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豆瓣8.3,卻被外媒罵慘了

約四周前,英國 Chanel 4 電視臺的一部劇首播了第 1 集,近 140 萬人觀看。

第二天(8 月 17 日),陽光燦爛的西班牙巴塞羅那,發生了震驚世界的恐怖襲擊,13 人死亡。

12 名兇手都是伊斯蘭教極端主義分子,最小的才 17 歲。

這兩件事有什麼關係麼?

還真有。

恐襲後,Chanel 4 的這部劇隨即遭到了抵制,有人呼籲推遲它的播出——

《理想國》

豆瓣評分很高,8.3 分

很多溢美之詞,「年度最強英劇」之類的。。。

然而在外網,這部劇產生了巨大爭議,主流媒體意見兩極分化——

《衛報》盛讚它令人深受啟發,《每日郵報》則怒斥其為「完全是毒藥... 就像是 1930 年代納粹宣傳電影。

IMDb 上僅僅 6.9 分,夠不上優良劇的評價,評價同樣兩極分化。

愛的,恨不得給滿星。

恨的,都怒打一星。

怒打一星的影迷大部分持相同觀點。

這位網友的觀點十分具有代表性——

「這部劇,它幾乎是在美化暴力,試圖讓我們同情這些參與 ISIS 恐怖事件的人,真令我感到噁心。」

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大的反差呢?

來,我們先來看看這部劇都講了什麼。

大家都知道,本·拉登死了之後,最具代表性的恐怖組織就是 ISIS(伊斯蘭國)。這個伊斯蘭極端恐怖組織,在 2015 年鼎盛時期,控制了 9 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佔領了伊拉克和敘利亞大部分領土。

他們狂熱地進行自殺式爆炸、屠殺平民和兒童、強姦和販賣婦女,並製成視頻放到油管上宣傳。

(美國記者 James Foley 被砍頭視頻)

然而,最令人汗毛直豎的是,這麼一個組織,居然吸引了至少 81 個國家多達 2 萬餘名來自海外的「聖戰分子」。(此外還有更大量的狂熱者,還未抵達目的地就被警方抓獲)。

他們中有幾千人持西方國家護照,包括歐盟國家、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尤其是歐盟國家,大約有 5 千人

為什麼這些受過教育的歐洲青年,不遠萬里奔赴敘利亞去面對死亡(男人)和強姦(女人)?

這部劇《理想國》聚焦的,就是這麼一波青年人。

4 個英國人,兩男兩女,分別是:大眼哥、肌肉男、女醫生(帶著兒子)和大美妞。

他們拋開了英國優渥安寧的生活,跑到戰爭的最前線敘利亞。

看,登上飛機的那一刻,臉上無法抑制的興奮,像是赴一場逃跑的婚禮。

而男人充滿對於戰鬥的熱望。

到達 ISIS,意味著拋棄以前所有的社會關係。

手機肯定要沒收。

隨身衣物一件一件地檢查。

手機裡都不能出現未蒙面的女性照片,就算親媽都不行。

男人參加戰鬥,被集中在一起,進行訓練,還要接受循環「洗腦」。

一場典型的「洗腦」基本邏輯是——允諾你一個美好的「死後世界」(而這個世界無法考證)。

對於他們而言,「聖戰者」都會經歷一場必輸的戰鬥,死是必然的

但是最後一刻,真主會降臨,幫助他們消滅敵人,帶領他們進入天堂。而且作為關榮的「殉道者」,他們在天堂裡會得到 72 個完美的處女

在 ISIS,男人和女人被人為劃分成兩個世界。

首先,女人從頭到腳都用黑布蒙著,只能露出眼睛。

黑布太薄、太緊都不行。

女人必須在男人的陪同下,才能上街。違反者,就會被處以鞭笞刑罰。

而成年女性往往會選擇儘快嫁人。

嫁人的程序很簡單——組織分配。

效率極高。

女孩被「組織」帶到一個房間,與一個「聖戰者」見一面,沒有大問題,就可以結婚了。

管你長得如何、語言能不能溝通。

這 4 個人都抱著不同的目的而來,然而其中 3 人希望落空,另一個直接掛掉。

大眼哥是「名門之後」,他的哥哥此前就是「聖戰分子」,戰功赫赫。大眼哥這次前來,是為了支持哥哥為之奉獻生命的「聖戰」。

然而最後他發現,哥哥是被 ISIS 內部人員殺死的。

女醫生不惜帶著兒子前來,是為了在當地醫院照顧病人。

可現實是,女人不能在男人的陪同下上街,她經過「假結婚」後獲得行醫資格,卻仍然要戴著手套工作,而這是會傳染病菌的。

更恐怖的是,她未滿 10 歲的兒子,就要早早被送往戰場。

在訓練營裡,她親眼見到自己的兒子,把人頭當球踢,用尖刀一遍又一遍地戳進那具屍體。

大美妞,一心想「做一頭獅群間的母獅」,為了浪漫的愛情而來。

最終,她嫁給了一個年級大她很多的「聖戰者」,語言根本不通,結婚數月後丈夫就掛了。

而肌肉男倒是達成了自己的「夢想」,在一場自殺式爆炸中死掉了。

最終,女醫生帶著兒子逃回了英國,大眼男因「叛逃」將面臨砍頭,而大美妞懷著孕,等待孩子出生後,繼續被「分配」嫁人。

導演兼編劇彼得·考斯明斯金自己說,前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採訪了很多從敘利亞逃回來的外籍「聖戰分子」之後寫下的劇本。

其實,導演目的很明顯,對抗主流輿論的「妖魔化」,賦予這些人「人性化」的一面

所以我們看到大眼哥清澈動人的眼神、肌肉男自殺式爆炸時的無畏,以及女醫生拯救病人近乎聖母般的行動。

可惜,不該是這樣啊。

對,他們的確也是人,但是,他們畢竟做錯了事

如果你是本地人,因生計、暴力威脅或強行洗腦,而加入 ISIS 尚可有理解的餘地。

但這 4 個人主動投入了那個暴虐的世界啊。

你們明知道這群人會用尖刀活生生割掉人頭,明知道這裡的女人毫無人權被當做男人的財產,明知道這裡的孩童被屠殺,明知道。。。

但你就是去了!!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這是大眾內心反覆詰問的問題,但導演只給出一個模模糊糊的解釋——圖樣圖森破,被網上的宣傳「騙」了,所以「誤入歧途」。

EXO Me?

所以有人會怒,認為這部劇有洗白的嫌疑。

這些人活脫脫被描述成了一群「追逐理想的失敗者」,而缺乏深刻的人性刻畫。

本來一個深刻的命題,被弄得流於表面,希望是因為主創無能,而不是心機叵測吧。

距離 911 恐襲事件,已經 16 年了,但雙子樓的狂火濃煙依然像幽靈一般在歐洲上空飄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