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棉棒,竟讓大疆無人機測溫誤差降至0.5℃

在深圳一高速路口檢疫防點處,大疆工程師在御 2 行業雙光版的熱成像鏡頭上增加了測溫標定支架,一根棉花棒作為溫度參考固定在紅外熱成像相機的視野之內……大疆創新相關工作人員告訴南方+記者,再利用額溫槍對無人機的測溫進行校準,隨後即可使用無人機進行體溫測量,該方案可大幅度提高無人機進行人體測溫的精度,減少測溫誤差到±0.5℃。

這是大疆行業應用在新冠疫情期間繼“疆軍戰疫 2.0”發佈四大場景五大支持以來,再一次用創新力為前線解決問題。

工業場景設計的無人機,室外測溫有誤差

在此次新冠疫情中,利用無人機體外測溫成了網友熱議的話題。

據瞭解,大疆御 2 行業雙光版由於便攜、飛行穩定性高、且自帶熱成像鏡頭以及喊話器配件,被深圳不少社區、道路檢查點用於遠程體溫檢測。

大疆行業應用相關負責人張曉楠表示,御 2 行業雙光版在經過軟硬件調試和不同場景試驗驗證,可滿足 2-3 米距離下,對高速路口外地人員、小區高層隔離人員等各類人員的無接觸篩查需求,一旦發現溫度異常個體,就會通過無人機遙控器屏幕顯示體溫異常,提醒現場工作人員進一步核查,安全又高效。

但大疆御 2 行業雙光版原本是為工業場景設計,對測量目標與環境溫度的差異較敏感。而測量體溫這樣精細的絕對溫度時,容易出現準確性不足,有時誤差達到4℃到5℃,無法滿足室外的體溫篩查需求。

一根棉花棒成為解決精度的關鍵

從無人機熱成像鏡頭本身的設計來看,很難滿足準確測量體溫的需求。但是不是可以通過技術創新,利用抗疫前線現有資源來滿足這一需求呢?

經過幾輪討論後,大疆的工程師團隊迅速確定了“熱成像傳感器+黑體”這一研發方向。黑體必須很輕,重了影響飛行安全性;必須要有良好的熱力學特性,自身溫度不易變化;還必須容易獲得和製造,最好是抗疫前線隨手可得的簡單物品。最終,有一位工程師想到了“棉花棒”這個小物件。

一根棉花棒的應用,即“簡易黑體”的引入成為了提升測溫精度的關鍵。據大疆推出的《御 2 行業雙光版體溫測量指導書》介紹,在御 2 行業雙光版的熱成像鏡頭上增加測溫標定支架後,棉花棒作為溫度參考固定在紅外熱成像相機視野之內,再利用額溫槍對無人機的測溫進行校準,隨後即可使用無人機進行體溫測量,可大幅度提高無人機進行人體測溫的精度。

為進一步驗證方案的可行性,2 月 16 日,工程師們還兵分多路,在深圳一高速路口與上海多個社區進行測試。測試結果證明,在無風無陽光直射的情況下,這一突擊攻關出來的解決方案,將御 2 行業雙光版在體溫檢測中的精度提升到了 ±0.5℃。

隨著各地返工復工的節奏加快,熱成像測溫能幫助快速部署公共場合的無接觸體溫初篩,減輕一線崗位的工作壓力與風險。但大疆創新表示,無人機測溫結果僅供參考,不能作為醫療鑑定的依據。如果發現體溫異常,還需要進一步使用專業醫療設備檢查確認結果。

【記者】張秀娟

【作者】 張秀娟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