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曾紅極一時現在無人問津,憤怒的小鳥怎麼不“憤怒”了

“當怒鳥少了幾分憤怒”

在當今的遊戲市場上,手遊絕對是最有發展潛力且受眾巨大的一支。龐大的氪金群體和發展空間使得這塊領域遊戲的更新換代異常迅速。

不過這篇文章並非是來探討手遊市場未來發展道路,而是要把目光回溯至智能手機遊戲誕生之初,那款曾風靡一時的遊戲。

2008年7月6日,智能手機的革新者蘋果發佈了App store,其後便誕生了最早的一批流行智能手遊,而這波手遊熱中就有今天的主角——《憤怒的小鳥》(以下簡稱《怒鳥》)。

若如今要做一個智能手遊界鼻祖排名,《怒鳥》《會說話的湯姆貓》《水果忍者》絕對榜上有名(小夥伴們可以在末尾留言最早接觸的智能手遊)。

天胡開局,之後人呢?

現在提到芬蘭的手遊公司,大家第一反應無外乎是那個推出了《部落衝突》的Supercell(超級細胞),但在這之前佔據這一席位的一直是《怒鳥》的締造者——Rovio。

Rovio最早可追溯至03年,5個來自赫爾辛基理工大學的學生憑一款“捲心菜世界之王”參加手遊開發比賽並嶄露頭角,這款遊戲也就是後來的《鼴鼠戰爭》——第一個商業化的實時多人手機遊戲。

其後不久他們便獲得了一份天使投資,工作室也正式更名Rovio,開發出不少極具創新遊戲設計的作品。不過真正讓這家公司名聲大噪的,還是09年推出的《憤怒的小鳥》。

這是一款極易上手的遊戲,玩家僅需拖動彈弓將小鳥彈出,撞死所有的綠皮豬即可。

起初《怒鳥》只登陸app store芬蘭付費區,不過開創性的遊戲玩法和卡通畫風使得其很快就登頂付費區,隨即又圈了一波周邊小國家的粉,接著便是靠輕量體驗版殺入英國遊戲推薦首頁,最後登頂美國榜首,整個過程沒有超過半年。

至11年時,《憤怒的小鳥》累計下載量超十億,Rovio公司估值90億美元,然而從此以後,該公司的估值再未突破過這個數字。

開疆擴土

無論是國內的“淘米網”、“奧飛動漫”還是我們今天的主角Rovio,貌似所有涉及文娛產業的中大型公司都有一個做“迪士尼2.0”的夢,但是他們都忘了一點:迪士尼走了半個多世紀才有瞭如今的輝煌。所以導致這些公司最終都失敗的原因無非一個——步子大,扯到蛋了(QAQ)。

《怒鳥》的爆火擴大了Rovio這家年輕公司的野心,公司也更名Rovio娛樂,開始拓展除遊戲外的其他產業。

迪士尼是怎麼玩的?

Rovio娛樂一看,一拍大腿:好!我也這麼幹!

於是乎就有了“憤怒的小鳥”主題樂園,可惜規模很小,設施不多,整體都不能說得上是高端;

然後有了動畫、漫畫;

緊接著是電影和第二部電影。

是不是發現少了些什麼?沒錯,沒有遊戲!這裡所說的遊戲不是沒有推出遊戲,而是沒有一款有革新性的、擺脫《怒鳥》核心玩法的新遊。誠然有《搗蛋豬》和《小小盜賊》這般反響尚可的作品,但更多的是 “怒鳥季節版”“星戰版”“太空版”等等,這些本質上多少帶有些換皮意味。

由盛轉衰

《憤怒的小鳥》大電影雖收穫不錯票房,但也只是曇花一現,第一部老套的劇情一般的製作磨光了粉絲最後一絲的熱情,也為《怒鳥》第二部電影慘淡挖了一個大坑。

《憤怒的小鳥2》藉著老ip的勢頭和明星代言加持倒是引發了一波老玩家的回潮。

而其他產業的拓展取得的成果相當有限,遠不能和巔峰時期相比較,估值約只有巔峰時期的九分之一,至少站在現在的時間點來看,Rovio娛樂的“迪士尼夢”,算是破滅了。

或許是玩家們對於“憤怒的小鳥”這個ip的審美疲勞,又或是像超級細胞這類後起之秀太過強勢,Rovio娛樂這家公司漸漸淡出了玩家們的視野。

不過芬蘭的遊戲廠商總是有著令人意想不到的創意和點子,尤其是Rovio和supercell這兩家筆者很喜歡的公司,能把遊戲暴力美學潛藏在卡通外表這下且不突兀,實在難得。

還是非常期待Rovio娛樂能夠推出具有革新意義的遊戲,或是找到一個切入口,集中資本開拓出一條能夠讓“憤怒的小鳥”繼續發光發熱的道路。

遊戲標籤

遊戲名稱:《憤怒的小鳥》

開發/發行:Rovio

發售日期:2009/12

支持平臺:pc、ios、Android、ps4、3ds

遊戲標籤:休閒 益智 策略 卡通

---- End ----

關注公眾號 【情報姬】 獲取更多ACG情報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