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聽說,每個爸爸都會哄睡,哈哈哈

瓜媽說:


昨天和大家分享了一個意大利老奶奶教大家如何面對疫情的有趣視頻,可能是週末的緣故,看到的媽媽不多,但是看過的媽媽都和我一樣,覺得這個老奶奶真的太搞笑又太溫暖了。



有媽媽說全家都學會了這個打噴嚏的動作……哈哈。



回到今天的話題。


這段時間娃都宅在家,很多作息都亂了。這讓原本就很令人崩潰的哄睡,變得愈加難了!


昨天在朋友圈看到朋友吐槽,娃前一天晚上11點睡,能一直睡到第二天中午的12點,奶奶叫都叫不醒。


看到奶奶的“彙報”,身在公司的她,已經開始深深擔憂晚上的哄睡了。



上週也有個小娃因為哄睡上了熱搜。


因為疫情,作為醫護人員的媽媽不能回家陪睡,4歲的弟弟哭哭啼啼,哥哥雖然只有6歲,但像個小大人一樣的安慰,金句頻出。

哥哥:媽媽忙,你知道嗎?哭,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弟弟又哭了……


哥哥:媽媽不和你睡怎麼了?爸爸不會和你睡嗎?


弟弟:我想讓媽媽回來……


哥哥:媽媽也不能因為你哭就回來呀!媽媽在上班你知道嗎?世界上不是媽媽最辛苦,所有的人都辛苦……


網友盛讚的同時,又心疼不已。哥哥小小年紀,就這麼懂事。看似在安慰弟弟,也是在給自己打氣。


疫情中,無數醫務人員,上演著舍小家為大家的奔赴,如今母行千里兒擔憂,願早日煙消雲散,孩子可以投入媽媽懷抱。



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剛好到了瓜瓜睡覺的時間。


因為我在趕稿子,就讓瓜爸去哄睡。瓜瓜極度不樂意,一直哼哼唧唧。我一邊心急稿子,一邊被他吵得很煩躁。當下那一刻,真想喊出視頻裡哥哥那一句:

媽媽不陪你睡怎麼了?爸爸不是也能跟你睡嗎?!



對老母親來說,有一種崩潰叫“孩子死活不睡”,更有一種絕望叫“孩子只要你一個人哄睡”。“睡覺自由”恐怕是老母親最不配擁有的了。



01

每個媽媽哄睡的過程,

都是一部血淚史


哄睡,絕對是一場鬥智鬥勇的戰役。



@浩浩媽:我兒子一到晚上就好像打了雞血,亢奮無比。一會兒要我講故事,一會兒又說媽媽你唱歌吧,好不容易安靜下來。以為他睡著了,突然又說口渴要喝水、要不就要尿尿……

總之他總能找出N種想要做的事情來,除了睡覺。



@是鐵人王點點:昨天晚上12點打了他。下班回來實在是又累又困,哄睡哄了1個小時,我實在沒有耐心了,罵了他並在他屁股上狠狠的抽了幾巴掌。他身體蜷縮著,咬著嘴唇,努力不讓自己哭出來。那種視死如歸,大義凜然的神情不就是當年跟我媽抗爭時的我嗎?



為了哄睡孩子,國外一位媽媽使用了一點“騙術”,沒想到效果出奇好,還因此在ins走紅。


她給兩個小娃買了一身夜光睡衣。說,

只有躺著不動才能給夜光睡衣充電。



小娃信以為真,每天晚上都會規規矩矩,安安靜靜地躺在燈下充電。結果當然是躺著、躺著就睡著啦!


關鍵,可愛的孩子們臉上還充滿了期待,哈哈!



還有這個媽媽,花點小心思,用點小道具,娃居然“秒睡”了~


哄睡的夜有多難熬,提前下班的感覺就有多爽!



02

爸爸哄睡,哈哈哈……


比起媽媽哄睡的72般功夫,爸爸哄睡的精髓就簡單多了,主要集中在:爹先睡,你隨意。


“爸爸,說好的哄人家睡覺覺呢?怎麼倒是你先睡了呢?”


“果然男人的話都不能信,哼!”



小樣兒,就你還想弄睡我?


媽快來看呀,我已經成功把爸爸哄睡啦!



趕覺小腳被命運狠狠地扼制了,放開我,我要去尋找詩和遠方!



我也很無奈,我能怎麼辦?爸爸的呼嚕聲簡直響徹山谷!



睡什麼睡,躲在爸爸的懷裡,我就是最迷人的小公主!



媽媽,能不能把你老公帶走,他佔據了我的床!



也有成功哄睡了的,但看看這姿勢……小被子蓋得這麼牢,到底誰才是個寶寶?



咦?我兒子呢?!剛才還在啊……



看到這一幕,老母親的內心是崩潰的。


爸爸們也很無耐,“這小娃是不是自學了催眠術,怎麼跟他躺一起,我就秒睡了呢?”



不過咱也不能一棒子打死,用心哄睡的爸爸還是有的。不過相對於媽媽們的“精神療法”,爸爸們哄睡一般採用“物理療法


崽,趕緊睡覺!老子一直盯著你吶!



盯著這張紙,聽我數1、2、3你將進入另一個世界……



聽說哄睡的秘訣就是,讓娃不要亂動…emmm……



兒砸,爸爸的懷抱是不是特別滴柔軟?



既然我代替不了你媽,那不如變成她吧~!



是誰說小孩啥也不懂的?只要媽媽陪著睡,不要爸爸,真是充滿智慧的決定啊!


03

孩子和誰睡,就和誰親


不過累歸累,陪睡媽媽總是能收穫一個更愛媽媽的娃!


孩子和誰睡,就和誰親,這個可是有科學依據的


19世紀,精神分析學家勒內施皮茨,跟蹤拍攝過一群沒有媽媽照顧的嬰兒,為期一年。得出結論:嬰兒對媽媽的依戀關係是會消失或轉移的,同時,錯過的依戀關係是不可逆轉的。

一群嬰兒由媽媽照顧三個月後,改成由家庭的其他養育者照顧,比如爺爺奶奶。那麼,這些孩子會把對媽媽的依戀關係,轉移到養育者身上。

姚晨曾在參加朗讀者的時候說過,她孩子一出生就由月嫂照顧,餵奶、哄睡、換衣服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由月嫂來做。


那時候,兒子對月嫂的依賴比對她還高。很多時候,她都覺得自己只是個“餵奶的”。


所以,哄睡這件事“爸媽輪流上崗”還是很有必要的。始終由媽媽陪睡,娃就會對媽媽越來越依戀,比較難接受其他人陪睡了。



兒童心理學表示,嬰兒人際交往關係發展的順序是:親子關係—玩伴關係—群體關係。

3歲前,是親子關係發展的關鍵期。這個階段,爸爸媽媽可以通過身體接觸,情感交流,耐心及時的回應建立親密關係。


生命最初幾年,得到父母足夠陪伴的娃,內心是最踏實、最有安全感的。


04

想要娃更快入睡,

這3件事不要做


不肯入睡、睡眠不好的孩子,根本的原因在於沒有建立起規律的生活作息。對孩子來說,睡前一小時做了什麼,對入睡的影響很大。


想要孩子能儘快入睡,3件事最好不要做:


1. 睡前吃太飽


有很多長輩信奉“馬無夜草不肥”,為了讓娃快快長,在孩子睡前還要加餐一頓。


實際上,孩子的消化能力普遍偏弱。胃裡很撐直接上床,一是不舒服,二會加重入睡困難。所以,最好不要讓孩子睡前吃東西。


如果實在太餓,可以喝一杯牛奶,一點餅乾,忌肉食。


2. 睡前看電子產品


睡前看一集動畫片,或者玩一會ipad,是很多孩子的習慣。


但已有實驗證明,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發出的藍光會抑制褪黑素的產生,而褪黑素與能否正常地睡眠息息相關。以前我寫過一篇《娃晚上不肯睡,罪魁禍首竟是它!》,媽媽們可以回顧一下。


△手機藍光如何影響睡眠的簡單示意,建議點擊圖片看大圖,via iristech.co


3. 睡前進行激烈的活動


有朋友跟我吐槽,說她4歲的兒子明明之前作息很規律,但最近不知怎麼了,總是難以入睡,躺床上小動作特別多。


我問最近娃有做什麼不一樣的活動嗎?


她說,宅家這一個月不能出門,娃爸爸特意買了臺跑步機,每天大汗淋漓跑一場睡覺。還讓孩子也跑,說是多運動才能長得高。


其實,睡前運動會加劇孩子的興奮狀態,此時想讓他安靜下來睡覺,是需要一個過程的。最好是睡前調暗燈光,營造一個安靜舒緩的環境,這樣有助於快速進入睡眠狀態。


瓜媽最後說:


那天雖然瓜瓜很不樂意,但我還是堅持讓瓜爸陪他睡了。每個好爸爸都是鍛煉出來的,不讓他多陪幾次,他怎麼有機會成長


帶娃的種種心累,無需贅言,每個媽媽都懂。其實媽媽放寬心,適度放手讓爸爸多參與進來,多鍛鍊幾次,他們也會慢慢得心應手的,而且說不定能做更好呢。


像瓜瓜的數學課,剛開始啟蒙是我做的,但現在幾乎都是瓜爸在陪著學。而且瓜爸陪著的效率,已經明顯比我高了。



其實本來不需要那麼早學習數學計算,數學邏輯思維也不只有數學,但瓜瓜實在喜歡,我就讓他做了。爸爸每天陪瓜瓜做10頁的數學題,瓜瓜都能開心地做完。關於這點,我還挺佩服瓜爸的,在兒子感興趣的方面願意花時間去陪伴,並幫助他養成了很好的學習習慣。



每個爸爸都是潛力股,主要看媽媽怎麼培養。大家都來說說看,你們家的娃爸爸哄得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