。如果不出意外,12月5日的第7次減產協議也將順利達成。道理是顯而易見的:首先,全球經濟下行趨勢明顯,IMF已經將2020年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期由此前的3.3%下調至2.6%左右,這將是過去十年全球經濟的最低增長年份。全球經濟形勢不景氣,降低或抑制了對原油消費增長的預期。全球原油供需將仍保持寬鬆狀態,這導致國際油價在2020年有下行甚至大幅下跌的風險。這是所有產油國和出口國不願意看到的事情。“限產保價”預計將繼續成為大家的共識。有這樣的共識,繼續延長2018年6月達成的“減產協議”,或形成新一輪的減產協議,均在情理之中。

其次,於OPEC領頭羊沙特而言,繼續延長現有“減產協議”或達成新一輪降幅更大的協議(比如180萬桶/日甚至更多),符合其國家利益。一方面,沙特境內最大且唯一的石油生產商——沙特阿美(SaudiAramco)上市在即,穩定或穩中有升的油價對於該公司而言無疑是最重要的外部因素。穩定的油價能夠確保沙特阿美良好的業績和市場表現,這是該公司成功上市、確保外國投資者對沙特的信心所必需的。另一方面,由於沙特境內最大的油田地面處理設施在9月份遭受無人機襲擊,導致其原油處理能力大幅下降,降幅達570萬桶/日。雖然沙特新任石油大臣和公司董事長阿卜杜勒.阿齊茲在10月初就宣佈,沙特已經完全恢復至正常的原油生產和處理水平,但外界難以獲得準確的信息。這樣的話,2020年進一步減產甚至更大幅度的減產,某種程度上,緩解了沙特的產量恢復壓力。換句話說,減產為沙特找到了產量恢復不上去的“最佳藉口”。

再次,於俄羅斯這一非OPEC產油和出口大國而言,穩定的油價對其亦是極端重要的。2014年3月烏克蘭危機以來,俄羅斯與美國和一些歐洲國家惡交。美國及歐洲發起對俄羅斯的數輪制裁,制裁的力度越來越大。這對俄羅斯的經濟增長和國力恢復是重大打擊。一個穩定的和相對高企的油價,於俄羅斯而言,顯得更加迫切。這也是過去3年來,俄羅斯利用相對高企的國際油價,“偷偷地”開足馬力生產,並未100%履行減產協議的重要原因。

根據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的專家分析,從過去3年“減產聯盟”執行情況來看,OPEC國家平均減產執行率超過100%,達到了128%,這意味著沙特等OPEC國家在大部分時間超額減產。而非OPEC國家平均減產執行率79%,大部分時間未完成減產承諾。從主要國家來看,沙特作為OPEC領頭羊,保持了良好的減產記錄,2019年平均減產量超出其額度近兩倍,相對而言,俄羅斯減產執行率則長期在70%上下,大部分時間並沒有履行減產承諾。

綜上,12月5日召開的第7次“減產聯盟”會議,再次達成減產的可能性較大,甚至不排除達成又一輪更大幅度減產協議的可能性。比如,減產幅度恢復至第一輪期間的180萬桶/日。如果這樣,與2019年差不多,2020年的國際油價預計將會在55~65美元/桶的區間徘徊。當然,如果伊朗和委內瑞拉這兩個產油大國因遭受美國製裁而導致的“出口中斷”的局面得以扭轉,並恢復或部分恢復出口的話,不排除油價進一步走低的可能性。

(陸如泉,國際能源戰略學者)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