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人鍾愛的家鄉味道!又是一年鹹貨飄香,你家晒鹹貨了嗎?

又是一年鹹貨飄香,你家曬鹹貨了嗎?


這翻翻日曆,居然還有一個多月就要過年了,時間過得真快啊!入冬以來,皋城的大街小巷、沿街店鋪門口掛滿了鹹雞、鹹鵝等醃製品,在太陽的照耀下,曬得滴出了清油,走在路邊都能聞到陣陣鹹香,充滿年味。其實,早年人們醃漬食物是為了用鹽鎖住新鮮,但到了物質條件極為豐富的今天——冬季裡的風醃,依舊是六安人鍾愛的家鄉味道。這段時間太陽這麼好,你家曬鹹貨了嗎?

鹹貨,對於咱們六安人來說再熟悉不過,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也造就一方的飲食文。行走在街頭,很多人家的屋前、窗臺都有鹹貨的蹤跡,鹹雞、鹹鵝、臘肉、香腸,還有將近一米長的大青魚,看上去很是壯觀,經過太陽一曬,有的都直接冒出油來了。

記者李勝男:這兩天都是大晴天,所以咱們皋城市民啊,家家戶戶曬鹹貨成了一道風景線,我現在就在市民家的陽臺上看到,他家曬了很多的鹹貨,哎呀,在陽光下看著好誘人,這個是豬耳朵皮,這個是鹹肉,還有鹹雞,看到鹹貨我們意識真的快要過年了。


當鹹貨在冬日的暖陽裡慢慢發酵,年的腳步就近了。這種被時間賦予的特殊鹹香,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舌尖享受,區別於滷味、燒味,是六安人精心烹製的家鄉味道。

市民:醃了,醃的鹹鵝,年年都醃。

市民:醃的鴨腿子,肉。

市民:香腸,魚,胗,雞,每年都醃,天適合曬臘貨。

一位大姐一手提著一隻大公雞,喜滋滋的往家趕,一問才知道,她要趕著回家醃鹹雞,孩子愛吃。

市民女:年年到這個時候就要醃了,春節來了,小孩子們回來,帶他們一起過年,灌點香腸,醃兩個老鵝,醃兩個雞,小孩子們喜歡吃鵝什麼的。

沉澱了時間的發酵味道,飽含了濃濃的家鄉風情,那一個個掛在竹竿上的鹹貨,成了每年冬天六安最獨特的風景,從未改變。

市民:有年味啊,反正自己家醃,不吃少了一點年味,家家都有,我和上一輩學的醃鹹貨。

市民:香腸,鹹雞,醃的不是太多,這是六安人的習慣。


年關將至灌香腸生意開始紅火

說到臘貨,香腸自然是必不可少的,眼下市場上灌香腸的生意開始紅火起來,不過大家都說比去年要貴不少。

記者走訪了幾個農貿市場,香腸加工人員介紹說,由於近期天氣適宜,加之年關將近,一個星期前灌香腸就已經開始進入忙碌狀態,最近這幾天灌香腸已經到了高峰期。

香腸加工人:一個多星期,一天幾百斤,早上五點,晚上七點半左右。

香腸加工人員:一天要灌12個小時,這段時間人很多。

採訪中記者瞭解到,受制於豬肉價格等原因,雖然灌香腸的數量有所下降,但人數較往年並沒有減少。

香腸加工人員:基本上沒有變化,肉價格基本上抬高了,人數沒減少,量減少了一點。

除了在案上忙碌的香腸加工人員,最熱鬧的要數外面買肉排隊等候灌製香腸的市民了。採訪中不少市民告訴記者,香腸作為六安的傳統美食,同樣也是過年的象徵,自然不能缺少。

市民:每年都灌一點,今年灌三四百塊錢的,過年嘛,六安這邊的傳統。

市民:每年過年大家灌,我也灌點,今年灌上十斤。

市民:已經灌了四百多塊錢的了,每年都在他家灌。


鹹貨好吃,也不能如此曬法

香腸、臘肉、鹹魚和鹹肉.....配上香噴噴的米飯,真是讓人回味無窮、唇齒留香。可是近期我們也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隨處可見的長在樹枝上、電線杆的鹹貨,影響了市容市貌,鹹貨可以曬,但也不能隨意亂曬。

這段時間我市的天氣晴朗,正是曬鹹貨的好時候。可有些人這曬鹹貨方式真是五花八門,讓人不禁感嘆“高,實在是高”。有的人將“鹹貨”直接曬在小區的電線杆上,還有掛在路邊的樹枝上,真是大煞風景。總之,市民們為了讓鹹貨多曬曬太陽可謂是腦洞大開,只要你能想到的地方都被掛上鹹貨了,看著鹹雞、辣鵝在樹枝上招展,的確是太不雅觀。

總而言之一句話,鹹貨好吃,為了健康別多吃,陽光燦爛,為了文明別亂曬。另外,作為物業和社區,是不是可以考慮規劃提供一些合適的場地和設備,在兼顧美觀的同時為市民晾曬提供一點便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