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5 雖然很「色」,但這片我也只敢看一遍

時間一晃,1964年出生的尼古拉斯·凱奇已經年近花甲。


每當提起他,就會使人情緒複雜。


這些年來,他飽受爭議,“爛片之王”的名號纏身,


歇斯底里、亢奮癲狂的表演風格被很多人視為浮誇。


但18年B級片神作《曼蒂》橫空出世,一舉扭轉了凱奇在專業影評人中的口碑。


更使人們對其挑片的品味和癲狂的表演有了新的見解。


今天,鋪子就給大家帶來了凱奇的B級片新作。


《星之彩》

Color Out of Space


《星之彩》與《曼蒂》系出同源。


同樣的製片公司,同樣搶眼的色彩,同樣讓人心底發顫的Body horror。


再加上故事改編自克蘇魯神話,這部片子自問世就非常吸引眼球。


爛番茄84%新鮮度,81%爆米花指數,這在凱奇近年來主演的電影裡算得上出眾。



並且,克蘇魯神話天生就有難用影像表達的特點——未知、不可名狀、無法理解,《星之彩》能在挑剔的影評人和粉絲手下取得這個成績,已經非常不錯了。


說到這,為了防止部分朋友不懂,鋪子先簡單介紹下克蘇魯神話:


在宇宙中潛藏著許多不可名狀的生物,與之相比人類太過渺小,僅僅只是瞭解祂們就足以讓人瘋狂,帶來毀滅。


所有對神秘未知的探求都會招致災難的結局。人類的道德觀對祂們毫無意義,祂們毀滅人類,就像人類毀滅螞蟻。


在虛假和平的表象後面,是世界的殘酷真相,對人類來說最大的幸福是無知。


明白這些,也就明白了克蘇魯世界絕望無助的本質。


“在我看來,世上最仁慈的事莫過於人類無法將其所思所想全部貫穿、聯繫起來。我們的生息之地是漆黑的無盡浩瀚中的一個平靜的無知島,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必須去遠航。各個領域的科學探索都循著它們自己的發展方向,迄今尚未傷害到我們;但有朝一日當我們真能把所有那些相互分割的知識拼湊到一起時,展現在我們面前的真實世界,以及人類在其中的處境,將會令我們要麼陷入瘋狂,要麼從可怕的光明中逃到安寧、黑暗的新世紀。”

——洛夫克拉夫特,《克蘇魯的呼喚》



克蘇魯神話的影響非常深遠,我們在很多電影中都能看到它的影子。


像是《迷霧》中的種種怪物,和始終神秘、難見全貌的巨獸(絕望的片尾更是克蘇魯味兒十足)。



《普羅米修斯》中工程師和異形背景設定的內核,以及對宇宙、對未知的探索。



還有《加勒比海盜:聚魂棺》,無論是戴維·瓊斯的章魚臉,亦或結尾的大章魚,都很明顯借鑑了克蘇魯神話中的深海恐懼。



甚至就連《迪迦奧特曼》中最後兩集的大BOSS,其原型也取材於克蘇魯神話的舊日支配者——加塔諾託亞。



與它們相比,《星之彩》算得上是最正統的克蘇魯神話電影,其直接改編於愛手藝老爺(Lovecraft)的同名原著,克味濃厚。


電影以原著中調查員的自述開始——


阿卡姆西部,群山高聳,山谷中森林茂密,林深處還從未有人涉足。


幽深狹窄的山谷中,樹木傾斜的厲害,緩緩流淌的狹窄溪流,從未觸及過太陽的光暈。


……人們告訴我此乃邪惡之地。



穿過密林,河畔處,衣著古怪的少女正在進行神秘的儀式。


“於吾身前,拉斐爾。”


“於吾身後,加百列。”


“······”


“火之精靈,請燃盡吾母親特蕾莎·加納身上所有癌症的痕跡。”



女孩名叫拉維妮婭,家就在住在附近。


因母親得了癌症,手術後需要休養,父親帶著她們搬離了嘈雜的大城市,來到這了這個安謐的小鎮。


對了,她還有一個喜歡抽大麻的哥哥,和趴在井邊張望的弟弟。



儘管拉維妮婭很不喜歡小鎮的生活,但由於母親的病情在一天天好轉,她只得努力習慣。


一天夜晚,研究過奇怪的儀式後,她像往常一樣入睡。


一顆隕石卻於此時從天而降……



在隕石妖異的光芒下,除了熟睡的拉維妮婭,其他人的行為都出現了異常。



伴隨著一聲巨響,隕石砸在了她們家的前院。


隕石散發著一股怪味,更透著不祥的粉紫色。



報警過後,驚魂未定的一家人熬到了早上。


可當政府官員到達後,父親帶著他們來到隕石邊,卻發現坑中只剩下灰燼,隕石竟然不見了。



官員們失望的離去,一家人的生活彷彿又回到了原點。


除了前院的坑洞和經久不散的怪味外,隕石什麼都沒有留下。


……但真的僅僅只是這樣嗎?


當天夜裡,隕石坑引來了雷電。



之後的日子裡,所有人,所有生物,都發生了詭異的變化……


先是水井邊出現顏色怪異的壁虎。



隕石坑莫名的越陷越深。



院中長出顏色妖異的花。



再是敲開的雞蛋中帶血。



神色異常的母親在切菜時切斷了手指……



當父親帶著母親遠去醫院後,事態的詭異則開始愈演愈烈。


弟弟的行為越來越怪異,開始吹著口哨和井中的“生物”對話。



井中突然發出尖銳的聲響,井壁上更有詭異的生物不停的被孕育。



到了夜晚,就連空氣中都開始瀰漫上妖異的顏色。



而回來的父母,變得狂躁、崩潰、歇斯底里。


就好像換了個人。


一切都在無可挽回的走向失控……



在克蘇魯神話中,星之彩是一種不存在形體的生物,它可以像液體一樣流動,也可以像空氣一樣漂浮,還能像固體一樣對人類進行阻攔。


但它既不是液態,也不是氣態,更不是固態。通過肉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見星之彩。


——其表現為一團不定形的光團,散發著詭異的顏色,這種顏色與人類已知光譜中的任何顏色都不同。


星之彩依靠吸收各種能量成長,被星之彩吸取生命力的生物,身上會散發出和星之彩顏色一樣的微光,同時出現種種異變。



電影通過前期的鋪墊,詭譎的配樂,於無形中孕育著恐懼。


環境的異變,精神世界的逐漸扭曲,都在日常的一點一滴中侵蝕而來。


也因此,這部電影前期節奏偏慢,但這“慢”非常有必要。


沒有這慢,後期就不會爆發出那種無可名狀、無法逃離的恐懼,整部電影也會變成一部靠獵奇取寵的庸俗恐怖片。



不同於通過剪輯和配樂構造出的一驚一乍,也不同噴濺大量番茄醬形成的視覺刺激,《星之彩》帶給人的恐懼感非常獨特。


無論是前中期詭異的氛圍和配樂,還是後期詭異的生物和場面(劇中扭曲的生物真的很讓人掉san值),都使人發自心底膽寒,但害怕後你的心神卻又被牢牢抓住。


你不會失聲尖叫、不會慌不擇路、更不會倒地暈厥,你只能直面這恐怖,你無處可逃。


最終失去理智而瘋狂(簡稱“嚇瘋了”)。



而凱奇新薩滿的表演方式也和整部片子相得益彰。


他誇張的面部表情,他的癲狂,他的歇斯底里,都完美契合了角色內心世界的扭曲。


儘管還是略有一點浮誇,但瑕不掩瑜,非常具有爆發力。



總的來說,本片是一部非常有特色的恐怖片。


通過巧妙地處理,影片在最大程度上還原了不可名狀的絕望未知感,同時,還兼顧了視聽語言的需求。


片中的很多場面,即使對一名資深恐怖片愛好者也很有挑戰。


喜歡的朋友可以抽出時間,“享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