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龍擡頭|六首古詩展風流



“龍抬頭”是指經過冬眠,百蟲開始甦醒。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龍抬頭日,亦稱春龍節。在南方叫踏青節,古稱挑菜節。


大約從唐朝開始,中國人就有過“二月二”的習俗,下面就從古詩中看看古人是如何過“龍抬頭”的。


《二月二日出郊》


[宋] 王庭皀


日頭欲出未出時,霧失江城雨腳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雲猶含態石披衣。

煙村南北黃鸝語,麥隴高低紫燕飛。

誰似田家知此樂,呼兒吹笛跨牛歸?


煙靄籠罩的山村,黃鸝唧唧喳喳的鳴叫,一切都是生機勃勃的樣子。如此田園之樂,實乃人生一大樂趣。



《二月二日席上賦》


[宋] 賀鑄


仲宣何遽向荊州,謝惠連須更少留。

二日舊傳挑菜節,一樽聊解負薪憂。

向人草樹有佳色,帶郭江山皆勝遊。

載酒賦詩從此始,它年耆老話風流。


春來大地,花草樹木,萬物更新。趁著暖暖春意,不如就此閒談賦詩,把酒言歡,共話風流。


《七絕》


[唐] 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時生。

輕衫細馬春年少,十字津頭一字行。


二月二日,大地生機盎然,百草萌生,是踏青出遊的絕好時節。新雨初霽,一群身著輕衫牽著駿馬的少年正徐徐走著,一派春意盎然的詩情畫意。



《二月二日》


[唐] 李商隱


二月二日江上行,東風日暖聞吹笙。

花須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

萬里憶歸元亮井,三年從事亞夫營。

新灘莫悟遊人意,更作風簷夜雨聲。


春江水漲,新灘流水在一般遊春者聽來,自然是歡暢悅耳的春之歌,但在思歸不得的天涯羈旅者耳中,卻像是午夜簷間風雨的淒涼之聲,不斷撩動著自己的羈愁。


《二月二日挑菜節大雨不能出》


[宋] 張耒


久將菘芥芼南羹,佳節泥深人未行。

想見故園蔬甲好,一畦春水轆轤聲。


宋代有每年二月二挑菜節的習俗,而今年的二月二雨大路滑,不能出去挑菜做羹了,只好坐在家中,回憶故鄉菜園中那生長旺盛的蔬菜,彷彿又聽到引來春水的轆轤的聲音。



《春中喜王九相尋》


[唐] 孟浩然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

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

酒伴來相命,開尊共解酲。

當杯已入手,歌妓莫停聲。


林花已經開到極至,花至荼靡花事了,燦爛之後就是傷逝的開始了,春天如此之短,所以更要珍惜人生啊!


二月初二,龍抬頭。


一抬頭,豐收在望好兆頭。

二抬頭,福祿壽喜全都有。

三抬頭,五湖四海結新友;

四抬頭,成功事業攥你手;

五抬頭,步步順達爭上游;

六抬頭,幸福健康到永久。


祝你一年好運從這頭到那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