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起!下月到“東門市井”打卡

東門市井廣場雕塑

東門市井浮雕牆

“端起這碗‘鄧么姑豆花飯’,品的是老成都城裡城外的風雲際會,而這一碗茶,佐的就是中國近代史這桌大餐了。”退休教授唐清文在造訪作家李劼人故居時,寫下了穿透歷史的感觸。而讓這位老成都人回味的成都市井味兒,正是來自東門市井裡“菱窠茶舍”的嫋嫋三花茶香。 灰磚青瓦的川西民居,傳統而古老的拼接式門板,青石板鋪設的路面……在東門市井,公館建築群、下沉市集廣場、鋪板小館、老式茶鋪、涼亭水榭等建築,讓李劼人筆下的老成都市井生活場景再現,也讓當今的消費者“穿越”回百年前看看鄧么姑、羅歪嘴的生活。

9月,錦江區全新打造的老成都市井文化體驗街區“東門市井”即將正式開街,這裡不僅以老成都為骨,浸潤市井文化,還創造性地建設互聯網街區模式——一部手機在手,點單訂製街區全服務,讓體驗變得更加觸手可及。

老成都為骨

復原李劼人筆下的市井生活

塑造東門文化消費場景

東門市井與李劼人故居毗鄰而建,一期佔地40餘畝。走在街區,“菜市壩”、“天回鎮”、“水津街”的地名勾起遊客對老成都的想象。這裡不僅有東大街趕集場景的浮雕藝術牆,還能在各式建築附近找到傳統民間“十八藝”的雕塑,補鍋匠、木匠、紡織匠、剃頭匠、打鐵匠……曾經存在於街頭小巷的民間藝人,又再度出現在古老的街市。 “西門有寬窄巷子,南門有錦裡,東門一直缺乏以文化為基地的場景化消費街區。”東門市井的投資人劉勇告訴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成都人對東門的記憶是市井味、江湖氣的,因此東門市井借李劼人這一文化大家,塑造街區的風骨。在東門市井,很容易找到李劼人小說裡描繪的場景,或者他本人的生活場景。例如“菱窠茶舍”以其故居的雅號為名,李劼人曾經營的“小雅”餐廳也將作為街區的代表餐飲門店,在街區的戲臺上川劇《死水微瀾》將每晚上演。

東門市井風貌雖新,不少建築其實是整合的現有資源。街區最大的一棟公館建築,是上世紀50年代的老房子“穿外衣”,經過重新裝修後示人。這也是劉勇認為的中心城區打造文化消費場景的一個原則,“空間小就要集約開發,儘可能利用現有資源,也儘可能提供多元的消費場景。不要看它小,玩一天會很充實!”因此,東門市井街區裡的60餘個入駐品牌,分屬60餘個門類,街區裡不會有同類競品,引導商家把品類做得更精細。

劉勇介紹,二期的東門市井,還將打造一個李劼人公園。屆時,故居、街區和公園將一起,成為成都東門上一個“文化+消費”的新地標。

菱窠茶舍

新消費為形

互聯網街區的消費體驗

一部手機點完街區所有門類

“老成都”是東門市井的文化積澱,“新消費”則是它的時代特點。

當唐清文和老友來到“菱窠茶舍”消磨一上午後,用手機點了一份街區裡的“鄧么姑豆花飯”,他的消費金額、消費頻率和消費習慣就已實時傳送到劉勇的手機APP後臺上,成為當天的用戶數據。 互聯網街區與傳統街區有何不同?一個典型場景是,來到街區的任意一家店,消費者都能通過APP或者微信公眾號下單街區所有的商品,實現全園區的消費。對於街區內的門店而言,他們“共享”所有的客人,用劉勇的話來說,“水果鋪也能做茶坊客人的生意,能做到餐飲店客人的生意。”街區裡的大型餐飲全部取消了涼菜和小吃,“共享”街區的小吃一條街,數十種小吃是街區所有餐廳門店的後廚。 東門市井把“共享”的概念做到了消費者和商家之間。據劉勇介紹,街區最大的特色是有著輸入功能和輸出功能。比如消費者有祖傳的川菜好手藝,既可以來街區的餐飲門店賣配方,也可以擔任外聘顧問,每賣一道菜給提成,直到這道菜退市或者調整做法。或者消費者愛吃街區內的某一道菜,也能付費學習。“川菜博大精深,需要大家為它添柴加火,也需要更多人去傳播。”劉勇認為,這樣的街區才會與市民產生情感聯繫,讓它不僅是一個景點,也是普通市民能參與、能消費的地方。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鍾茜妮

攝影記者 劉海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