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誰最有希望拿到最後一個“東京奧運會”男子馬拉松參賽名額?


近日,東京奧組委考慮到東京奧運會期間的“高溫”問題,為了保護運動員的身心健康,將2020年東京奧運會馬拉松、競走比賽項目的比賽地點挪到北海道札幌舉行。

這一改變,讓跑步迷對東京奧運會馬拉松的比賽成績充滿了期待!

東京奧運會馬拉松項目達標時間節點:

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5月31日

東京奧運會馬拉松項目各國參賽席位:

每個國家可派3名(達標)運動員參賽

東京奧運會馬拉松項目達標成績要求:

2小時11分30秒



2019年3月24日,在徐州馬拉松暨多哈世錦賽馬拉松選拔賽中,西藏名將多布傑以2小時10分31秒個人最好成績,戰勝老將董國建拿到男子組冠軍,成為中國第一個達到東京奧運會參賽資格的男子中長跑運動員。

2019年9月29日,第46屆柏林馬拉松賽中,雲南名將董國建跑出2小時08分28秒的個人最好成績獲得第七名,創造中國馬拉松歷史第二好成績以及中國馬拉松運動員境外最好成績,成功達到東京奧運會馬拉松參賽資格。

截至目前,中國男子馬拉松運動員多布傑、董國建已經達到東京奧運會男子馬拉松參賽標準,這也是老將董國建第三次有機會參加奧運會馬拉松比賽。

除了董國建、多布傑之外,本賽季國內選手表現比較出色的男子馬拉松運動員還有彭建華、楊紹輝、管油勝、賈俄仁加、李子成等人。

那麼,誰最有希望拿到最後一張“東京奧運會”男子馬拉松參賽名額?

彭建華

個人PB:2小時13分27秒

(2019徐州國際馬拉松)



今年23歲的彭建華,主項是5000米、10000米運動員。多次奪得男子5000米、10000米全國冠軍。

2019年3月24日,徐州馬拉松,彭建華首馬就跑出2小時13分27秒的成績奪得男子第三。

2019年9月29日柏林馬拉松,彭建華和大哥董國建齊頭並進,前半程便以1小時02分34秒的成績打破男子馬拉松半程全國紀錄。

雖然,最終因抽筋導致未能完賽,但是從本次柏馬彭建華的競技狀態和前30公里的數據來看,彭建華已經具備打開2小時11分的競技水平。

從年齡、訓練年限以及目前的競技狀態,彭建華,無疑是最有希望拿到第三張東京奧運會馬拉松參賽資格的人。

楊紹輝

個人PB:2小時14分03秒

(2019徐州國際馬拉松)



今年27歲的楊紹輝師從雲南著名中長跑教練張國偉,常年跟隨師兄董國建一起訓練,正處在運動生涯最好的時候。

2019年徐州馬拉松賽,楊紹輝跑出2小時14分03秒的成績刷新個人PB,收穫國內第四。



剛剛結束的多哈世錦賽男子馬拉松決賽,在高溫29攝氏度,溼度為51%的不利條件下,楊紹輝還能跑出2小時15分17秒的好成績,顯示出極佳的競技狀態,實屬不易。

拋開天氣因素來看,本場比賽楊紹輝的競技狀態已具備2小時12分以內的實力。

對於已從事專業隊十年之久的他來講,或許年齡並不佔優,但他紮實的基本功、認真的訓練態度、頑強拼搏的意志力是他衝擊奧運會達標的最大優勢。

管油勝

個人PB:2小時14分05秒

(2019柏林馬拉松)

2019年,管油勝的競技狀態可以用“火爆”來形容。本賽季,管油勝已經連續奪得蘭州馬拉松、六盤水馬拉松、太原馬拉松等多項賽事國內冠軍。

9月29日,柏林馬拉松賽中,管油勝跑出2小時14分05秒的個人最好成績,再次刷新個人PB,穩坐體制外“一哥”的位置。

對於管油勝而言,如果能夠在接下來的冬訓訓練中,減少參賽頻率,科學系統訓練,同樣具備衝擊東京奧運會馬拉松參賽資格的實力。

賈俄仁加

個人PB:2小時14分31秒

( 2019柏林馬拉松)

作為中國跑的最快的“大眾跑者”,25歲的賈俄仁加用實際行動不斷刷新自己的各項紀錄。中國第一位純業餘出身跑進220的馬拉松運動員,首個在UTMB賽場奪冠的中國人。

為了備戰2019柏林馬拉松,賈俄仁加放棄了衛冕OCC的機會,特意拿出兩個多月的時間專心備戰。最終,賈俄仁加如願跑出2小時14分31秒的成績,再次刷新中國“大眾跑者”馬拉松最快成績。

對於東京奧運會,天賦極佳的賈俄仁必然不想放棄,但是想要再進一步,不僅需要繼續提高自己的專項能力,更需要一個成熟的後勤保障團隊。

李子成

個人PB:2小時11分49秒

( 2010年上海馬拉松)



作為前山東中長跑隊運動員,李子成最初的主項是5000米、10000米。離開“體制內”後,李子成開始轉戰馬拉松賽場,這幾年李子成幾乎包攬了國內重大馬拉松賽國內冠軍。

李子成的全馬最好成績是2小時11分49秒,創於2010年上海國際馬拉松。處於運動生涯末期的李子成這幾年的馬拉松成績一直徘徊在2小時15分左右,很難再能突破2小時11分的個人PB。

但是,胸懷著奧運夢想以及在山東省隊紮實的基本功和多場國際大賽的比賽經驗,依然具備一定的衝擊實力。

———

老將和新人的合力出擊,讓中國中長跑愈發鮮紅。以多布傑為首的年輕勢力,為中國中長跑注入新鮮血液。以董國建為首的老一代運動員,堅守住了中國速度。

正是因為有了新人的崛起,才讓中國中長跑整體水平逐步提高,也正是因為有一群老一代運動員的陪伴,才讓這寂寞孤獨的漫長歲月顯得不那麼荒漠。

為了一個共同目標努力的過程是最可貴的,因為只有在路上,夢想照進現實的模樣那一天,才不會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