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飛花令之雨

聽著窗外的潺潺雨聲,很容易讓人起了傷感悲秋的情懷的。舊年往事或許會在這樣的夜晚風起雲湧於回憶之中,李商隱不是早就對著這樣的秋雨,唱著“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嗎? 冷雨還在下著,夜深人靜,濃墨的底色,偶爾掠過眼眸的雨線,遠遠近近的點滴聲,無不昭示著一場沉思的到來。白晝噪雜,雨聲的情致多被外擾淹沒,而夜晚靜寂,雨聲淅瀝縱橫,無遮無攔,能直接侵入人心,牽惹思緒。所以白晝聽雨只是情調的趨附,夜晚聽雨才有真情意。四季之中,唯暮春與深秋聽雨最是悽清。一個是“雨打梨花深閉門”的冷落寂寞,一個是“哪堪風雨助淒涼”的傷情蕭瑟。人生之大愁大悲,莫過於此,以致孱弱如黛玉者不能勝情,終至花調了殘紅,命散了秋風。

晏幾道《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

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

花落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李煜《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杜牧《江南春絕句》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劉禹錫《竹枝詞·其一》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勝有情。

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全文》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杜牧《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蘇軾《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牆》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u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