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遺落花海,在青山10k㎡超級公園親歷硬核時光

當綠皮火車穿越時光隧道

從上世紀50年代的工廠抵達郊野公園;

轟鳴的老廠房消失不見

屋脊如遠古恐龍骨架,佇立在滿山花海里;

廢棄的鐵軌被完整保留

深秋時節在鋼軌上散步,踩碎金黃落葉;

三環線青山段、武鄂高速附近

藏著一片神秘硬核的工業遺蹟

這片10平方公里的武漢版“高線公園”

假如你沒親眼見過,一定不會相信這裡是武漢

△ // 青山三環線周圍,範圍大約10k㎡的老工業廠區,如今花海公園遍佈。

它曾是一大片舊工廠,如今鮮花遍野滄海桑田

這裡集齊了電影般的懷舊現場,猶如夢境

在這裡拍下的每張照片

都能在朋友圈毫無PS痕跡“假裝不在武漢”

△ // 花海中央,兩行夾道而生的大樹,曾是閥門廠道路兩旁的行道樹。它們被完整保留下來,繼續生長。

冶金大道上,踏進「閥門廠」暗紅燙金字的大門

就踏進了時空摺疊的縫隙

1990年的工廠大門保留原貌

廠房已經拆除,原址被廣闊的波斯菊花海取代

曠野中,兩排夾道生長的高大松柏

曾是工人們上下班必經的廠前馬路兩側行道樹

走在樹林間,彷彿還能聽到30年前

清晨自行車擁擠的鈴鐺叮噹響

機床轟鳴,煙囪林立,熱鬧喧囂,猶在眼前

龐大密集的花海,隨手一拍,都是震撼大片

少女躺在花叢,阿姨甩起絲巾

限量版的武漢秋天,當梧桐銀杏已經落葉

這裡還山花爛漫,生機盎然

三環線青山段腳下

「春筍新型牆材廠」拆除,只剩下樑柱

巨大的廠房骨架矗立在五彩斑斕的花海中

新生藤蔓爬上殘垣,見證時光流逝

△ // 春筍新型牆材廠曾用鍊鋼煤渣製造建材,大量煤渣運輸,讓周邊塵土飛揚,如今磚廠已經外遷,拆除的廠房僅留下樑柱。

工廠背後,已經停用的小火車鐵軌鋪滿落葉

老廠區圍牆背後,是一大片無人的綠草坪

人少景好,梧桐落葉繽紛

穿著長裙毛衣,收穫一組復古寫真

從春筍牆材廠出發,沿著三環線繼續往南

高架橋背後,爬上一片隱藏的臺階

就能找到曾經的「老武鋼單身工人宿舍」

五層樓紅房子保持半個世紀前的原貌

梧桐樹高大參天,秋日午後,安寧靜謐

手工裁縫店、煤爐煨湯,老舊親切的生活場景

仍然在這裡日復一日的上演

彷彿回到了小時候外婆家樓下的大院

大多數人只記得青山紅房子在天空中排出囍字

而這裡才是隱藏在時間縫隙裡

真實鮮活的老社區,一秒重回80年代

△ // 半個前世紀前,來自全國各地熱血沸騰的小夥子、小姑娘,為支援武鋼建設,紮根武漢。這裡就是他們曾生活過的地方之一。

不遠處的小山坡上

紅磚碉堡造型奇異,突然閃現眼前

它們曾是人防工程修築的工事

如今,被細心保留下來

變成了青山獨有的奇妙探險寶藏

從老武鋼單身宿舍一路向北

就抵達了「戴家湖公園」

這是武漢規模最大的工業遺址公園

它像一座現代藝術紀念碑谷

規模超大,用腳力能逛一整天

鋼鐵工人的手套皮靴,鑄成水泥浮雕

廢棄的水泥管道,像多啦A夢的迷宮樂園

扳手、齒輪被鑄成鐵鏽紅雕塑

△ // 戴家湖曾經盛產魚蝦菱角,上世紀50年代變成鍊鋼煤灰填埋場。後來煤灰被用作磚材原料,煤渣山被挖得千瘡百孔。2013年起,它被改造為工業遺址公園。

踏進武九鐵路退役的綠皮火車廂

陽光穿透車窗,還能找到歷史塵封的蛛絲馬跡

它不止是攝影棚,也是貨真價實的歷史主人公

在這裡,齒輪、工業零件不是故意雕琢的藝術品

它們來自於真實生產的機床,經歷過無數工人的手

直到拆除後,作為時代烙印陳列在戴家湖公園裡

△ // 老機床上拆下的零部件被做成雕塑,保留著磨損的痕跡。

追著綠皮火車的蹤跡往南走

百年「武九鐵路北環線青山段」就露出了真容

它誕生於1918年,是中國最古老的鐵路之一

也是昔日青山工人、小販的日常交通工具

去年夏天,它才正式停運退休

「楠姆廟」曾是火車司機訓練基地

1993年,姜文和萬梓良兩大戲骨在這裡拍電影

上演《狹路英豪》的對手戲

踏上告別了火車汽笛轟鳴的鐵軌

拍下一張照片,收穫夕陽下的鐵漢柔情

△ // 武九鐵路北環線前身是粵漢鐵路,從南至北設有武昌、沙湖、武昌北、八大家、楠姆廟5座車站,全長14.8公里。2000年以後,隨著武九鐵路電氣化改造,這條鐵路線的運輸功能逐漸減弱,直至去年徹底停用。

在這條鐵路祖師爺身旁,一抬頭就能看到

最高時速能達到350公里的動車飛馳而過

大概沒人能想到,在武九鐵路誕生的年代

從武漢坐火車去北京,需要整整7天

如今同樣的路程只需要四五個小時

在青山三環線、鐵路線沿途,萬畝花海綻放

過去一年時間裡,彷彿魔術一般

花朵迅速覆蓋了舊工業廠區灰塵瀰漫的地方

從空中俯瞰,五色繽紛的花海

就像彩虹,鋪滿廣闊無垠的大地

在青山,不用去三環外的郊野探險

在車水馬龍的市區裡,也有驚喜發現

「建設十路」武九鐵路拆除的空地

鮮豔的菊花繁盛如海

街頭塗鴉是工廠與煙囪的奏鳴曲

大爺大媽和滑板少年,有了共同的目的地

鏽紅色耐候鋼製造的金屬硬核馬路牙、消防栓

整個武漢,只有在這裡能找到

建設十路不遠處,空中有平行交織的軌道

那是三環線、鐵路線、高鐵線並行

青山是武漢交通的東北大門

鐵路與火車的轟鳴,構成了城市背景樂

在武漢的鐵路旁尋找「去遠方」的取景框

目的地非青山莫屬

不止有硬核工廠、鐵路火車的鋼鐵氣魄

青山名副其實,也有綠水青山的隱秘叢林

藏在水泥廠背後的「磯頭山公園」

是青山歷史最久、最老派的自然公園之一

深山老林,古樹參天,偶遇居民提籠遛鳥

上山散步約會,如綠野仙蹤

登上磯頭山眺望,背後就是滾滾長江

長江流經武漢,江面最寬闊的地方就在青山

在這裡憑欄眺望,江天一色,平靜寬闊如海

長江邊的「青山江灘」被譽為武漢最美江灘

它曾斬獲城市環境友好的國際大獎

也是青山人家門口的運動場、遊樂園

每當夜幕降臨,青山三環線周圍萬家燈火

炊煙和飯菜香一起飄散街頭

這片曾經由低矮棚戶構成的生活區

如今變成了高樓林立的現代居民社區

青山不遙遠、不荒僻,歸途滿是煙火氣息

△ // 遠處的高樓,是工人村棚戶改造的商品房小區。這裡曾是華中最大的老舊低矮棚戶區。歷經10年改造,老居民搬進熟悉的地方住進帶電梯、花園的新房,繼續做鄰居。

這片方圓3公里的懷舊工業主題超級公園

在過去很多年裡,都曾是老舊工廠區

耗時一年的

青山區“三線改造”工程

動員環衛、城管、園林專家一起上陣

付出巨大努力,一天就清理出400多噸垃圾

△ // 青山“三線改造”工程,從2019年2月26日啟動,歷時大半年,到軍運會前基本完工。“三線改造”是指對高鐵沿線、武鄂高速沿線、三環線青山範圍周邊老舊環境及工業遺址的改造,綿延十多公里。

△ // 武九鐵路北環線退役的綠皮火車頭頂上,高鐵飛馳而過,一百年間中國鐵路的變遷,變成了拍照打卡的景點。

看看青山“三線改造”工程沿途景點地圖



比起拆除治理,人們更關心如何保留

當復古懷舊變成年輕人追捧的時尚

青山把長達半個世紀沉澱的硬核往事

巧妙化為獨一無二的城市藝術

工廠與煙囪、鋼鐵與煤渣退出歷史舞臺

曾經熱火朝天的工業時代最終凝固成琥珀

半個世紀前,武漢曾是中國工業的脊樑

當市井熱鬧掩蓋了爐火映照的浩蕩往事

在青山三環線下,這些工廠遺址的花海中

我們還能捕捉到一個宏大時代的迴響與背影

/

攝影 = 寧波 陳丹妮

HANS話題

在青山

你曾見過哪些驚豔的老舊遺蹟?

經歷過哪些工廠/地標的變遷?

今天文末,一起來聊。

×

吃火鍋 | 還是吃火鍋 | 老杆舊貨市場

青山。

時光如昨,不徐不疾。

作者 / 新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