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淨收入同比增速28.7%創下新高 京東三季報中還釋放了哪些訊號?

經濟觀察網記者 錢玉娟

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年終大促中,取得了交易總額同比增速達27.9%的京東集團(納斯達克股票代碼:JD),在今天發佈了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後,又迎來了一個讓它興奮的數字——淨收入達到1348億元人民幣(約189億美元),同比增長28.7%。這一數字不僅創下了京東近5個季度以來新高。

另據財報來看,京東在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GAAP)與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均實現盈利,其中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為31億元人民幣(約4億美元),同比增長160.6%。截至目前,京東也實現了連續15個季度盈利。

在京東方面看來,得益於從零售到“以零售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的戰略轉型,從而換擋提速,迎來增長。其中,光淨服務收入就保持著同比47%的高速增長迎來增長。

拉新動力在下沉

有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京東第三方平臺共有超過 25萬個簽約商家,除了利於電商業務,與之協同的京東物流集團的外單業務也在擴張。據悉,目前京東物流已服務超20萬家企業客戶,外部收入甚至佔據了物流集團總體營收近40%。

除了收入和利潤增長,數據顯示,京東的用戶數也呈現規模增長。過去12個月裡,京東平臺的活躍購買用戶數為3.344億,環比二季度同期新增1300萬,創下近7個季度以來最大增量。僅2019年9月,京東移動端月活躍用戶數較去年同期增長36%。而京東方面表示,在第三季度有超過70%的新增用戶來自低線市場。

像在今年雙十一期間針對下沉市場推出的社交電商平臺“京喜”,在微信一級入口的渠道加持下,佈局了全國100多個產業帶,數據顯示,雙十一期間其在低線城市收穫了約75%的新用戶。

輸出服務與技術

記者從財報中看到,京東第三季度的履約費用率為6.5%,較去年同期下降0.9個百分點。今年前三個季度,京東體系所屬上市及非上市企業合計研發投入超130億元。

研發投入增加,既讓京東在新技術開發上有的放矢,也進一步帶來平臺的運營效率提升。

今年8月,在上海舉行的2019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京東便入選科技部最新一批國家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名單,進入“國家隊”來參與建設國家新一代智能供應鏈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主要領銜智能供應鏈國家戰略發展。

加大研發帶來的增效,在京東零售業務方面有明顯體現,作為京東的核心業務,零售的經營利潤率在第三季度也創下了3.3%的新高。

內部研發效率提升之下,京東也在向外賦能。不僅有以京東雲及數字科技等對外輸出技術服務,甚至像旗下合資公司達達-京東到家,也通過與零售商合作以為後者提供全渠道客戶關係管理(CRM)服務,使之實現營銷數字化轉型。此外,京東還通過在智慧城市、醫療健康等多個領域開發新場景,進而輸出自身的資源和技術能力。

本文經「原本」原創認證,作者經濟觀察報,訪問yuanben.io查詢【4ADDJWGK】獲取授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