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會理村莊春來早 勤勞致富正當時

3月2日,縣委書記黃玉超,縣委副書記阿呷說哈一行前往雲甸鎮大水村,走訪調研脫貧攻堅鞏固提升情況。

雲甸鎮大水村地處會理縣西北端,距縣城110公里,轄兩個村民小組,戶籍人口47戶187人,常住人口僅29戶126人。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全村共計投入618.12萬元。

昔日的貧困村,如今全面實現了“兩不愁三保障”目標,人均收入達到了5000元以上。同時,交通暢通、村容整潔,29戶村民接通了入戶路、村民精神面貌積極向上,他們正通過勤勞的雙手,腳踏實地奮鬥在通往小康的路上。

調研中,黃玉超分別走訪了大水村一、二組脫貧戶和其他農戶,每到一家,黃玉超都和村民閒聊家常,從孩子在哪裡上學、今年種了多少核桃、幾畝蘿蔔到殺了幾頭年豬等等,詳細瞭解當地村民目前產業發展、經濟收入、孩子入學、醫療保障等生產生活情況,並對大水村交通、飲水等基礎設施完善,產業發展有支撐、增收有保障,村容村貌等各方面的改變給予充分肯定,對村民樸實勤勞、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給予高度讚賞。

就下一步工作,黃玉超提出要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堅決打好“一月一戰”;要進一步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加大“一村一品”培育力度;要加強村莊環境打造,進一步綠化、美化、淨化村莊,讓鄉村環境更整潔美麗,高質量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等建議。

雲甸鎮大水村自然條件資源較為優越,特殊的地理條件鑄就了當地獨特的蘿蔔口味,在攀枝花、米易、鹽邊等市場知名度高,深受消費者喜愛。根據大水村實際,幫扶部門大力支持蘿蔔和核桃產業發展,指導大水村組建了大水蘿蔔專業合作社和核桃專業合作社,同時邀請專業技術人員到村裡,開展優良品種選育、種植嫁接技術、施肥田管等技術培訓,為做大、做優、做強核桃、蘿蔔產業打下了堅實基礎,助推產業發展。2019年,脫貧戶何紫秀家種了0.8畝地的水蘿蔔,收入3萬餘元。

為切實提高大水村村民環境衛生意識,深入推進農村環境長效管理機制,駐村工作隊與村“兩委”開展了以“垃圾不落地,戶戶門前清,村村環境美”為主題的清潔家園“衛生評比先進家庭”活動,對衛生開展得好且無惡習、惡行的家庭給予“衛生評比先進家庭彩旗”張榜表揚及獎勵,激發村民養成好習慣,促進了村容村貌大提升;同時全村疫情防控、黨建、移風易俗、精神文明建設等工作有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