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豔福第一人”陳凱歌,輸給的可不僅僅是郭敬明

​《演員請就位》這檔節目自從開播以來就熱議不斷。

目前已經到了導演互相pk中,開場就迎來了郭敬明對陣陳凱歌。

郭敬明拍攝陳凱歌的《妖貓傳》,陳凱歌選擇了郭敬明的《悲傷逆流成河》。

而就當所有人都覺得陳凱歌導演穩贏的時候,郭敬明以領先23票的絕對優勢贏了陳凱歌。

《悲傷逆流成河》講述了一個關於校園霸凌的故事。

但是在陳凱歌的拍攝中了,變成了一個很溫暖的故事。

相對來說沒有太大的張力。

不過其中沈夢辰的表演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不會跳戲,不會尷尬,沒有用力過猛,從頭到尾都在戲裡。

這也說明了陳凱歌導演對於調教演員的功力,這一點確實是令人佩服。

反觀郭敬明拍攝的《妖貓傳》,畫面美,服化精緻,雖說跟原版還是有一定的差距但也盡力做到了最好。

最重要的一點是,很感人。

丹龍對白龍的兄弟情,白龍對貴妃的愛慕,貴妃對皇上甘願的愛,但皇上更愛江山。

一個串聯起來但卻無解的悲劇。

少年純粹的情感,以及各自的奮不顧身。

兩位導演互拍各自的作品,都很明顯有自己的風格。

雖說陳凱歌導演輸了,但綜藝嘛不必那麼當真。

提到陳凱歌導演,你首先想到的會是什麼?

可能有人會說江郎才盡這個詞。

在國慶檔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裡,由陳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片段被批為最差的片段。

陳凱歌再次被議論,被質疑。

在第五代三大導演中,很多人都覺得陳凱歌已經不配在這個位置了。

其實說到三大導演,陳凱歌是成名最早的。

32歲的時候一部《黃土地》問世,一舉成名。

張藝謀是這部導演的攝像,而馮小剛還沒有進入電影圈。

不過三大導演中,也屬陳凱歌的緋聞最多。

186的大個子,身邊來來去去的都是美女,豔福不淺。

陳凱歌一共有四段感情經歷。

第一任妻子是圈外人據說也是一位佳麗。

第二任洪晃,姜文童年的女神。

年輕時候的洪晃清秀高挑,很颯爽很時髦。

她在《我為什麼好陳凱歌離婚》中提到分開的原因:往凱歌身邊湊的美女太多了,第一次明白了什麼是嫉妒。

之後陳凱歌遇到了倪萍,倆人並沒有結婚,同居5年。

90年代的倪萍,是央視一姐,國內最耀眼的女人之一。

在億萬觀眾眼中,是心中的知心姐姐,是老年人心中的好閨女。

但是倆人還是沒能走到一起。

直到陳凱歌遇到陳紅。

演過貂蟬、嫦娥的陳紅,是90年代的大美女。

她神不知鬼不覺地跟陳凱歌成為了一家人,還生下兒子,鞏固住了地位,陳凱歌那個時候向兒子想的快瘋了。

陳凱歌能吸引美女的原因當然也有他自身的才華。

《霸王別姬》——國產電影的高峰。

陳凱歌也憑藉這部作品走上了巔峰。

影片圍繞著兩位京劇伶人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展開,留下了永世的絕代風華。

然而就像馮小剛的《私人訂製》,張藝謀的《長城》。

陳凱歌也有他的傷疤《無極》。

電影聚集了張東健、真田廣之等一眾大牌,那時候陳凱歌以《霸王別姬》口碑聞名業內。

然而近一億美金的投資手筆,卻成為了陳凱歌抹不去的“黑點”。

同年一部《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更是將陳凱歌推到了風口浪尖。

讓這位導演第一次感受到了來自互聯網的威力。

陳凱歌曾放言:五年後再看無極。

如今十幾年過去了,再談這部作品也只能不痛不癢的說上一句的確有不成熟的地方。

一部爛片真的能夠完全概括陳凱歌導演的這部作品嗎?

出發點和嘗試是好的,但結果很無奈。

就像李安導演的《雙子殺手》大費周折嘗試120幀畫面,但是現實給了大多的限制。

迷叔今天並不是給《無極》洗白,它的確算不上一部合格的商業片,離文藝片的高度又很遠。

《無極》表現出了陳凱歌的洋洋大觀以及對命運的思考,但是卻有一個致命傷,缺乏故事性。

敘事是電影的基石。

大量的場景切換,破壞了節奏性,關鍵人物的突然缺失,故事無法串聯起來。

《無極》之後這位導演的口碑一夜崩盤。

但《無極》是陳凱歌進行探索必須承擔的東西。

經歷過特殊時期的陳凱歌,有對“群體言論”的牴觸情緒。

那些肆意發聲的網民或者讓他想起了某些痛苦的記憶。

所幸他沒有就此落幕,他也在試圖證明一些東西。

《妖貓傳》是陳凱歌近幾年口碑和評價比較好的作品。

然而與投資不成比例的票房卻也是陳凱歌的極限了。

這部影片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大部分95後非常喜歡。

新奇跳脫,如夢似幻的畫面對年輕人很有吸引力。

但是我們也能夠看出來陳凱歌導演的作品越來越走偏

了,

這點在《演員請就位》裡面尤其明顯。

他很容易陷入一個細節當中,不是說這種細節不好,但他往往要通過犧牲整部電影的故事性和邏輯性來成全細節。

在第二期的節目當中,陳凱歌導演對《海洋天堂》的片段做出了一些改變,效果非常好。

能夠看出來陳凱歌就是個細節控,完美主義者。

他確實是懂得導戲的,但是他能夠把控細節卻對整體電影的走向把握不住。

一部電影很長,不可能處處去摳細節,像陳凱歌這樣的完美主義者在摳細節的過程中就很容易鑽到牛角尖裡面。

而這點隨著年齡的增加越陷越深。

其實像李安,張藝謀、姜文和陳凱歌這樣的大導演或許已經不僅僅需要滿足觀眾的口味,他們有更高的要求。

我們也沒必要硬要把他們拉下臺。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他們已經很厲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