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愛奇藝殺入票務市場“攪局”

文丨小飯桌新媒體記者 魏昕悅

在線票務平臺經歷8年廝殺,市場格局已定,騰訊系的貓眼微信和阿里系的淘票票雙雄爭霸。愛奇藝此時接收百度糯米,並加速佈局線下點播影院,是單純的為了完善生態鏈,還是意圖再一次攪動票務市場呢?

●5月14日,媒體曝出愛奇藝收購百度糯米影業,作價2億美元。

●5月17日,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在2018愛奇藝世界·大會上回應,兩個月前,愛奇藝與百度達成協議,百度跟電影票有關的資源轉移到愛奇藝,業務遷移工作正在進行中。

●5月21日,愛奇藝宣佈正式在廣東中山市開通首家線下點播影院。

一切都像被設計好的劇情一樣,愛奇藝在上市後,快速地殺入了票務市場。此刻,阿里旗下的淘票票,騰訊支持的貓眼微影,或許已經聞到了硝煙的味道。歷經8年廝殺,好不容易形成兩巨頭分庭抗禮的局面,半路卻殺出了個程咬金。已經在市場銷聲匿跡許久的百度糯米影業在賣身愛奇藝以後真的能夠鹹魚翻身嗎?愛奇藝又為何非要接盤強弩之末的糯米影業?

阿里、騰訊贏了

格瓦拉是在線票務平臺的先頭軍。從信息網站起家到在線票務平臺,格瓦拉走過了一段艱難的創業之路,也在這個過程中,解決了在線票務派票難的行業痛點。通過推出在線定座服務和終端取票機,格瓦拉讓在線票務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態模式。2010年至2013年,可以說是格瓦拉最輝煌的時刻,曾經,全國在線選座市場75%的份額都在格瓦拉手中。

市場最擅長的就是聞風而動,當格瓦拉還來不及慶祝自己的成功,各類電影票線上銷售平臺和APP開始興起。2012年6月,美團推出美團電影(後改名貓眼)。隨後微影時代帶著微票兒,淘寶成立電影事業部(後更名淘票票),百度推出糯米。甚至時光網、豆瓣電影等電影社區,各大院線都開始搭建在線購票網站。

格瓦拉提出的理念是“愛電影和懂電影的人都在格瓦拉”,一直都在堅持做用戶體驗和情懷,也吸引著大批的文青。可是BAT的入局,逐漸改變了在線票務市場的商業模式,一場燒錢大戰正在孕育。貓眼電影曾推出新用戶首單客戶端選座1元看電影,淘票票、微票兒都推出了9.9元低價票,百度糯米甚至發起新用戶客戶端專享“一毛錢看電影”活動。

BAT等互聯網巨頭藉資金優勢,通過票補手段搶奪用戶,瓜分票務市場的同時,也加速了行業洗牌,中小平臺逐漸退出市場,格瓦拉作為行業鼻祖,曾試圖加入“燒錢”大戰,最終鎩羽而歸,落得被微影收購的命運。2013年至2015年,是在線票務市場的行業整合期,最終形成了貓眼電影、淘票票、微票兒、百度糯米的四強格局。2016年以後,市場開始戰略調整,貓眼微影合併,組合成新貓眼,背靠騰訊;淘票票則依託阿里。百度反而對糯米電影的整體業務舉棋不定,市場份額逐漸衰減。

先行者裹屍,有錢者居上。用這句話來形容在線票務市場近8年的發展歷程,再合適不過。根據觀巖天下統計的2017年第三季度中國在線電影平臺出票額市場份額,新貓眼佔據52.5%,淘票票以34.44%位居第二。百度糯米則為8.34%,雖然位居第三,但被遠遠的甩在後面。

愛奇藝半路出家

百度正在一門心思的鑽研人工智能,可能老冤家阿里和騰訊也開始認為,在線票務市場的兩強格局已經牢不可破。就在這時候,愛奇藝來了。

“雖然網絡電影票業務已經誕生運營很多年,但因為要建生態,我們認為,院線網絡電影票業務很有價值。現在能夠騰出一部分的精力和資源開始做網絡電影票的業務。”龔宇在2018年愛奇藝世界·大會上正式宣佈,百度跟電影票有關的資源將轉移到愛奇藝。

愛奇藝其實早已經涉獵在線票務,從愛奇藝APP中,可以找到電影票的購買入口,只是在大浪潮裡就是一顆不起眼的小水滴。視頻網站起家的愛奇藝主要競爭對手是阿里旗下的優酷土豆和騰訊旗下的騰訊視頻。早兩年,阿里系的優酷土豆、騰訊旗下的騰訊視頻已經實現了線上視頻向線下影院導流,打通了平臺用戶數據,O2O玩的風生水起。相比起兩家競爭對手,愛奇藝在電影上略顯弱勢,並沒有像綜藝和影視劇一樣,形成品牌優勢。

龔宇表示,愛奇藝要構建娛樂生態系統,打造屬於愛奇藝的“蘋果園”。“一個用戶來到愛奇藝的世界(蘋果園),看到特別多的蘋果樹,內容最豐富的是視頻。可以看小說,可以看漫畫,再遠可以看輕小說。可以玩遊戲,買東西,可以有電影票,可以下單選座。一站式服務的目的是讓用戶來到愛奇藝的生態系統時感受非常好,讓他在這裡能解決娛樂大部分的需求。”

實現這個目標,電影就是不可或缺的一環,這也是最需要線上線下連接的環節。對於晚入局的愛奇藝而言,不可能重新打造一個品牌,一家影院一家影院的跑業務,就算跑斷腿,也追不上“雙強”。因此,直接承擔百度糯米的資源成了最好的選擇。

在愛奇藝的成長道路上,百度一直是忠貞不二的支持者,糯米影業也算是慶祝愛奇藝上市,百度送的一份賀禮,讓愛奇藝在電影票務領域,一下子望到了巨頭的脊背。貓眼和淘票票此刻應該感到寒意凜然了,畢竟愛奇藝是個不容小覷的對手。微影數據研究院高級數據分析師武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就曾表示,自己看好愛奇藝的票務平臺,“因為他們還有線下點播影院,可以形成產業閉環”。

小飯桌記者瞭解到,5月21日,愛奇藝在廣東中山市開設了旗下首家直營私人影院娛刻。娛刻是愛奇藝基於旗下多元娛樂業務而打造的連鎖實體品牌,將建造一個以觀影為核心的泛娛樂線下體驗空間,而通過愛奇藝點播產生的票房,也將被納入正式的票房統計中去。

尷尬的糯米

從2018年愛奇藝世界·大會來看,愛奇藝野心不小。龔宇並不想止步於做中國的netflix,而是想要做netflix PLUS,甚至打造一個線上迪士尼。接盤糯米後,愛奇藝方面稱將大力發展影票業務。誠然,百度糯米為愛奇藝帶來了電影方面的資源,但就糯米現在的市場地位來看,略顯尷尬。糯米也曾經風光過,業內估值曾達到50億。但隨著百度的戰略調整,逐漸被市場所遺忘,經常有賣身的傳聞流出。據瞭解,愛奇藝就曾想以6億元收購百度糯米。如今的糯米,已經完全不是貓眼微影、淘票票的對手。

愛奇藝要打破貓眼微影和淘票票的壟斷局面,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就是燒錢圈地,重新贏回市場份額。“現在價格對用戶的選擇還是主要影響,如果愛奇藝肯燒錢的話,還是能贏回一定市場份額,但投入產出比究竟值與不值,還有待考究。”一名業內人士告訴小飯桌記者。

愛奇藝IPO的招股書顯示,2015年、2016年、2017年淨虧分別為25.75億、30.74億和37.369億(5.744億美元),一直處於連年虧損的狀態。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內容上的投入。自2014年起,視頻網站集體跨入自制元年,通過推出大量自制內容來增強自身的競爭力,在投入上更是不計成本。加之各類劇目、綜藝的採購成本一直在水漲船高,但為了爭奪市場份額,這份花銷也是必不可少。

2018年4月,優愛騰聯合發起了《關於規範影視秩序及淨化行業風氣的倡議》,公開抵制演員過高片酬、撕番位、亂改劇本、消極怠工等不良風氣,並表示將逐步建立劣跡演員名單庫。可是在實操中能不能貫徹到底,還需要打一個問號,畢竟,流量才是最重要的。龔宇在接受採訪時,也曾表示,短期之內,愛奇藝也不會盈利,視頻網站需要持續的內容投入。

在內容投入不能放鬆的大前提下,愛奇藝還願不願意扔錢給百度糯米?“票補是肯定的,如果愛奇藝要發展在線票務,這筆錢就不能省,至於力度如何,要看愛奇藝的決心。”該業內人士表示,除了投入票補,愛奇藝想要在票務市場站穩腳,還需要有差異化的打法。

就目前看來,貓眼微影和淘票票已經選擇的不同的發展方向。貓眼微影藉助平臺數據優勢,在電影產業鏈上下游做內容、宣發環節,從片方和宣傳方獲取雙重利潤,前段時間《後來的我們》刷票事件雖然讓貓眼在業界口碑大減,但也讓人窺見其不俗的營銷實力。淘票票則依然選擇做阿里大文娛的綠葉,單純的作為阿里影業的資源出口平臺。阿里影業自身將成為淘票票的上游,淘票票則成為阿里電影產業“新基礎設施”的核心平臺。

愛奇藝在接收百度電影資源後,立刻開始佈局點播影院,也是差異化打法的表現之一。據統計,每年國產影片只有一半左右能夠進入院線,以2017年為例,全年共生產電影970部,但進入院線併產生票房的影片只有487部,且有六成左右的影片票房不足1000萬元。部分片方開始選擇讓影片進入點播影院放映,從而獲得更多的收入。

尤其在《點播影院、點播院線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實施後,點播影院缺乏監管和准入門檻,作品版權、市場定價混亂無序等問題得到了解決,點播影院成為追求高品質觀影體驗人群的不二之選。恰巧,點播影院的特質又與愛奇藝的品牌定位剛好符合,隨著愛奇藝點播影院數量增加,這種渠道優勢也將成倍顯現。如果愛奇藝的資金到位,方法得當,在線票務平臺的市場格局或許還將出現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