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加強扶貧駐村工作管理 打通脫貧攻堅“最後一公里”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加強貧困村駐村工作隊選派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中指出,“著力解決駐村幫扶中選人不優、管理不嚴、作風不實、保障不備等問題,更好發揮駐村工作隊脫貧攻堅生力軍作用。”各級駐村工作隊最終要派駐到村(社區)一線開展工作,駐村幫扶工作隊管理、運轉、作用發揮和工作任務完成情況,與縣鄉基層管理監督密切相關。縣鄉基層承擔著駐村管理工作的主體責任和直接責任,必須求真務實,落實“真”字要求,切實抓好日常管理、監督考核,確保駐村工作隊真正發揮作用,真正打通脫貧攻堅“最後一公里”。


一、縣鄉鎮要真導真調真管。縣鄉基層負責本地區駐村幫扶工作的領導、統籌、管理和考核工作,是精準扶貧工作的重要樞紐,必須發揮關鍵性作用。一要抓好“三個督導”。即要督導省市縣鄉四級駐村幹部掌握各村的真實貧困情況,重點抓住真正的貧困戶開展幫扶;要有針對性的要求,引導、幫助駐村幹部落實幫扶舉措。要督導各村“兩委”幹部紮實開展幫扶工作,充分發揮村幹部的“兵頭將尾”作用。要按照規定加強管理,嚴管嚴考,縣鄉要充分運用考核手段督導駐村幹部和村幹部提升工作實效;要及時對照周、月、季度工作清單,掌握工作進度,強化檢查督辦通報,不能幹快乾慢一個樣、幹好幹壞一個樣。二要抓好“兩個協調”。即縣鄉要做好與各派駐單位的溝通協調,經常主動聯繫,搞好對接工作。對駐村隊員的管理情況、幫扶成效要及時向派駐單位通報;有什麼需求也可以及時向派駐單位提出,切不可“雞吠相聞,老死不相往來”。要做好駐村幹部與村民之間的溝通協調;鄉鎮對各村群眾習慣、風俗、特點最為了解,駐村幹部可能在推進扶貧項目落實過程中會引起村民的矛盾或者不滿,這就需要鄉鎮及時出面協調,化解矛盾、化解糾紛。

三要抓好“三個培訓”。即要做好駐村工作隊培訓、村幹部培訓、村民培訓,要充分運用支部主題黨日、農民夜校等載體,根據工作特點和任務需要開展經常性培訓活動,讓“兩不愁、三保障”、貧困人口識別標準等扶貧政策要求深入人心,確保駐村隊員是明白人、村幹部是清醒人、村民是知情人。

二、各派出單位要真派真幫真效。目前,各級黨委都選派了駐村工作隊。各單位派出的都是精兵強將,必須加強管理,做到“四有”:一要有精準扶貧工作專班。各單位除派駐工作隊以外,還必須成立扶貧工作專班,有專門分管負責人,確保扶貧工作有人負責、活動有人組織。對所包保的村要組織開展入戶調查研究,怎麼扶、怎麼幫,要制定精準有效的扶貧計劃、方案和舉措,不能什麼工作都讓駐村工作隊去做,當起了“甩手掌櫃”。單位主要負責人要經常進村入戶,研究精準扶貧工作,不能搞形式主義。二要有實打實的活動。各機關單位要集思廣益,大力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扶貧活動。要組織機關幹部開展扶貧知識培訓活動,要讓結對幫扶幹部對當前的扶貧形勢、扶貧的相關概念、扶貧管理辦法等知識有一個全面準確的理解。要利用三會一課、“三話一會”、“支部主題黨日下鄉”等形式,定期不定期組織機關幹部到村到戶開展活動,必須實打實,與群眾一起面對困難、解決問題。

三要有個性化的幫扶舉措。每個村、每個貧困戶的貧困情況都不一樣,千差萬別,各單位、各結對幫扶幹部在幫扶的過程中要針對具體情況,制定具體的個性化幫扶措施,不能搞“一個藥方包治百病”“一刀切”。特別要關注那些特殊的弱勢群體,如殘疾、智障、孤兒等,要加強與鄉鎮的溝通,結合實際制定幫扶路子,保證幫扶工作有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效。四是要有真金白銀的保障。各派出單位對駐村幫扶工作經費要按照規定要求給滿給足,各項補貼按照規定認真落實,不得打折扣、搞變通。

三、駐村工作隊要真細真實真情。駐村工作隊員是精準扶貧的主要推動力量、組織力量,關係到扶貧工作的成敗,可謂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各支隊伍要聚焦責任、聚焦任務,主動作為、敢於擔當。一要及時做好“雙彙報”工作。一方面,要真正沉下去,安下心,認真謀劃工作,認真遵守各鄉鎮管理規定,及時向鄉鎮彙報扶貧工作進度;另一方面,要向自己所在單位及時彙報情況,有什麼困難及時提出,細緻做好鄉鎮與本單位之間的協調溝通,防止“兩張皮”現象。

二要精準掌握“兩類信息”。即要掌握最新扶貧政策信息,駐村隊員要保持精力的高度集中,對省市縣最新扶貧工作動態要全面瞭解;對易地扶貧搬遷、貧困戶危房改造、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等一系列政策要了然於胸,不能一知半解、半生不熟。要掌握貧困戶最真實的信息,充分利用駐村時間,挨門挨戶進行走訪座談,瞭解掌握第一手資料信息;所有信息要真實精準,每村每戶什麼情況、為什麼貧困、幾個勞動力等都要“一口清”;不但要制定自己包保貧困戶的個性幫扶計劃,還要協助做好本單位其他同志包保貧困戶的幫扶工作,真正發揮好駐村幫扶的關鍵性作用。三要聚力“三個推動”。即要推動扶貧政策落地落實,如果政策不落實,群眾得不到實惠,駐村所有的工作就會付諸東流。駐村工作隊伍一定要對新政策進行廣泛宣傳,對貧困群眾應享受的政策廣而告之,真正與群眾建立起真情厚誼,防止農民群眾不知道、不買賬,不知情、不領情。要推動基層黨組織建設。給錢給物,不如建個好支部。駐村工作隊要堅持推動農村管黨治黨責任落實,經常性組織開展支部主題黨日、農民夜校、屋場院子會等活動,大力培養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和脫貧致富典型,不斷強化黨建引領功能。要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千方百計想辦法、找路徑,強化農業產業發展,增強鄉村振興動力。

四、結對幫扶幹部要真心真意真扶。結對幫扶幹部雖然不駐村,但都有包保的困難戶,有包保任務,必須撲下身子、放下架子,真心誠意投入到扶貧大局中來。一要幫助貧困戶算好“收支兩筆賬”。結對幫扶直接面對貧困戶,最能解決實際問題。首當其衝,要幫所包的貧困戶算清楚收入和支出兩筆帳,看其與脫貧標準還有多大差距,再依據差距制定措施,避免“糊塗官幫糊塗百姓”。二要協調落實幫扶政策。貧困戶情況都不一樣,而且許多人不瞭解相關幫扶政策,僅憑駐村工作隊、村幹部可能瞭解的情況不全面、不深入;這就需要結對幹部進一步做好走訪工作,及時掌握貧困戶貧困的原因,瞭解其應當享受哪些政策,如醫療、教育、低保、產業等扶貧政策給他們一項一項講清楚;對政策沒有落實到位的、應當享受而沒有享受的,堅持協調落實到位,做到“真扶貧、扶真貧”。三要與貧困戶建立真實感情。結對幹部要經常性走訪貧困戶,懷著深厚感情做幫扶工作,談話要真誠、幫扶要真實、走訪要經常、措施要得力;不要搞表面形式,點個卯、見個面,客套幾句就溜之大吉;不要簡單送錢送物,要結合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幫扶,慢慢獲取群眾的信任,建立感情,鼓勵他們創業致富、自力更生,真正“授人以漁”。

本文鏈接:http://www.71.cn/2018/1016/1020842.shtml(轉載請保留)

(作者:邵華元 單位:湖北省孝昌縣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