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德國猶太畫家 普魯士藝術學院院長 馬克斯·利伯曼 作品欣賞

Parrot caretaker in Artis - Max Liebermann 阿提斯鸚鵡管理員

馬克斯·利伯曼(1847年7月20日至1935年2月8日),德國猶太畫家和版畫家,也是印象派在德國的主要支持者之一。

利伯曼是一個猶太紡織製造商的兒子,他父親後來在柏林當上了銀行家,利伯曼在勃蘭登堡門旁的一座雄偉的城鎮房子里長大。他最初在柏林大學學習法律和哲學,但後來在1869年在魏瑪、1872年在巴黎和1876-1877年在荷蘭學習繪畫。在普法戰爭(1870年至1871年)期間,利伯曼在梅茨附近的聖約翰教團當過醫務人員。在慕尼黑生活和工作了一段時間後,他於1884年回到柏林,同年,他與瑪莎·馬爾克瓦爾德(1857年至1943年)結婚,他在柏林度過餘生。

Beer garden in Munchen - Max Liebermann 孟晨啤酒園

他用自己繼承的財富收集了一批令人印象深刻的法國印象派作品,後來他選擇了以資產階級為場景,以及他在旺西湖附近花園的一些景色作為繪畫的主題,在柏林,他成為了著名的肖像畫家;他的作品在精神上與愛德華·馬奈特別接近。他遠離了宗教主題,其中一個值得注意的例外是一幅早期的畫,12歲的耶穌和學者們在聖殿裡(1879年)。他畫的一個猶太人模樣的男孩耶穌與猶太學者們交談引發了爭論。在慕尼黑的國際藝術展上,它引發了一場所謂的褻瀆神明的風暴,一位評論家形容耶穌是“最醜陋,最無禮的猶太男孩。”他以自己的肖像畫聞名(多年來他接受200多幅委託創作的肖像畫,包括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和保羅·馮·辛登堡的肖像畫),他還不時為自己畫自畫像。

Stevenstift in Leiden - Max Liebermann Stevenstift在萊頓

在利伯曼50歲生日之際,他在柏林普魯士藝術學院舉辦了一個個人畫展,次年他被選為藝術學院院長。1899年至1911年,他領導了德國首屈一指的藝術界領袖柏林分離主義運動,利伯曼經常公開主張藝術與政治的分離。在《藝術記者》和評論家格蕾絲·格魯克的表述中,他“主張藝術家有權做自己的事情,與政治或意識形態無關”。他對法國現實主義的興趣讓保守派感到失望,對他來說,這種開放意味著他們所認為的猶太世界主義。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確實定期為藝術家們出版的一份報紙撰稿。

Franz Adickes - Max Liebermann 弗蘭茲·阿迪克斯

從1920年開始,他是普魯士藝術學院的院長。1933年,當學院決定不再展出猶太藝術家的作品時,他辭職了,因為根據限制猶太人權利的法律,他被迫這樣做。當他看著納粹通過勃蘭登堡門遊行慶祝他們的勝利時,據報道,利伯曼曾評論說:“Ich kann gar nicht soviel fresen,Wich Kotzen m chte。”(“我不可能像我想吐的那樣吃那麼多。”)

A Hunter in the Dunes - Max Liebermann 沙丘中的獵人

Free hour at Amsterdam orphanage - Max Liebermann 阿姆斯特丹孤兒院免費時間

Amsterdam Orphans in the Garden - Max Liebermann 花園裡的阿姆斯特丹孤兒

Bethmann Hollweg - Max Liebermann 貝瑟曼·霍爾韋格

Birch grow - Max Liebermann 樺樹

Children's playground in Tiergarten park in Berlin - Max Liebermann 柏林蒂爾加滕公園兒童遊樂場

Portrait of Dr. Max Linde - Max Liebermann Max Linde博士的肖像

Portrait of Constantin Meunier - Max Liebermann Constantin Meunier肖像

Amsterdam Orphanage - Max Liebermann 阿姆斯特丹孤兒院

Horse races - Max Liebermann 賽馬

Jewish quarter in Amsterdam - Max Liebermann 阿姆斯特丹猶太人區

Lumberjack in the forest - Max Liebermann 森林裡的伐木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