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襄州區:入學首次實現“零投訴”

10月28日下午,襄陽市襄州區第八中學施工現場在有序推進。該校位於園林大道以東、鑽石大道以南,辦學規模規劃為36個教學班(其中小學24個教學班、初中12個教學班),於8月3日開工建設,預計今年12月主體工程完工,2020年9月招收新生。

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以來,襄陽市襄州區下真功、出實招,選擇群眾最關心、最“卡脖子”的問題抓起,著力打通教育教學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通過微調劃片招生政策、安排打工子弟學校,秋季入學首次實現“零投訴”。

9月23日,在雙溝鎮第二小學,六年級智力殘疾學生肖某峰順利入學。針對排查出的28名貧困輟學生,區教育局建立臺賬,實施銷號管理,各學校通過進村入戶宣傳《義務教育法》、教師家訪勸返、為學生安排心理諮詢、減免生活費等措施,28名建檔立卡貧困戶輟學學生全部返校就讀。

教育資源不足,優質資源不均衡;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辦學水平參差不齊,中心城區公辦學前教育比例偏低……該區主要領導深入調研、主動傾聽民意。加強中小學基礎教育工作、教師隊伍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步伐,著力解決規模、數量、辦學水平等短板問題。

原潘臺村區域內,有園林還建小區等樓盤,人口多、面積大,但缺少相應學位,適齡兒童難以就近入學。同樣,漢津路麻茶片區乃至濱江(漢江)濱河(小清河)片區,存在學校配套的欠賬,居民期盼能建設學校。

經過論證,襄州區政府決定在上述兩個位置建學校,分別為襄州區八中和五中。為推進襄州區八中的建設,襄州區政府成立3個專班,協調解決發現的問題,倒排工期,確保按時有序推進。

漢津路麻茶片區擬建設的襄州區五中,規劃為九年一貫制非寄宿制學校,辦學規模54個教學班(其中小學36個班,初中18個班)。該校規劃佔地44.9畝,規劃紅線內涉及徵遷268戶,徵遷情況複雜,襄州區政府決定將該校分兩期建設。該校一期徵遷工作已基本完成,將於今年底動工建設,2020年9月投入使用。該校在一期建設的同時,啟動二期的徵遷和建設工作。

目前,濱江濱河片區內的一些學生在附近的襄州區七中就讀,因片區內新建小區的入住率增高,今秋又有一批適齡兒童入學,襄州區七中無法容納。襄州區五中在區婦幼保健院租用場地開闢了臨時校區,根據劃片招生的範圍,與襄州七中聯合招收一年級新生,開設12個班,已於9月開學。

針對幼兒園在教育管理督辦上存在“幼兒園管理混亂,無證幼兒園仍有存在”短板。截止到2019年10月,已對2所無證民辦園下發停止招生告知書,16所無證民辦園正在積極申請辦理辦學許可證。(崔海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