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河北石家莊有尊21.3米的銅鑄佛像,由此還衍生出了一座“三里屯”

“三里屯”這種地名,在我國不算很稀奇,在石家莊正定縣城東也有一個“三里屯”。這個村子的得名,據說和宋朝初年的一次著名佛寺工程有關,下令建造這個佛寺的,正是宋太祖,趙匡胤。

三里屯在正定的大致位置

1、趙匡胤打算建設“龍興寺”

公元969年,43歲的宋太祖趙匡胤志得意滿,這是他身登帝位的第十個年頭,荊南、後蜀兩個割據政權納入了宋朝版圖,國家統一的步伐也在逐漸加快。

陳建斌版趙匡胤

這年初夏,他親征北漢,回程路過鎮州(今河北正定),駐蹕於此。心情不錯的趙匡胤問屬下,久聞此地著名的銅鑄大悲觀音銅像,想要一睹真容。本地官員不無遺憾的告訴他,大佛上半部在契丹入侵河北時被毀,下半部分又被柴榮(後周世宗)化為銅水鑄錢,不存久矣。

太祖皇帝聞言失望不已。這時,又有人說,當年在毀壞的佛像底座上發現了“遇宋則興”的讖語。趙匡胤聞言大喜,遂發願要在正定重塑大悲觀音金身,並以此為中心,重修龍興寺①(後在清朝改稱為隆興寺)。

今天的正定隆興寺

2、佛像鑄造的傳說

兩年後,趙匡胤令潭州防禦使潘美率軍攻滅南漢,全國統一的步伐進一步加快。相對安定的外環境和較長時間的民生修養,為國家積蓄了大量財富。在這種背景下,龍興寺工程正式上馬建設。

公元971年(開寶四年)7月,龍興寺重建工程在鎮州城內正式啟幕。這項工程彙集了三千多名兵士、工匠,歷時四年多,直到開寶八年(公元975年)11月才竣工。

隆興寺內的大悲菩薩造像

據說,在銅像鑄造到佛頭部分時,工匠們遇到了難題:因為佛像太高,在下面熔化好的銅水,還沒等送到半空中就遇冷凝固,沒法進行澆鑄。古代缺乏大型起重機械,許多工程都得靠人力完成,如此下去,工程怎麼繼續?

就在工匠們一籌莫展,項目辦公室主任一臉愁容之際,工地上出現了一個神秘老者。此人鬚髮雪白,眼神中似乎蘊含著無窮的智慧。大家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向老者詢問,興許他有辦法解決。

傳說中的魯班

老人哈哈一笑,說到:我都是黃土埋到脖子根兒的人了,我能有啥好辦法?說完這句話,老者就消失不見了。眾人細咂摸老人這話,猛然間領會了其中要義,原來,老人是告訴我們以“屯土”的辦法施工啊!

工匠們改變了施工計劃,大家開始在佛像下屯土。而熔鍊銅水的爐子就設在與佛頭平齊的位置,這樣一來,就解決了銅水運輸過程中冷卻凝固的問題。施工難題在老人的提示下迎刃而解!

3、三里屯的來源

因為佛像實在太高,黃土也一直堆到了城東三里以外的地方。這裡因為工程施工形成了鄉村聚落,這個村子也因此得名為了三里屯。

潘美影視形象(電視劇裡做潘仁美)

後人說,這個教他們屯土方法的老人就是木匠們的祖師爺:魯班。

自然,傳說終究只是傳說,不能作為信史來看待。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有著高超的智慧和製造技藝,以他們的聰明才智,這點“難題”並不在話下。不過,在民間故事中,大家還是很樂意將這種段子的主人公說成是魯班。

原因之一可能在於,中國古代工匠社會地位較低,很多實用技術可以總結、流傳,但是工匠本身的名字卻極少流傳於世。一定情況下,人們會將實用技術“託名”到魯班名下,以顯示對祖師爺的尊重吧!

溫海波版趙匡胤

而以屯土三里而得名“三里屯”的故事也靠不住。上世紀八十年代,正定出版的《正定地名資料彙編》一書中曾說“三里屯”在明朝時原稱秦家莊(也叫秦家屯),之後因為離城三里的緣故而改稱“三里屯”。顯而易見,這個村子的得名原因,很可能和銅鑄佛像沒有直接關係。

而且,今存的隆興寺內銅鑄佛像,高度為21.3米。工程建設自然以節約工程量為準則,即便是以屯土法化銅,也不至於堆到三里之外那麼遠。沒準兒,這個土石方量就得耗費大量時間和人力物力,工程竣工延遲結束也未可知呢!

4、趙匡胤建龍興寺的目的

自然,在一千多年後,人們已經無從揣測趙匡胤當年建設龍興寺的心理活動。在我看來,作為一舉一動皆關乎國體的最高統治者,他很難因一句讖語就腦袋一熱,開始這麼浩大持久的工程。趙匡胤之建龍興寺,或許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第一是,當時的中原大地,剛經歷過後周顯德二年(公元955年)的排佛活動。根據《舊五代史》等資料的記載,當年被毀壞的佛寺多達30336座,鎮州的大悲菩薩銅像也沒逃過這場浩劫。

《舊五代史》書影

趙匡胤重塑大悲菩薩金身,其實就是對外昭示,國家和佛教的關係已經趨於正常化,國家鼓勵宗教活動。

第二是,當時的宋朝尚未完成全國統一。趙匡胤在任期間,對北境的契丹採取守勢。而鎮州地處北方邊境,確保這座城市的安全,至關重要。

出於這種戰略目的的考慮,趙匡胤著意要在鎮州建設一座大的寺廟,對本地的士民起到教化、平穩的作用。佛教的傳播和推廣利於維持鎮州的社會秩序,鎮州安定則邊境安定,邊境安定則契丹人就不會抄宋朝的後路。

週一圍版柴榮

5、今天的隆興寺和三里屯

自開寶年間建設為肇始,隆興寺受到了歷朝歷代帝王的重視、賞賜。而寺中高達21.3米的銅鑄大悲觀音像屹立千年,閱盡世代更替和社會變遷。1961年,正定隆興寺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隆興寺迎接著來自海內外的萬千遊客,這座國內現存高度最高的古代銅鑄佛像接受著來自四面八方觀眾的觀瞻、膜拜。

隆興寺特種郵票

2016年6月26日,以正定隆興寺為主題的特種郵票一套兩枚進行了首發儀式。這套郵票第二枚的背景圖正是那尊高達21.3米,蜚聲中外的大悲觀音銅像。

而近些年,三里屯成為了正定新區建設中的首批拆遷村,這個村子也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

注:①有資料做正定隆興寺得名為龍興寺是在唐代,本文采信此說。

本文相關參考及引用文獻:《舊五代史·周書·世宗紀(二)》《宋代正定大佛寺研究》《正定地名資料彙編》。

未經作者允許,本文禁止抄襲!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