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想把孩子培養成精英難於上青天?

缺乏思維和方法

最近看到一篇文,講的入木三分,我拿過來,大家分享......


在這個變化無常的世界裡,人們越來越焦慮,焦慮自己害怕被這個社會拋棄,焦慮孩子怕他們未來沒有好的前程,怕他們輸在起跑線上。於是我們努力的工作,拼命的提升,但往往又因為缺乏思維和方法,拋棄自己的觀點,再建立新的觀點,再拋棄再建立,週而復始,原地踏步。

精英:一個撲朔迷離的詞語,一個人人嚮往的階層。

互聯網讓人人都可以在媒體上發表言論,有人說現在的社會“上升通道逐漸關閉”、“階層日益固化”,其實這才是社會原本的常態。中國過去的兩千年裡,大部分時間都是如此。西方這種數百年穩定的社會,階層固化更是早已天經地義。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之所以成為千古名句,恰恰就是因為這一幕不多見,不常見,很稀奇。時人異之,才產生了文學效果。一個流動性過大的社會,一定是制度不完善的,也一定是一個不穩定的社會,往往都發生在朝代輪換都前夕。

同樣,我們都父輩祖輩就生活在這個時代,他們經歷了中國社會百年一遇都朝代輪換和經濟變革,親眼目睹了身邊都人階層的更替。當社會模型良性可持續發展了,也就常態了,階層也就穩固了,但是很多人不適應了,受不了啦。

他們不向內看,或者看不到自己缺點,他們不讀書,看不到更大到世界。

勉強中產的想當精英,於是所有的資本都投入到孩子到教育上。

下層社會想進入中產,於是所有到資本都投入到週而復始到工作中。

這個時間可能是一年十年或者三代人都努力。

今天的精英不在以豪車奢侈品標榜自己了,因為那些廉價的東西,中產也能買的起,無法分辨不同。他們的目標也更加明確,就是深挖護城河,保持下一帶的下限,於是動額上百萬學費出國留學,國際學校風生水起。

不過,再寬的護城河也有獨木橋,沒有獨木橋有樹枝。在今天這個時代,平民其實擁有比以往更多的工具來實現階級躍遷,但前提是你得具有以下三者中的一項:

一是“天賦”。有“天賦”的人,我們通常叫“天才”。“天賦”的本質,其實就是基因突變,按人口中的一定比例隨機生成,出現地域無法控制,出現時間不可預測。這種不世出的人類天才一旦出山就光芒萬丈,再保守的既得利益者也不得不考慮將這些天生異能者收編進城堡之內。有“天賦”者,萬中無一,上升難度最易。

二是“才華”。我們一般也叫“能人”。而“才華”和“天賦”的區別在於,“才華”不是隨機出現的,而是刻意培養的成果。這些“能人”往往是平民階層舉數代人之心力打造的“特優產品”,功能和特點都是為統治階層精心定製的,用著絕對順手,包您稱心滿意。統治階級看到平民中居然有人這麼有心,也往往心生感激,願意接納其成為自己一員。有“才華”者,千里挑一,上升較易。

三是“美貌”,這個就不用多解釋了,占人口比例大概1%左右,可以被上層階級拿來直接當裝飾品或是改善基因用。但因為數量最多,上升的難度要比前兩者高好幾個數量級。

以上三大要素,佔一個,就有實現階級跨越的可能;佔兩個,有實現階級跨越的較大可能。三個都不沾的,在今天這個時代,還想實現階層跨越那就只能靠彩票了。需要注意的是,勤奮並不能使人上升到精英序列,勤奮本身只有在和天賦、才華、美貌這三要素相結合的時候才能發揮其助攻作用。單拼勤奮,只能保證你上升到底層階級中的上層。

天賦、才華、美貌之所以得到精英階層的承認,是因為這三樣東西放在任何群體內都是稀缺資源。我注意到的一個趨勢是,這類稀缺資源被優化配置的效率,在今天這個時代正在急速地上升。換言之,懷才不遇的牛人、小村小鎮的美女,在未來將越來越難以被埋沒,隨時隨地都會被挖掘出來並往城堡輸送。過去因為與外界交流不多而可以娶到自己村裡的大美女,這種撿漏的好事以後會越來越不再可能。

你說能為精英,難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