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讓黨徽在基層閃亮

全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築起疫情防控“紅色堤壩”

哪裡有危險,哪裡就有黨旗在飄揚;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黨員在戰鬥。自宜興啟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以來,各級黨組織帶領廣大黨員衝鋒在前,奮戰在防控疫情一線,特別是針對近期返鄉回鄉人員多、來源複雜、流動頻繁、防控意識不強等防控薄弱環節,宜興市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用堅守書寫“敬業福”,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強保證。

“我是黨員,我先上!”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必須做到第一時間傳達、第一時間部署、第一時間落實。1月25日以來,宜興市委積極響應中央及省、市委工作要求,連續印發《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積極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的通知》《致全市各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倡議書》《在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積極履職擔當作為的通知》《致全市村(社區)“兩委”成員的公開信》,號召全市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開展“三帶頭行動”(帶頭扛起防控責任、帶頭做好宣傳引導、帶頭聯繫服務群眾),以黨員幹部示範引領廣大群眾緊緊跟上,築牢疫情防控“人民戰線”。市級層面成立疫情聯防聯控指揮部,各農村基層黨組織實現一級響應,構建形成“市主抓、鎮(街道)主責、村(社區)主體”的聯動防控體系。全市基層一線黨員幹部們積極響應號召,放棄休假,始終站在防控鬥爭第一線,做“最美逆行者”,做到哪裡任務險重、哪裡就有黨組織堅強有力的工作、哪裡就有黨員當先鋒作表率。截止目前,全市18個鎮(街道)黨(工)委全部成立聯防聯控指揮部,1400多個基層黨組織和1.5萬餘名黨員奮戰農村防疫一線,為疫情防控有力有序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宣傳方式“接地氣”,防控意識達基層

“請大家和外界少一些活動,用手機拜年、用微信拜年,儘可能不要參加聚會活動。在家裡把窗戶打開,勤洗手、勤通風……”連日來,在西渚鎮白塔村,村支書歐陽華邊走邊通過大喇叭向村民們“喊話”。樸實的語言、真誠的語氣,提醒著村民們要時刻做好疫情防控。宣傳引導到位,確保防控意識入腦入心。

在基層,“洋土結合”的防控宣傳效果顯著。針對春節假期農村人員流動頻繁,疫情防控意識散漫,醫療衛生知識欠缺等薄弱環節,各鎮(街道)和村(社區)黨組織結合實際,採取“鄉村大喇叭”、防疫播音車、發放告知書、微信公眾號、QQ群等多種形式,構建起“線上+線下”全覆蓋宣傳矩陣,廣泛宣傳普及疫情防護知識,針對老弱孤寡、行動不便等特殊人群,村(社區)黨組織組建黨員先鋒隊,開展“一對一”上門宣傳提示,做到“家家到、人人知”,鼓勵引導廣大群眾配合、支持防控工作,形成“人人參與、人人支持”的良好氛圍。注重教育引導黨員群眾自覺遵守法律法規,不編謠、不信謠、不傳謠,帶頭宣介科學防控知識,緩解恐慌心理,堅定人民群眾防疫抗疫信心決心。全市各村(社區)共組建413支黨員先鋒(志願)隊,堅持每天開展上門走訪探詢,發放各類宣傳資料近30萬份。

防控疫情“不漏一戶、不漏一人”

“近期有到訪的家人路過重點地區麼?”“戴完的口罩要放到指定回收處。” 1月28日早上7點,宜城街道寶東社區網格員、社區黨總支副書記潘露茜已早早坐在辦公室裡,開始“電話回訪”。不一會,這樣的電話,她打了近10個。每拔通一個電話,她都要詢問有關疫情防控的各種問題,放下電話前,總不忘叮嚀一句:“請儘量減少出門,出門一定記得戴口罩。”“我們社區情況特殊,在外面做生意回來的人不少,其實小年夜晚上開始,我們就開始了相關工作了。” 潘露茜表示,疫情排查防控,重點在基層社區。她和其他社區工作人員、黨員居民代表等13名網格員一起,對全社區1.2平方公里範圍內的4個小區、約5700戶居民、200個商業店鋪單位等逐一摸底、訪問、排查、服務。是這些紅色網格員,守住了防疫工作的最後100米,為百姓送上了溫暖。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全市各級黨組織按照“基礎數據全摸清、動態情況全掌握”的要求,以村(社區)為單位,以網格為基礎,組織兩委幹部、駐區民警、醫務人員、紅色網格員等1590餘人,通過走訪調查、進家入戶等形式,實行全覆蓋摸排、地毯式追蹤,將防控措施落實到戶到人,對湖北來宜(返宜)人員及時上報上級黨組織(指揮部),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對於居家隔離人員,所在村(社區)黨組織在嚴格規範隔離措施的同時,每日安排“紅色網格員”上門測量體溫,配送生活必須用品,以“愛心敲門”凝聚起防疫抗疫“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