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呼籲加快深圳學前教育立法,實現“幼有善育”

每年兩會,學前教育問題都是熱點話題。今年深圳兩會,深圳市政協委員、深圳市教育幼兒園園長王翔遞交了關於實現“幼有善育”,高標準辦好學前教育的提案。

她表示,2019年8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發佈,指出“支持深圳在教育體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試,高標準辦好學前教育”,其中五個戰略定位之一的“民生幸福標杆”指出要構建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體系,實現“幼有善育”。在國家高度重視學前教育的形勢下,深圳要把“短板”變為高質量的“先行示範”,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她指出,當前學前教育的推動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但一些幼兒園存在的質量、安全、膳食、虐童等問題又造成家長“入園不放心”的問題,這個問題的本質是學前教育立法缺位造成的。

另外,在辦學質量上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質量兩級分化比較嚴重,公辦園教育理念方式較先進,部分民辦幼兒園教育水平薄弱,教育觀念落後,質量偏低;社會資源沒有有效整合,行業吸引力不夠,不能形成更多元化的辦學模式;民辦園保教隊伍待遇低、整體素質低,流動性、流失率較高等問題仍然存在;本地學前專業人才培養不足,專業核心人才及專家團隊缺乏;學前機構數量多,管理難度大,管理指導力量薄弱,質量監測機制尚不健全。

王翔建議,深圳要加快學前教育立法,以保護兒童權利為中心,促進學前教育公平均衡發展;政府應提高學前教育財政投入比例;促進高素質專業隊伍建設,保障公辦幼兒園聘用制教職工待遇,實現同工同酬;創新學前教育服務模式,創設各類學前兒童學習中心和家長網絡培訓學習系統;關注全體學前兒童福祉,政府不僅要辦好公辦園和普惠民辦園,也要重視學前融合教育、托育服務及高端民辦教育質量。

“學齡前兒童是最弱勢、最需要保護的群體,相對比其他教育階段,政府應該給予更深入和最有力的干預,保護好每個學齡前兒童的權利,保障所有兒童享受一定水平的學前教育,是實現‘幼有善育’的重要前提。”王翔稱。

【撰文】史青玉

【作者】

【來源】 深圳大課堂南方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