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擊!一大批菲律賓人正在加入炒房陣營

◎海外掘金(ID:gold1849) | 宇庭

最近在辦公室聊起買房,有位70後同事感嘆,當年他北大本科班的四十多位同學,有三分之二還留在國內發展。

即便他們很多人在2010年以前月收入就已過萬,作為北大畢業的精英和高知,當時大家都還沒有買房意識,只想著買一套房自住。

而曾經唯一一位在深圳加槓桿買了三套房的同學,現在房產總價值將近兩千萬!

換成廣深普通的工薪家庭,一年四十萬的收入,也要持續五十年才能掙夠兩千萬。這樣的財富差距,至少需要未來兩三代人才能填平。

而中國過去這十年的房地產黃金期,可能是改革開放以來,唯一一次普通人可以不依賴政商關係,實現階層大躍遷的機會了。

可惜有多少人踏空。現在,國內的這個通道,所剩不多。

這位70後的北大博士仰天長嘆,哎,真後悔當初沒有多買幾套房!!!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只是換了不同的面具出現。回看東亞的幾個大國,七八十年代的日本、九十年代的韓國、二十一世紀的中國,這些國家到了中等收入國家的水平,都開始出現樓市大爆發。

而最近接觸了菲律賓本地的買房族之後,我發現這個國家也隱隱然處於樓市大爆發的前夕。

有一大批菲律賓炒房團正在覺醒,大有當初溫州人掃蕩上海、山西煤老闆掃蕩北京樓市的趨勢。他們把自己的房子掛到了短租平臺Airbnb上, 三年前就買下三套五套房的大有人在。

全東亞的經驗表明,房產才是抵抗通脹、抵抗經濟衰退、實現階層大躍遷的利器,這個經驗在菲律賓也不例外。

1

有著純正菲律賓血統的房東Robby,身上居然透露著一股溫州人的敏銳。

上次去馬尼拉出差,我在Airbnb上找房子,發現菲律賓人Robby至少掛了五套公寓用來做短租。

Airbnb中文名叫愛彼迎,在美國、英國、加拿大、東南亞等等,這個平臺已經是非常主流的住宿預訂平臺。

為了運營方便,一般只有長期住在當地的房東才能做,或者是委託給專業的運營機構去打理。

氮素!這不是一個訂房經驗貼,而是我發現,Airbnb特殊的運營模式,幫我重新認識了一座城市。

哪個區域的Airbnb房源更集中?這些房東都是什麼背景?每人有幾套房?是自己運營還是請機構運營?他們從什麼時候開始在airbnb上出租房子?入住率怎麼樣?每晚的房價多少?

……

這些問題,如果套到絕大部分國際城市,背後就是一個非常清晰的當地人的房地產市場啊,從開發到購買到出租……涵蓋了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

過去,我們總覺得海外投資者和當地人的購房市場是割裂開的,國內投資者也缺少很多當地購房群體的信息。但看不見,不代表他們不存在。

“偷窺”一個城市愛彼迎上的短租房東,恰好可以幫你瞭解本地人都在幹什麼。

一句話,敬畏市場!

比如前面咱們提到的菲律賓房東Robby,他簡直就是買房狂人,這位四十多歲的房東,已經過起了享受“睡後收入”的生活。

因為,他在馬尼拉不止有五套房,而是十八套!!!

誰說菲律賓人買不起房的?

從公佈的房源位置來看,Robby的房子專選CBD周邊和城市主幹道附近。他的每一步,都穩穩地踩準了馬尼拉本輪房地產的黃金週期。

在2016年做“包租公”前,Robby做了將近十年的房地產經紀人,這也讓他比其他人更早地感受到馬尼拉樓市裡的套利機會。

這一點,國內有經驗的房產中介,都深諳其中的門道。

早些年在國內做房產中介,就是最容易在樓市裡賺到錢的那一波人,因為更早接觸到房源。要麼是自己先買再賣賺個差價,要麼就是持有到現在,套套都是翻倍。

當初帶我在廣州看房的中介妹子才三十出頭,入行的時候剛好趕上了中國房價大漲的時候,現在人家是:有老公有孩子,廣州兩套房,長期霸佔營業部銷冠。

2

中國人走過的路,菲律賓中產也正在走。

有十八套房的菲律賓房東Robby在介紹裡寫道,他之前賣房時代理的開發商有Ayala、Megaworld、Rockwell、Ortigas、Shangrila。

這幾個開發商其實都是菲律賓當地專做中高端房產的。它們在菲律賓的地位,就相當於咱們的萬達、萬科、保利、融創、綠地。

菲律賓的優質開發商不多,想了解更多開發商的細節,可以勾搭我的小夥伴穎煒 | 智谷趨勢(zgtrender003)

馬尼拉本來有品質的公寓項目就不多,這些開發商早期在馬尼拉幾個CBD建的公寓,更是推一棟賣一棟。有這些工作經驗,房產經紀人自然能更清晰地瞭解馬尼拉的市場。

所以就有了現在管理十八套房子的Robby。

從租客的評論來看,Robby應該是請了幾個菲律賓當地人,幫他接待租客、打掃房間。

現在,馬尼拉的地標區域裡,幾乎都有Robby的房子,主要分佈在馬尼拉最貴的區域BGC、重要交通要道C5大道附近、小CBD區域Eastwood City這三個地方,而且都是單間、一房和兩房的小戶型,沒有三房和四房。

兩房每天的租金是600人民幣起。按照每月50-60%的入住率保守估計,一套兩房也有將近11000人民幣的收入。但以我們每次去馬尼拉出差的訂房情況,入住率肯定不止60%,提前一週都很難訂到房子。

(目前大馬尼拉平均入住率是60%,上半年高峰期的時候可以接近70%,如果是CBD區域,這個入住率會更高)

3

我翻了一下午愛彼迎,挨個點開房東的個人簡介,發現像Robby這些手上有多套房的菲律賓房東還不少。

我承認,這顛覆了我對菲律賓人的認知,我以為他們都是在為首套房而拼搏的剛需客。

有位房東在曼谷國際學校當老師,2015開始在做短租,在馬尼拉有兩套一房一廳的公寓。

有一位大學老師,喜歡在馬尼拉灣區買房,做短租的三套房子都位於馬尼拉灣,這裡可以看到世界上最美的落日,三套公寓的評分都是4.5分以上(滿分5分)。

還有一對夫妻,在菲律賓的三座城市買了9套房子,他們從2016年開始在平臺上出租房子,職業寫的是“Self-employed(自僱)”,看起來是專職做房東了。

除了這些自己運營的房東,也有機構專門做代理運營。例如,下面這位房東,他在馬尼拉管理著16套房源,都位於叫做Eastwood的CBD區域。

他是一家民宿運營機構的工作人員,從2015年開始,專門為Eastwood的房主做公寓的短租運營。

像上面這樣的菲律賓房東還有很多很多,介紹不過來了。有興趣的可以下個愛彼迎上去 “偷窺”。

所以,誰說菲律賓人不炒房的?我太狹隘了!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曾經的溫州人、山西煤老闆,瘋狂看多祖國樓市,現在一部分菲律賓人也同樣開始覺醒。

幫各位看官總結一下,偷窺了一下午菲律賓房東,有哪些成果呢?

第一,這些菲律賓房東開始做短租的時間,集中在2015年和2016年。因為這是馬尼拉CBD真正意義上第一批樓盤的交房時間,2013年以前在馬尼拉買了期房的房東,開始收房了。

第二,買了多套房的房東,有老師、醫生、律師、房產經紀人、HR、程序猿、酒店經理等等,算是當地比較體面的職業,屬於典型的中產。還有些買了太多套房子的,乾脆自己做包租婆了。

第三,做短租的公寓以小戶型為主,說明這是當地人購買的主流戶型。

第四,目前馬尼拉已經出現了代理機構專門運營短租公寓,其實可以理解為託管機構,房東支付託管費即可。你看,只要有需求,就一定會有解決需求的服務方誕生。

第五,有兩類房源比較受歡迎,一是馬尼拉灣附近的望海公寓,遊客居多,周邊的歷史古蹟豐富,也是到馬尼拉的遊客一定會打卡的區域。二是馬尼拉各個CBD和主幹道,租客多為來菲律賓出差的人群。這些區域,與我們之前文章裡介紹的地段是吻合的。

對一個城市樓市最好的瞭解,是看看本地人是怎麼參與的。

敬畏市場,尊重歷史規律,市場才會給我們回報。祝願大家都能不踏空,實現財富躍遷。

最後給大家看一張分佈地圖,重點看房源集中的區域↓↓↓

版面限制,放不了大圖了,想看更細緻的區域,可以勾搭我的小夥伴穎煒 | 智谷趨勢(zgtrender003)

,用你的問題去轟炸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