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能給美多大支持?澳洲人:稀土聯盟並非鐵板一塊,有內訌風險

中國供應了全球80%的稀土加工品,而這也讓美國是“如鯁在喉”。而美國在極力渲染“稀土危機”,並將盟友綁上船,其中澳大利亞就與美國建立了稀土聯盟。隨著澳大利亞的稀土政策有了新動向,美澳稀土聯盟也步入正軌,但拋開美澳稀土能否有實力挑戰中國稀土這個因素,美澳本身在稀土合作上就能“心往一處去”麼?

據媒體報道,近日,澳大利亞宣佈對該國稀土的開發給予優惠貸款,並且投入450萬澳元(約2000萬人民幣)資助相關研究併成立辦公室專職負責。而澳大利亞方面也強調,此次的新政策是為了確保本國稀土的穩定生產,並且能穩定支持美國的稀土供給。

此前,美國與澳大利亞的稀土公司萊納斯達成合作協議,由美澳雙方共同開展稀土領域的生產與研究,保證美國與盟友的稀土供應。而澳大利亞也在近期開展了15項稀土與關鍵礦物開發案,儘管這些項目面臨著一些風險,但澳大利亞也是顯示出義不容辭的態度。

我們知道,美國的工業體系嚴重依賴於稀土,尤其是軍工業與電子工業,而這也恰恰是美國的支柱性產業。如果沒有稀土的話,那麼對於美國而言將是一場噩夢,而美國又恰恰十分依賴中國稀土供應。因為美國本身沒有稀土生產線,因此寄希望與澳大利亞,澳洲又能給美國多大支持?

澳大利亞看似給予了美國最大程度的支持,但雙方真的能無所顧忌的合作麼?就有澳大利亞的媒體表示,實際上美澳在稀土領域的合作仍存在一些隱患,這取決於美澳雙方對稀土貿易的一些根本方針不同。

對於澳大利亞來說,他們擁有除中國外最大的稀土加工公司,其業務在美國介入之前就已經小有名氣,在東南亞等地也有著自己經營的稀土礦,與美國的合作更多的考慮也是自身的發展。澳大利亞認為,他們能提供一些技術與經驗,而緊跟美國是看重美國的科技力量與資金力量,這將有助於澳大利亞稀土技術的提升,從而在未來形成擺脫中國新的全球稀土市場。

​也就是說澳大利亞看這次美國渲染的“稀土危機”更當作為自身崛起的一種機遇,不過這樣的前提就是與美國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自由貿易,而並非完全倒向美國,因為這樣最終的受益人就只有美國了。

不過對於美國而言,卻是另一個想法。美國人認為,要制衡中國稀土產業的發展,他們盟友就必須抱團,並且找到一個足夠強大的“領頭羊”去帶領這個團隊。當然,這個“領頭羊”非美國莫屬了。美國的當務之急是打破對中國的稀土依賴,解決“卡脖子”問題,為此美國人更希望澳大利亞的稀土公司能成為自己力量的一部分,而不是自己去幫助澳大利亞成就新的稀土市場。

從這方面我們也可以看出,美澳稀土聯盟並非是鐵板一塊,雙方的方針政策存在著根本性的差異,而這個差異也將成為美國與盟友在稀土合作的制約因素,甚至將來還有鬧內訌的風險。(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