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日報:廣西出臺30條措施力促經濟平穩運行

廣西出臺30條措施力促經濟平穩運行

70億鄉村振興專項資金本月底前下達

2月7日,經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自治區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支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促進經濟平穩運行的若干措施》,共8個方面30條,包括有序快速推動工業企業復工復產達產、抓緊組織農業生產、決勝脫貧攻堅推動鄉村振興、大力提振三產和促進消費、加快培育醫療衛生新興產業、狠抓投資和重大項目建設、切實做好生產要素和物資保障、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力度等,執行期限為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

在抓緊組織農業生產方面,一是組織抓好春耕備耕、加快搶播搶種,加強在園在田果蔬生產管理,保障種子種苗、肥料農藥、農機農膜等物資供應。對種植面積50畝以上的糧食生產者每畝補貼50元-100元,對採取“早稻+晚稻(玉米、蔬菜)+馬鈴薯”連茬輪作模式種植面積50畝以上的經營主體每畝補貼800元;二是嚴格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抓好“菜籃子”產品保供穩價。嚴格執行“綠色通道”制度,暢通“菜籃子”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運輸渠道,不得攔截仔畜雛禽、種畜禽、飼料、畜禽產品運輸車輛,確保通往畜禽養殖場、畜產品屠宰加工和交易市場等關鍵場所的道路通暢;三是不得采取簡單“一刀切”方法關閉活禽交易市場和禁止在農貿市場內屠宰活禽,對因疫情防控需要暫停開展活禽交易的地區,鼓勵採取集中屠宰、產銷對接、收儲等措施,參照凍豬肉儲備補貼標準對雞鴨肉儲備企業予以補貼。全力抓好生豬恢復生產和市場供應,2020年2月底前全區儲備凍豬肉累計投放量不少於2500噸。

在決勝脫貧攻堅推動鄉村振興方面,中央預算內投資和自治區本級預算內投資對2020年計劃脫貧摘帽的對象給予傾斜支持;開通貧困地區農產品和生產原料物流輸送“綠色快捷通道”,通過電商扶貧、“以購代捐”等方式,幫助貧困戶銷售農產品;摸底收集貧困勞動力就業意向、培訓需求和企業復工、用工需求信息,加強勞務服務,積極開發生態護林員、保潔員等公益性崗位;強化低保、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兜底措施,對貧困人口做到應保盡保、應兜盡兜;開通扶貧小額信貸“綠色通道”,簡化辦理程序,經過銀行機構合理評估和嚴格審查後,先行發放貸款和辦理續貸、展期,適當延長受疫情影響的貧困戶和“戶貸企用”企業的還款期限,降低貸款利息;2020年2月底前下達鄉村振興專項資金70億元,加大對農村產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補短板的支持力度;對受疫情衝擊嚴重的鄉村旅遊和休閒農業經營企業、經營戶,經行業主管部門審核可減免2020年度部分收費、適當延長已發放到期的貸款還款期限並免收罰息。

在大力提振三產和促進消費方面,對通過金融機構融資的規模以上其他營利性服務業企業,按照新增貸款利息的50%給予補貼;切實保障大型商超批發市場全面恢復運營,確保生活必需品穩定供應,2020年2月20日前力爭全區大中型超市開業率達95%以上、具備防疫條件的農批市場經營戶開鋪率達80%以上。

農民日報 記者 阮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