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他從渤海、黃海、泰山、一直畫到新疆大漠

我國的山水畫,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在傳統文化藝術發展的歷程中,佔有特殊的地位。因為優秀的山水畫作品,既能描繪祖國大好河山在春夏秋冬、晨昏雨露等各種情況下的維妙變化,再現大自然的美。而且還能揭示出自然界那種與人類生命與精神息息相關的內蘊。

因此,自古以來就有“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之謂。



清水江畔





張登堂

(1944年-2015年),山東省聊城人,1962年畢業於濟南藝術學校美術科。師從李可染、李苦禪等國畫大師學習創作,作品主要為山水畫等題材,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政協委員,山東省美協理事,濟南市美協副主席,山東畫院山水畫研究會會長,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兼職教授,山東省政協聯誼書畫院副院長,河山畫會理事,濟南畫院院長,一級美術師。



天山放牧


張登堂先生是一位成名較早的畫家,1959年他第一次參加濟南市的展覽時還不到16歲。1978年,作為其中最年輕的畫家,他有幸應文化部中國畫創作組的邀請,赴北京進行大型畫的創作。李苦禪先生為他題寫“良工苦心”,李可染先生為他題寫“天道酬勤”,許麟廬先生為他的畫室題名《悟墨齋》,無不寄託著前輩畫家對他的殷切希望。

在北京長達數月的時間裡,他置身於吳作人、李苦禪、李可染、黃胄、謝稚柳、陳佩秋、陸儼少、錢松喦、黃永玉等南北大家中間,朝夕相處,共同進行藝術創作研究,彷彿置身於一座特殊的美術學院,使他領略到了藝術創作的真諦,也感受到了前輩名家的藝術和藝德的魅力。



八大關印象



塞外行旅

張登堂的作品面貌多樣,他不僅有《黃河縴夫》、《泰岱雄姿》等雄渾之作,亦有《沂河飲馬》等清新可人、充滿詩意的作品。



黃河縴夫


泰岱雄姿


沂河飲馬

張登堂的山水畫作品曾多次參加國內外展出,並多次被國家選送美國、日本、巴基斯坦、新加坡、泰國、坦桑尼亞、澳大利亞、約旦、香港等地展出。他還應邀赴日本、新加坡訪問並舉辦個人畫展。



泰山斗母宮


古剎香雪


張登堂善畫秋色,他筆下的深秋絢麗清遠,令人心神俱醉。



祁連秋色




秋月圖


天下第一銀杏

他亦善畫流水瀑布,於奇石峻嶺間平添豐潤之氣,流水之聲宛然在耳,為畫面帶來了清新的意韻。




雲橋飛瀑




雲山蒼蒼 江水泱泱


太湖人家


他偶爾也涉筆花鳥,他的花鳥畫用筆疏朗,別有風韻。



菊花開時蟹正肥




桃花流水鱖魚肥


荷塘清趣


張登堂對“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深有體會,出現在他作品中的自然景觀,既是景語,亦是情語。



雄峙


諸如畫中那日夜奔騰不息,百折不回的江河,不正是與人們勇往向前的理想的契合與讚美嗎?



繁忙的淮河運輸




峽江航運


赤水河印象


那生長在新疆沙地的胡楊樹,千年不死,千年不朽的頑強生命力,不正是啟迪與激發人們不怕艱苦,敢於戰勝困難的信心與毅力嗎?



不朽的胡楊

張登堂在創作過程中善於用心感悟,以飽滿的生活激情與天與地,與自然萬物對話和交流。或借景抒情,通情達意:或情景交融,物我合契,進而形成畫面的和諧與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