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赤灣左炮臺 -- 古代鎮守珠江口的要塞


左炮臺位於深圳市南山區蛇口的赤灣 鷹嘴山上。


炮臺始建於清康熙八年,原有左右兩座,現只剩下位於鷹嘴山山頂的左炮臺保存完好。
炮臺踞山面海,鉗制赤灣港口,雄視伶仃海面,是鴉片戰爭時期主要的海上屏障。
1839年湖廣總督林則徐佈防珠江口時,曾重修赤灣炮臺,為禁菸發揮了重要作用。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利用炮臺,在伶仃洋、穿鼻洋大敗英軍。
1985年,為紀念林則徐誕辰二百週年,在左炮臺的北面塑立了一尊高3.2米,重1.8噸的林則徐銅像,這也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林則徐銅像。
炮臺西面的城牆上,生長著兩株百年古榕樹。古榕樹的根鬚與城牆緊緊地糾結融為了一體。
炮臺的入口在要塞的北面。
要塞分為兩層,底下是兵營,東西兩廂仍遺留兩座房屋殘基,是當年守衛炮臺士兵的居屋。
上層炮臺,安放有一座面向珠江口的古炮,雖然已經鏽跡斑斑,但仍展示其威武不屈的雄姿。
要塞的城基是大塊花崗岩修砌而成,分臺體和圍牆兩部分。全長26.2米,寬15.5米,臺高4.5米,圍牆高3.78米,佔地面積約400平方米。
左炮臺現已列為文物加以保護,並向公眾開放。
沿環山的綠道,是滿目蒼翠。
站在左炮臺的山頂,俯視的伶仃洋,可以看到港區堆積如山的集裝箱,
這就是中國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 赤灣港。
從左炮臺俯瞰赤灣港
從左炮臺俯瞰赤灣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