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缸產生難聞味道來自哪,如何處理?從這3個方面入手考慮

味覺一直是我們用來感知環境事物其中的一項功能。因此,只要有任何東西散發出了味道,只要以湊近,立刻就能辨別出這是香味還是臭味。魚缸中散發著的味道也不例外。我們正常的魚缸中飼養觀賞魚之後,並且生態系統已經建立完成以後,它所散發出來的味道是一種類似魚腥味的味道,但是如果準確點說其實並不是魚腥,這種味道只有你親自聞了才知道。有的魚缸甚至魚的密度小,缸還大,聞起來絲毫沒有什麼臭味或者怪味,無味無色,類似純淨水。

但是並不是所有魚缸散發出來的味道都是一致的,這根本無法做到全國甚至全球統一。魚缸散發的氣味除了上面說的類似魚腥的味以外還有很多種,比方臭的,類似腐爛的味道,或者是微微飄香的,當然這種香氣不是什麼好的徵兆,它主要還是因為洗手液或者其他帶有香氣的產品進入水體溶解後產生的,對魚一點也不好。大多魚友的魚缸還是正常的氣味,但是也有不少玩家的魚缸氣味略帶腥臭,令人作嘔。他們產生的原因差不多有以下幾種。


一、厭氧菌爆發

很多魚缸的臭味來源就是它。魚缸採用淤泥,或者細沙,很多不透氣的沙子時,還鋪得特別特別厚,在沒有翻砂生物的情況下,底砂中只會有一點點氧氣溶入,這時就給了厭氧菌可趁之機。厭氧菌不喜歡氧氣,但也需要氧氣來維持生命。他們在這樣低氧的環境下會迅速地繁殖,你的底砂就會開始變黑,然後開始發臭。這個要怎麼解決呢?一,增加活化底砂的生物。二,更換底砂。很多人都會傾向於第一者,但我更加建議大家使用第二者。底砂已經開始發臭了,這時挽救的機會已經不怎麼大了,水也會一起發臭,翻砂生物能否存活下來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直接更換底砂相對更加直接。更換大顆粒的底砂就不利於厭氧菌爆發了。與此同時可以增加一些翻砂生物,比如鼠魚,黑殼蝦,鰍類等等就可以大大避免底砂再次“報廢”了。


二、髒東西堆積

魚缸中的垃圾很多,既有人為的投食,魚沒有吃乾淨。又有魚產生的糞便,和水草新陳代謝下來的老葉子腐爛掉滋生的細菌。這些東西沒有及時被過濾器吸收,越來越多,產生的有害物質也越多,特別是在換水次數少的時間硝酸鹽會超標,還會導致魚全部死翹翹。但是臭味主要來源還是魚缸中生成的廢物。或者濾槽的濾棉太久沒更換飄出來的臭味,這個直接更換濾棉就好。如果髒東西沒法被吸走,那隻能證明你的魚缸過濾系統太弱了,需要更換一個好一些的。

三、藻類所帶的氣味

養魚時間長了,藻類也會爆發。當然藻類也是有氣味的,但是一般藻類在水裡是聞不到的,氣味飄不出來。但是水位下降後就有些藻類暴露,那味道很腥,令人特別不舒服。趁早把藻類颳了再換些水最好。後期也得定時清理,或者增加除藻工具魚,例如清道夫,小精靈,黑殼蝦等等。

說起來,養魚真不是懶人可以做的事。


這裡是養魚說,如果你也喜歡飼養觀賞魚,不妨動動手指點個關注,所有養魚所要知道的都在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