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孫儷的「房事」,一言難盡


孫儷娘娘最近新上線的新劇,熱度可不小。


開播短短几天就頻上熱搜。
除了孫儷外,還有羅晉、張萌、王自健主演,海清、郭濤、韓童生、李宗翰等等等參與演出。
這部劇全國收視率高達4.44,刷新三年內國產劇開播收視的新紀錄。

就是這部劇,圍繞全中國人一輩子可以與結婚生子並列的頭等大事——買房,講述賣房與買房之間的人情世故。
《安家》

自《那年花開月正圓》之後,孫儷告別小熒幕差不多有兩年多的時間。
而一向偏愛年代劇大女主的孫儷,上一次演現代劇還是和張譯合作的那部《辣媽正傳》。
這回娘娘不再演大女主了,而是成為在大城市中獨自打拼的平凡女性。


這劇照一看,很接地氣啊。
這不就早上買好早餐在工位上火速解決的椒妹本妹嗎?
只是椒妹沒有娘娘那麼漂亮而已,差了一點點吧哈哈哈哈。

《安家》這部劇是購買了日劇《賣房子的女人》的版權。
並邀請著名作家和編劇六六

九枚玉來重塑原創故事,將翻拍本土化。
六六不用說了,出一部劇火一部劇,十一年前大火的《蝸居》,在當時也是關注到中國式買房從而引發熱議。
而九枚玉去年的一部《少年派》,獲得不錯的收視。
可是即使買了版權照原版翻拍,編劇夠分量,演員夠實力,豆瓣的評分也只有6.3分。
很平庸的分數。

椒妹去追了幾集,整個劇情看下來,感覺就是不痛不癢。
雖然沒有什麼一眼就不能接受的突出炸點,可是也沒有什麼能支撐椒妹我看下去的亮點。
孫儷飾演的女主房似錦,是從安家天下房屋中介公司總部派來的空降店長,一位雷厲風行的金牌銷售。
為了拯救業績一直上不去的一家分店,她和羅晉飾演的男主徐文昌共同擔任這家門店的店長。

兩個店長,人物性格和處事風格卻是大相徑庭。
房似錦,說一不二的女強人,不苟言笑,在工作上對自己夠狠,對下屬也夠狠,銷售業績名列前茅,號稱沒有她賣不出去的房子。

徐文昌,佛系店長,業績隨緣,不爭不搶,與員工和諧相處,打成一片。
雖然也是總部承認的業務骨幹,可日常上班就是一副吊兒郎當的做派。

手下的員工呢,對於佛系店長徐文昌而言,怎樣都無所謂。
但是對於要求嚴謹工作的房似錦店長,那一個比一個難搞定。


有成天在辦公室打醬油,工作兩年沒開一單還理直氣壯混日子的上海本地姑娘。

也有在公司混了二三十年仍然還是基層員工,憑藉自己的老資歷一有事就各種湊熱鬧,油嘴滑舌,喜歡火上澆油的職場老油條。

還有業務能力不錯,但脾氣耿直火爆,因為和房似錦一單生意而翻臉,於是開始處處擠兌房似錦的“刺頭”。

總之,對於一心想要提高業績的房似錦來說,身邊的每一個人都需要先擺平了才行。
這劇情其實還算有看頭。

而且每個來買房子的客戶,每一次買房的經歷,都能讓我們找到共情之處。
比如海清和郝平飾演的博士夫婦,外地人來上海紮根,雖說有高學歷高收入,那也跟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一直不能在上海置辦一套能讓一家人住得開的房子。
椒妹畫外音:是你嗎海萍蘇淳?你們要換房子了?

一家五口人擠在一室一廳,夫妻兩個連放電腦加班的獨立空間都沒有。
直到二胎即將落地,才將手裡攢好的錢勉強拿出來換房。

另一對賣包子賣了一輩子才攢夠一套房錢的老夫妻,在給兒子買房的時候,遇上很多家庭都會遭遇到的難題:
房產證上要不要加兒媳婦的名字?

劇中對房產中介這樣的職業也有不少篇幅的刻畫。
同事之間,同行之間,與客戶的相處,與家人與朋友的關係,耐人尋味。
不過椒妹說了,《安家》表面上看似是一部相對來說本土化成功的劇,沒有什麼大毛病。
可是細細一想,小問題是真的不少,堆積起來似乎問題就不小了。


這些小問題其中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圍繞女主房似錦展開。
咱先不說雙店長這種管理模式現不現實,咱就先說一箇中介瘋狂給客戶打十幾個電話,還換著號碼打,這種事情可能嗎?

好,就說有這個可能,招不招人煩吧?
為了能親自見客戶一面,女主又像個私家偵探一樣去超市偵查,然後去客戶工作單位踩點。


要不要這麼拼?
海清的反映倒是挺真實的,算是編劇給自己挽尊吧。

作為中介,裝修待售房源,還是自己設計,然後幾天完成所有裝修工程。
開玩笑呢吧?哪有這麼做的中介,這樣裝修費算在誰頭上?
並且是高配裝修。
這樣的中介請編劇在現實生活中給我找一個好嗎。

介紹房子的時候,用一種文藝青年說話的方式和客戶大談“詩和遠方”。
看到這裡我真覺得,這樣避重就輕的中介說是忽悠也不為過。

明目張膽搶自己員工的客戶,搶員工的單,讓員工在太陽底下站了兩個多小時。
仍然言之鑿鑿,自信心爆棚。

其它人帶客戶看一年的房子都不買,女主每次都是一次就成功。
而女主為了成功做出的行為都很不討喜。
其他人物就像是為了襯托女主是銷售精英而存在的工具。
導演和編劇將房似錦塑造成為賣出房子而用盡一切手段的銷售,卻不見絲毫的批判,而是繼續讓房似錦正義凜然以業務能力來作為肯定自己和嘲諷他人的理由。
這樣真的好嗎。


到第十集,關於房似錦的原生家庭和成長經歷。
重男輕女的家庭,一次次擺在檯面上真的會看膩。
先是有蘇明玉樊勝美這樣的,不過人家題材不同人設不同。
但是有一部椒妹吐槽過的劇,由AB和鄧倫主演的《我的真朋友》,和《安家》是相似的題材。
劇中曾店長也是女強人的人設,原生家庭也是重男輕女。
女強人和可悲的原生家庭的組合,是不是應該換一換了?

編劇為了突出矛盾,客戶無論什麼家長裡短的事,只要在中介這買了房子,就都要來找中介算賬。
這就跑偏了。
加上孫儷娘娘的臺詞總是一個腔調,語氣總是軟綿綿的感覺。
表演方式似乎還沒有從大女主的勁頭過渡出來,塑造女強人的方式就是瞪眼睛,賣狠相。


靳東是一輩子沒打輸過官司,孫儷是沒我賣不出去的房子。
太優秀。

更別說劇中無處不在的植入廣告。
終於知道為什麼電視劇叫《安家》,劇裡的中介公司叫“安家天下”。
因為安居客作為《安家》的首席戰略內容合作方,為電視劇提供行業專業內容指導。
再一看導演安建,他執導的職場戲,椒妹不敢恭維。
《創業時代》和椒妹剛吐槽過的新劇《完美關係》,就是出自這位導演。
如此看來,也不能全怪孫儷娘娘。

日劇《賣房子的女人》的主題,是通過找房子買房子對日本社會的各個階層,各種人的生存狀態進行全方位的展示。
一共10集,劇情精悍。

鑑於咱們的大環境,要求深度挖掘中國的社會階層,臺詞一句比一句犀利,不太現實。
那肯定做不到,做到了也播不了。
但是至少不要太注水吧?
《安家》48集,多少集談戀愛,多少集辦公室扯皮,又有多少集真的在講賣房子?
抄作業抄不出精華,來點拒絕浮誇符合生活符合國情的內容,也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