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面板,國產替代揭開序幕,新材料行業春天將至!(附股)

1、受益5G,半導體行業迎來新發展大機遇

根據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的統計,可以看到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呈現逐年增長的姿態,從2001年的1472.5億美元一路提升至2019年的4110億美元。雖然在2019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因為消費電子市場疲軟從而略微下滑,但是從19年6月開始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呈現恢復的態勢,環比數據明顯優於2018年同月份環比數據。

我們認為目前隨著下游多方需求恢復的共振,將史無前例的帶動半導體行業在5G的飛速發展,再創新高。

2、中國需求巨大,國產替代化空間巨大

雖然目前半導體市場的需求在中國,但在半導體領域目前仍然處於關鍵器件被海外“卡脖子”。

我們以智能終端為例進行拆解、分析和比較,可以發現華為作為一家系統級公司,已經在大部分芯片品類上自給自足,同時也注意到存儲、射頻、模擬芯片上仍然存在短板、受制於人。

再向半導體制造材料方面看,其實對於半導體制造材料的國產化率同樣較低,大部分原材料均為進口。

根據中國半導體協會的數據統計中國在2017年半導體原材料國產化僅約為20%,出口半導體材料的單價也僅為進口單價的60%,差距甚大。

3、國產替代化逐步揭開序幕,國內廠商初冒頭

雖然中國半導體制造材料的技術與國外差距仍然巨大,而技術的差距則致使部分國產材料無法滿足芯片所需。但是由於目前摩爾定律的放緩,對於材料的升級需求相對放緩的情況下,中國廠商則具備了該賽道上追趕甚至超車的機會。

目前國內在硅片、光刻膠、CMP、溼化學品等多方面均實現了一部分的國產替代,我們認為在半導體材料領域,中國廠商具備著巨大的國產化空間的同時,技術的同步提高將會給予這些廠商更好的發展空間。

4、OLED下游應用持續滲透,LCD行業反轉跡象已出

OLED需求驅動持續滲透,新產能釋放帶動出貨量提升,大尺寸LCD受益超高清視頻發展,迎漲價週期行業步入反轉。

智能手機、智能手錶貢獻AMOLED市場增量。智能手機端,AMOLED屏幕由高端向中低端機型滲透,可摺疊形態帶來新增量,Counterpoint預測2022年配備AMOLED屏的智能手機出貨量有望達到8億臺。

智能手錶端,DSCC預計2019年出貨量快速增長或將帶動OLED單位出貨量提升至7310萬。

超高清視頻發展,大尺寸液晶面板直接受益提升市場份額。OLED大陸G6 AMOLED產能集中開出,帶動出貨量提升。

我們判斷LCD行業反轉點已來,Q1報價呈上行趨勢,短期看需求向上,中期韓國產能退出行業格局扭轉,長期大陸廠商主導權逐漸增強。

5、下游轉移升級趨勢為新型顯示材料進口替代創造歷史性機遇

面板行業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上游光學材料的需求爆發,目前國內企業在背光模組中擴散膜、反射膜、增亮膜等領域的供應能力已經有了大幅提升,但在偏光片及其膜材、柔性顯示材料、OLED有機發光材料等關鍵領域的國產化仍處於起步階段,未來進口替代仍是較長一段時間的主旋律。

重點個股推薦

1)半導體產業鏈

興森科技:項目落地,興森控股,大力擴產IC載板

公司聯手產業基金、科學城落地IC載板擴產項目,興科半導體預計註冊資金10億元,承諾2021年到2023年分別達到單一年度淨利潤-0.79、-0.43、0.97億元,廠房及配套設施由科學城代建。興森科技間接控股興科半導體,共持有51%的股權,可在後期對子公司實現並表。

積極擴產助力IC載板,2021年初步實現產能大擴張。預計此次興科半導體將會在一期具備約5萬平米的月產能。而該新產能也同樣預計將會在2021年逐步投產實現營收。斥巨資擴產能,奠定爆發基礎。

目前中國境內將要新建晶圓廠的規劃,如若後期全部投產將會在每月額外貢獻約100萬片的晶圓,對應了至少新增約60萬平米的年產能。中國地區IC載板市場規模383億元人民幣,將對應1200萬平米的年產能。隨著半導體市場週期向上,以及目前國產替代需求的強勁,興森科技的大力擴張將會帶領IC載板行業的進一步國產化,同樣可以幫助公司進入高速發展的新通道。

鼎龍股份:傳統耗材業務穩步增長,電子新材料放量在即

全產業鏈運營模式打造國內通用耗材龍頭。打印複印通用耗材產業作為傳統核心主業,以全產業鏈運營為發展思路。近年來,公司以碳粉為核心環節通過併購打通產業鏈上下游,公司在打印耗材產業目前已經擁有鼎龍股份、佛來斯通等化學碳粉生產企業、珠海名圖、超俊科技等硒鼓生產企業和旗捷科技等打印耗材芯片企業,涵蓋了碳粉、芯片、硒鼓等打印耗材核心領域。近期公司擬收購北海績迅填補墨盒業務空白。全產業鏈運營模式下,確保公司實現上下游產品銷售聯動,從而保障了耗材業務的穩定增長。

CMP市場壟斷性強,公司正在實現進口替代,放量後相當於再造一個鼎龍。目前全球拋光液市場集中在卡博特、杜邦、Fujimi等廠商中,拋光墊市場被陶氏、卡博特和3M所佔據。國產拋光墊和拋光液主要應用在低端市場,高端應用仍被外資所壟斷(芯片用幾乎全部依賴進口)。CMP拋光耗材全球市場空間百億元以上,公司放量後即使佔據5%的份額,考慮到壟斷帶來的高盈利,相當於再造一個鼎龍。目前CMP業務進展順利,子公司鼎匯微電子獲國有大型投資公司資本參股,併成為02專項聯合承諾單單位,產品的下游認證進展順利且於2019年上半年已取得十二寸客戶的第一張訂單。

PI漿料配合下游應用研發,進展順利。公司是國內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實現柔性OLED顯示基板材料PI漿料量產、國內首家產品實現在面板廠商G6代線全製程驗證、在線測試通過的企業;並與國內的核心面板廠商保持緊密溝通、全面開展樣品測試、驗證及評價工作。公司已形成年產300噸柔性顯示基板用PI漿料產能,現推進年產1000噸柔性顯示基板用PI漿料項目。PI漿料是柔性OLED面板關鍵材料,國內年需求量預計在5000噸左右,按照目前200萬/噸來測算,市場空間達100億。

晶瑞股份:擴張持續進行,客戶優質穩定

廣東出臺政策支持半導體行業發展,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利好電子材料股。年產9萬噸產能電子級硫酸擴建持續推進;聯手長江微電子材料產業基金,在潛江市落地15億微電子材料項目,同時積極引入JSR、三菱化學、日本丸紅、臺灣華立等國內外龍頭企業;眉山年產8.7萬噸光電顯示材料建設,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

公司持續導入優質客戶、部分取得關鍵供貨訂單。公司已經積累一批穩定客戶,包括中芯國際、華虹、合肥睿力、士蘭微,LED行業包括三安光電、華燦光電等。光刻膠拳頭產品i線光刻膠已取得向中芯國際天津、揚傑科技、福順微電子的供貨訂單;KrF光刻膠已經完成中試。

溼電子化學品領域技術持續突破,高純試劑電子級雙氧水在技術上實現突破,純度達到G5等級,已經給華虹、方正半導體供貨,為超純試劑國產化推波助瀾;鋰電池粘結劑主要客戶包括比亞迪、力神、CATL、光宇等龍頭電池廠。

萬潤股份:顯著低估的材料龍頭公司,看好公司成為“中國的UDC”

公司是國內小分子有機合成領域的龍頭公司,目前沸石業務作為尾氣處理龍頭莊信萬豐的一供,未來3年有望每年新增1.5-2個億的淨利潤,處於快速成長階段;同時OLED成品材料、綠光材料和空穴材料也有望實現進一步的突破,打破跨國企業對OLED材料的封鎖成為國內第一家自主知識產權的材料供應商,成為“中國的UDC”。

九目快速成長成為全球OLED昇華前的核心供應商,三月光電有望自主創新突破OLED昇華後材料:OLED材料是OLED產業鏈中目前盈利能力最強的環節,同時充分受益於全球OLED滲透率的快速提升。公司在OLED行業前瞻佈局超過10年,其中九目化學目前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OLED昇華前材料供應商,覆蓋全球80%的下游客戶,產品得到包括三星體系等主流廠商的認可,處於每年50%以上的快速增長中。同時九目此前已經完成股改,未來單獨上市預期增強。此外,公司旗下的三月光電(佔股83%)深耕OLED昇華後材料市場,全球OLED昇華後市場空間巨大且盈利能力強(全球約140-150億以上,且淨利率普遍超過40%以上),專利壁壘高。三月光電目前已經積累接近300項發明專利,根據我們的產業中的驗證瞭解,公司在光學匹配層(CPL層)、電子阻擋層、空穴層和TADF綠光材料上面都有較深的積澱,其中部分產品已經進入到放量驗證期,有望成為國內第一家自主知識產權的昇華後材料供應商,我們堅定看好三月光電未來成為中國的UDC。

國六新標準推出,充分受益沸石市場增量需求:目前沸石在汽車尾氣處理方面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北美及歐洲,總需求量超過1.2萬噸,在國六標準出臺之前國內沸石需求很少,因此排放標準的提升有望帶來沸石分子篩的新增需求。我們按照18年國內柴油車數量計算,預計國內沸石分子篩的總需求量約在7000噸至8000噸左右。公司現已成為全球汽車尾氣處理龍頭莊信萬豐主要供應商。除了汽車尾氣處理外,沸石分子篩在煙道氣脫銷、VOCs處理、煉油催化等領域也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產能逐步釋放下業績有望快速增長。

南大光電:光刻膠領域新星,MO源系列持續助力光電材料國產替代

進軍光刻膠領域,致力於產出中高端半導體用ArF光刻膠,193nm光刻膠已經實現25噸年產量。2019年在寧波計劃總投資6億進行先進光刻膠材料及配套材料的規模化生產,在集成電路行業佔有一席之地。

MO源系列產品在國內市場份額佔六成以上,在半導體照明、信息通訊、航天等領域擁有極強競爭力,不僅實現了國內進口替代,更是遠銷歐美亞太,全球市場份額約15%。公司已積累Osram、LG、首爾半導體、晶元光電、廣鎵光電、三安光電、士蘭明芯、華燦光電等優質客戶。

2019年獲得山東飛源氣體有限公司58%股權,相關產品高純磷烷、砷烷純度已經達到6N級別,強勢佈局氟系電子特氣市場,在IC行業持續佔領先機。

深南電路:龍頭恆強,持續突破

受益5G基建推進,PCB下游市場,需求旺盛。深南電路擁有領先的背板、高速多層板等各種中高端PCB加工工藝,在速度、密度、頻率、可靠性上具備優勢,強勢佈局通信、航空航天和工控醫療等領域。2019業績超預期,2020訂單釋放,南通一期投產到位,南通二期開啟運作,產能持續爬坡,營收穩步增長,成長邏輯清晰。

IC載板國產替代趨勢強勁,公司自主開發封裝基板生產技術和工藝,應用於高端智能手機的硅麥克風微機電系統封裝基板全球市佔率超過三成。無錫工廠已實行試生產,依託穩固技術和客戶儲備,新產線成長空間可觀,為未來利潤貢獻打下基礎。

晶圓廠產能擴充,拉動IC載板市場需求,20H2有望實現單月扭虧轉盈。深南擴產60w平米年產能,直指存儲領域,同時目前國內外均有客戶通過前期認證。雖然ic載板爬坡時間較傳統PCB長,但深南得益於過往mems經驗及客戶積累,預計將會飛速實現扭虧貢獻利潤。

昊華科技:5G驅動,氟塑料及電子氣體龍頭高增長可期

公司為國務院國資委直屬中國化工子公司——中國昊華旗下12所高端研究院資產整合上市平臺,12所研究院均具備豐富的國家級項目經驗和雄厚的科研實力,其中有10所涉軍工業務,配套軍工航空、航天、航海領域。主營高性能氟塑料的晨光院以及主營含氟電子氣體的黎明院是佔公司收入比重最大的研究院,5G建設、全球電子產業向中國大陸轉移將為其帶來發展機遇。

公司晨光院的主要產品為高性能氟塑料PTFE,其自主研發的高壓縮比PTFE分散樹脂成功配套5G線纜,實現進口替代。該材料最早被用於原子彈“曼哈頓計劃”中處理六氟化鈾設備的密封和內襯材料,化學性質優異。PTFE絕緣電纜具有高頻衰減低的優勢,加上其優異的耐化學性能、耐候性,使其成為目前用於5G線纜的理想材料,使公司坐享5G建設紅利。

公司黎明院主要產品為含氟電子氣體NF3、SF6,應用於半導體集成電路、顯示面板的蝕刻及清洗環節。近年來,全球集成電路、顯示面板產能不斷向中國轉移,帶動我國電子特氣需求高速增長。目前我國電子特氣市場主要被外企壟斷,內資氣體廠商僅佔約12%市場份額。公司依託國有研究院強大的研發能力和技術儲備,已率先在該領域實現進口替代,坐享我國集成電路、顯示面板產業發展帶來的機遇。

聯瑞新材:硅微粉龍頭,半導體及5G帶動下行業迎來發展良機

國內硅微粉龍頭,成功打破高端產品的壟斷實現進口替代。公司是國內領先的硅微粉廠商,主要產品包括結晶硅微粉、熔融硅微粉和球形硅微粉,目前擁有角形硅微粉產能6萬噸,球形硅微粉7100噸。公司的硅微粉產品已成功應用於覆銅板、環氧塑封料、電工絕緣材料、膠粘劑等領域。公司成功打破了日本等國家對球形硅微粉的壟斷,實現了進口替代,並實現了在5G重點領域產品的應用。目前,公司已同世界級半導體塑封料廠商住友電工、日立化成、松下電工、KCC 集團、華威電子,全球前十大覆銅板企業建滔集團、生益科技、南亞集團、聯茂集團、金安國紀、臺燿科技、韓國斗山集團等企業建立了合作關係,併成為該等企業的合格材料供應商。

國內5G及半導體產能加速擴張帶動上游硅微粉需求。5G及半導體行業對硅微粉的要求更高,下游對高端產品的需求增加,下游的快速發展對硅微粉的量和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據公司招股書預測,行業市場空間有望從2018年的68.75億元大幅增長至2025年的208億元。公司作為行業龍頭,掌握高端產品的核心工藝,在下游產業擴張及升級的過程中將持續受益。公司募投新建角形硅微粉3.65萬噸,球形硅微粉7200t,能夠有效滿足需求的增加。分析公司客戶採購額可以看出下游CCL採購金額增長較快,2020年下游CCL龍頭公司擴產,帶動硅微粉需求增加,同時隨著高頻高速CCL產能的投放,硅微粉的價值量將持續提升。

儲備產品逐步放量,下游市場空間正在打開。隨著公司研發能力的進一步增強、對市場的進一步開拓,針對汽車電池組件、大功率電子器件等應用對熱界面材料需求的上升,適時推出了新產品氧化鋁粉體材料,並快速打開了新的市場。公司氧化鋁粉銷售收入從2016年的 17.62萬元增長至2018 年的1,974.93 萬元,氧化鋁粉逐步成為公司收入增長的新動力。

雅克科技:轉型躋身半導體,傳統業務穩步復甦

受益於5G和IOT發展,國產半導體行業景氣上升,公司抓住機遇轉型,積極佈局集成電路中晶圓製造及封裝、平板LCD及OLED顯示等,覆蓋半導體薄膜沉積、刻蝕、清洗、封測等核心環節,並積極探索新業務模式以提升高附加值,滿足市場需求,同時完善自身業務結構。

公司瞄準半導體行業的巨大成長空間,先後收購華飛電子、成都科美特、江蘇先科(韓國UPE),順利進軍含氟電子特氣、硅微粉、前驅體等核心半導體材料領域。其中科美特和韓國UPE經營業績表現非凡,為公司業績增長助力。

公司具有領先的深冷複合材料技術,為航空、航天和航海領域的高端裝備製備需求提供專業性的解決方案,公司不斷擴大LNG運輸船舶和LNG動力船舶用板材的市場份額,強化市場地位。隨著江蘇對化工廠區的整頓工作逐步完成,公司的傳統業務,即以磷系阻燃劑為主的塑料助劑材料也將復甦,作為世界主要供應商繼續為客戶提供更多有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

江豐電子:高純度金屬材料逐步自給,加快完善靶材市場佈局

濺射靶材對金屬材料的純度要求極高,江豐自主研發的金屬材料中銅、鋁、鈦、鉭純度皆已大於99.99%。2019年,公司在湖南設立超高純難熔金屬粉末及合金材料製備基地,為高純度金屬材料的自給率進一步提供保障。

半導體靶材整體市場規模只佔一成,公司積極拓展新品類靶材,設立“武漢江豐”,對口生產顯示面板鉬靶材,向建材、汽車、消費類電子用靶材品類進軍,主要的客戶有京東方,華星光電和深天馬等。

擬收購共創聯盈持有的 Silverac Stella 100%股權,同時間接持有最終標的Soleras,即Soleras比利時、Soleras美國和梭萊江陰及其子公司在內的全部生產經營主體100%股權,以此拓展非半導體靶材業務。

江化微:龍頭企業穩步發展,技術與量產並行上升

作為國內溼電子化學品龍頭企業,超高純溼電子化學品生產基地已達到年產8萬噸,主要生產設備和測試儀器全部從國外引進,保質保量,是國內外半導體、晶體硅太陽能、大尺寸液晶廠家的優選供應商。

公司目前實現SEMIG2到G3級溼電子化學品的規模量產,IPO募投項目建成投產後,有望實現G4級產品的生產,領先國內水平。預計2020年6月完工的位於鎮江新區、四川成眉的溼電子化學品項目建成後,公司有望實現G5級產品的生產,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進一步推進國際替代。

江陰、鎮江、四川三大基地鼎力,有效覆蓋全國客戶,電子化學品已經向中電系、京東方、華星、天馬等主流面板企業供貨多年,客戶資源穩定優質。

中環股份:光伏供不應求,順勢擴大產能

CPIA預計2020年國內光伏需求在35-45GW,海外龍頭關停及減產導致供不應求,未來產業鏈需求有望繼續增長,中環作為國內龍頭抓住機遇持續輸出,擴大產能,穩定並提升自身競爭格局。

中環成為道達爾控股的全球高效太陽能電池、組件及光伏系統領先企業SunPower的第二大股東,將公司光伏單晶硅材料最新技術與目標公司N型IBC電池最新技術相結合,大幅提升產品性能、推動全球光伏產業發展;同時將公司光伏單晶硅材料最新技術與目標公司持有知識產權的疊瓦組件技術相結合,提升產品轉換效率、降低製造成本,加速全球光伏發電平價上網進程。

隨著氮化硅應用滲透率的提升,成本逐步下降,刺激功率半導體市場繁榮,相關上下游產業鏈受益,作為12寸大硅片供應商龍頭,公司2019年末生產出首批M12硅棒,多家下游客戶表達合作意向,公司已經明確2020年大部分產能,預計2020年M12硅片出貨量達到16GW,中環將因此獲得更多市場份額的增長。

上海新陽:半導體持續發展,擴產迫在眉睫

公司從事半導體行業所需電子化學品及配套設備的研發設計、生產製造和銷售服務。致力於以技術為主導,自主創新,為用戶提供化學材料、配套設備、應用工藝和現場服務一體化的整體解決方案。

2019年十月,公司投資6億元啟動位於合肥的第二生產基地項目建設。主要用於芯片製程關鍵工藝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項目一期投資約3億元人民幣,建成後有望年產15000噸超純化學材料產品,包括芯片銅互連超高純電鍍液、芯片高選擇比超純清洗液、芯片高分辨率光刻膠、芯片級封裝與集成電路傳統封裝引線腳表面處理功能性化學材料。

2019前三季度,公司營收同比增長16%,超純化學品部分取得大幅增長。隨著半導體產業快速持續的發展,作為光刻膠領域龍頭企業之一,公司目前產能在未來預計供不應求,產能擴張迫在眉睫。

華特氣體:特種氣體國產化勢在必行,為客戶打造一站式服務

公司產品覆蓋普通工業氣體、電子工業用氣體、電光源氣體、超高純氣體等十幾個系列共200多個品種,服務國內8寸以上集成電路製造廠商的覆蓋率已超過八成,致力於為用戶提供領先的氣體應用一體化解決方案。目前已經擁有中芯國際、長江存儲、華虹宏力、普萊克斯等優質穩定客戶。

受益於下游半導體集成電路的景氣向上,特種氣體國產化已成必然,公司已實現四氟化碳、光刻氣、六氟乙烷等二十多種產品的進口替代,同時華特氣體也是國內唯一通過全球最大的光刻機生產商ASML公司認證的氣體公司。

華特氣體已掌握了特種氣體從生產製備、存儲、檢測到應用服務全流程中涉及的關鍵性技術,氣體純化、混配、氣瓶處理和分析檢測等已經成為公司的核心技術。公司4.5億募投項目建成投產後,特種氣體產能將得到大幅擴張,新增產能包括:高純鍺烷、硒化氫、磷烷、年充裝混配氣體、倉儲經營銷售砷烷、乙硼烷、氯氣等,為公司長遠發展夯實基礎。

阿石創:濺射靶材的新星,持續加大研發力度

隨著智能手機和車載攝像頭的持續景氣,蒸鍍材料下游需求旺盛,公司生產的電子束蒸發,離子源和熱蒸鍍的元器件,具有產品範圍廣、質量有優、可定製等優勢,是目前國內薄膜材料行業設備最先進、技術水平最高、產品系列最多元化的龍頭企業之一。

作為濺射靶材的新星企業,公司提供光學鏡片、晶體以及光通訊行業鍍膜所需用到的高純度靶材,迅速擴大市場份額。目前平板顯示的主流技術是TFT-LCD,後起之秀是AMOLED。阿石創為TFT-LCD客戶提供從G4.5到G8.5各世代線、不同尺寸、不同材料的靶材產品,併為AMOLED客戶提供Mg、Ag等蒸發料,根據需求不斷提升產能。

公司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其應用陰極電弧鍍膜技術有高硬度, 高亮度, 抗蝕抗氧化, 不脫落, 不掉色等優勢,配備多樣化的靶材和背板精密加工技術,有望鬆動境外跨國企業的壟斷格局。

2)新型顯示產業鏈

萬潤股份:顯著低估的材料龍頭公司,看好公司成為“中國的UDC”

公司是國內小分子有機合成領域的龍頭公司,目前沸石業務作為尾氣處理龍頭莊信萬豐的一供,未來3年有望每年新增1.5-2個億的淨利潤,處於快速成長階段;同時OLED成品材料、綠光材料和空穴材料也有望實現進一步的突破,打破跨國企業對OLED材料的封鎖成為國內第一家自主知識產權的材料供應商,成為“中國的UDC”。

九目快速成長成為全球OLED昇華前的核心供應商,三月光電有望自主創新突破OLED昇華後材料:OLED材料是OLED產業鏈中目前盈利能力最強的環節,同時充分受益於全球OLED滲透率的快速提升。公司在OLED行業前瞻佈局超過10年,其中九目化學目前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OLED昇華前材料供應商,覆蓋全球80%的下游客戶,產品得到包括三星體系等主流廠商的認可,處於每年50%以上的快速增長中。同時九目此前已經完成股改,未來單獨上市預期增強。此外,公司旗下的三月光電(佔股83%)深耕OLED昇華後材料市場,全球OLED昇華後市場空間巨大且盈利能力強(全球約140-150億以上,且淨利率普遍超過40%以上),專利壁壘高。三月光電目前已經積累接近300項發明專利,根據我們的產業中的驗證瞭解,公司在光學匹配層(CPL層)、電子阻擋層、空穴層和TADF綠光材料上面都有較深的積澱,其中部分產品已經進入到放量驗證期,有望成為國內第一家自主知識產權的昇華後材料供應商,我們堅定看好三月光電未來成為中國的UDC。

國六新標準推出,充分受益沸石市場增量需求:目前沸石在汽車尾氣處理方面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北美及歐洲,總需求量超過1.2萬噸,在國六標準出臺之前國內沸石需求很少,因此排放標準的提升有望帶來沸石分子篩的新增需求。我們按照18年國內柴油車數量計算,預計國內沸石分子篩的總需求量約在7000噸至8000噸左右。公司現已成為全球汽車尾氣處理龍頭莊信萬豐主要供應商。除了汽車尾氣處理外,沸石分子篩在煙道氣脫銷、VOCs處理、煉油催化等領域也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產能逐步釋放下業績有望快速增長。

雙象股份:立足原料優勢,看好公司PMMA產業鏈一體化佈局

超纖+PMMA雙輪驅動:公司主要從事合成革及PMMA的製造和銷售。其中人造合成革業務是公司上市以來的傳統主業,在環保趨嚴及消費升級的趨勢下未來還具備較大的發展空間。PMMA是公司2012年起開始切入的高端材料領域。

高端需求持續增長,PMMA進口替代空間大:PMMA憑藉優良的光學特性,廣泛應用於液晶顯示器導光板、LED照明、光導纖維、汽車儀表盤、汽車座艙玻璃等領域,市場需求量大且增長迅速,目前全球60~70%的市場被三菱、住友及奇美三家海外化工巨頭所佔據。近年來隨著液晶顯示、5G、LED、新能源汽車等下游領域的快速發展,國內高端光學級PMMA需求量持續增長,年進口量超過20萬噸。公司是國內第一家實現規模化生產光學級PMMA的內資企業,建有兩條PMMA產線,合計產能8萬噸/年,分別於2015年和2018年投產,同時公司積極向下遊延伸建設PMMA光學級板材項目。

MMA全球供應呈寡頭壟斷格局,原料自給有望推動公司加速發展:MMA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2018年全球消費達到365萬噸,下游主要用於生產PMMA、油漆塗料、ACR、特種酯等產品。由於技術水平、設備、工藝等要求較高,MMA與MDI格局類似,全球市場長期被日本三菱、贏創德固賽、陶氏、住友等少數幾家龍頭企業壟斷。MMA是PMMA最主要的原材料,公司此前採購自其它企業,但由於供應數量有限,無法滿足公司兩條生產線的原材料供應,因此公司第二條PMMA產線建成後因原材料供應不足無法實現正常生產。重慶奕翔是公司控股股東雙象集團的全資子公司,規劃MMA產能45萬噸/年,其中一期22.5萬噸已經實現量產,成為目前國內MMA最大供應企業,能夠保證持續向蘇州雙象供應原材料,解決公司原材料受制於人的難題。

濮陽惠成:OLED及氫化雙酚A打開市場空間

公司是國內順酐酸酐衍生物及功能材料中間體行業領先企業,其中順酐酸酐衍生物廣泛應用於電子元器件封裝材料、電氣設備絕緣材料、塗料、複合材料等諸多領域,功能材料中間體主要用於有機光電材料及醫藥中間體等領域。

產能快速投放驅動公司未來業績增長:公司募投1000噸電子化學品項目已於2019年投產、芴類、噻吩類、咔唑類、有機膦類是OLED產業鏈重要的中間體產品,氫化納迪克酸酐和氫化甲基納迪克酸酐是市場潛力較大的高附加值電子封裝材料,產能釋放後有利於公司鞏固在OLED中間體及電子化學品兩大領域的領先市場地位。

積極佈局雙酚A產品,鞏固環氧樹脂封裝材料領域領先地位:受益於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快速發展、智能電網、超/特高壓輸電線路投資力度的不斷加大、風電新能源的投資力度增加、新型複合材料的廣泛應用,國內市場對特種樹脂材料的需求一直呈增長趨勢。氫化雙酚A作為一種新型樹脂材料,未來5年內,受下游行業持續增長影響,市場需求將保持增長。氫化雙酚A目前在國內沒有實現產業化生產的廠家,主要依賴進口。面對目前國內市場供不應求的狀況,公司亟待將已掌握的氫化雙酚A生產工藝實施產業化,填補國內工業化生產空白,對進口替代的市場需求進行提前佈局,進一步鞏固公司在環氧樹脂封裝材料領域的領先地位。

三利譜:偏光片龍頭恆強,產能持續擴張

全球LCD面板產業產能正從境外向大陸轉移,國內面板企業加速釋放產能,2020年大尺寸面板價格回暖,面板企業將抓住這波行業的觸底回升機會,完善競爭格局,進一步鞏固國產企業在全球的競爭地位。

作為顯示面板的重要材料,上游的偏光片行業也受益於面板產業的回溫。目前國產偏光片的份額不足一成,三利譜作為國內偏光片企業龍頭,成功研製出國內第一張CSTN、OLED、TFT半透偏光片,憑藉技術優勢,強勁擴張偏光片國產化趨勢。公司目前的客戶主要有京東方A、華星光電、深天馬、中電熊貓、維信諾等,都是面板行業的龍頭公司。

公司依託幾大產線:光明1490mm全製程產線、合肥廠1490mm+1330mm寬幅產線、深圳龍崗1490mm產線,以及莆田和合肥二期大尺寸偏光項目等,目前年產能達到3200萬平方米。公司持續擴大產能,滿足下游旺盛需求,推動業績與利潤的高速增長。

激智科技:5G+8K引領高端顯示,光學膜龍頭成為最大受益方

作為國內較早從事液晶顯示用光學膜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公司以光電行業為主軸,現擁有國內先進的精密塗布技術平臺、自主創新的工藝路線及獨特的產品配方,所開發的液晶顯示背光模組用光學擴散膜產品關鍵性技術指標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激智科技現有三大生產基地,已形成規模化生產能力,技術、設備先進,自動化程度高,處行業領先地位。

在MiniLED背光技術實現量產之前,量子點QD背光方案將依然是8k顯示技術的核心方案,隨著華為智慧屏對市場情緒的拉動,高端顯示在5G+8K高端智能電視市場鋪展開來,QD-film的滲透率也會快速提升,作為領先企業的激智科技將會成為該領域的最大受益方。

公司作為光電膜領域龍頭企業,是華為智慧屏的量子點QD-film供應商。公司積極開發功能性薄膜產業帶,以精密塗布技術為核心,強化技術平臺,進行上下游資源整合,憑藉多元優勢,已經對海信、冠捷等客戶量產出貨,同時也已通過SONY、聯想、PHILIPS、友達、BOE等客戶的驗證,未來有望釋放更多訂單。

蘇大維格:微納加工龍頭企業,行業機遇即將到來

公司是國內領先的微納結構產品製造和技術服務商,十餘年穩紮穩打,深耕微納結構製造領域的研究開發。成立以來始終堅持以技術導向謀求發展,多年研發儲備目前已經形成從設備到加工工藝垂直一體化能力,尤其關鍵的是公司目前已經開發出工藝核心設備微納光刻機的自制能力,該微納光刻機主要滿足公司在膜材上光刻、鍍膜、刻畫圖案等需求。

公司子公司維業達主要從事大屏觸控導電膜、柔性透明導電膜開發,目前技術國內領先,有望率先受益大屏觸控市場增長。公司前期成功研發出新型Metal Mesh單片電容觸控膜,該技術與傳統的紅外觸控技術相比量產成本接近,卻大幅提高了靈敏度,解決了大屏紅外觸控一直以來最大的用戶痛點,有望在整個會議平板市場、教育交互市場掀起技術替代的浪潮。

公司子公司華日升華日升主營業務是利用膜材壓合來生產汽車道路用光學膜,包括新型車牌膜,路標反光膜,道路工作人員衣服反光膜等,是國產反光材料龍頭企業,在反光膜領域實現了技術突破和進口替代,未來3-5年受益於產能釋放+市場需求釋放,成長拐點到來。

風險提示:外部環境邊際惡化、下游需求增長不及預期、國產替代進程不及預期、新項目建設進度不及預期、產品產業化及商業化進度不及預期、測算以及拆分數據存在一定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