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模式:創新之改變原有交易結構,把原有利益分配重新調整

從產品到消費者手裡,他會有一箇中間的交易結構,這個交易結構帶來的直接就是利益分配。

所以商業模式創新就是改變了他原有的交易結構,把他原來的利益分配重新做了一個調整。


那麼什麼叫做交易結構,什麼叫做利益分配呢?

我在研究的這個過程中忽然間發現,這麼多年的商業發展的過程中,有兩個群體幾乎沒變。

第一個群體叫工廠,第二個群體叫顧客。工廠還是那批工廠,顧客還是那批顧客。


你方唱罷我登臺通常發生在哪個環節呢?我發現,發生在這個環節,叫中間層。

第一種交易結構叫傳統交易結構。

第二種交易結構叫直銷交易結構。

第三種交易結構叫連鎖交易結構。

第四種交易結構叫電子商務交易結構。

第五種交易結構叫微商交易結構。

那麼傳統的交易結構是什麼呢?

首先往下走省級代理,再往下走地級代理、縣級代理,接著往下走到門店,最後到顧客。產品就是透過這個樣子到消費者手上的。

接著直銷的交易結構,因為省、地、縣這些統統是要花錢的,要辦公室、要員工、要倉庫,這樣貨還得搬來搬去,有什麼用呢?所以他們把省、地、縣統統去掉了,這就是直銷的邏輯。

所以他們開始採用顧客推薦顧客,顧客再推薦顧客的方式,他是這麼個交易結構。


連鎖的交易結構,是直接到了總部,從總部直接到門店,門店直接再到顧客。

接著電子商務呢,直接到了平臺,這個平臺直接再到一個品牌商,品牌商透過平臺直接到消費者手上。

微商的交易結構複雜一些,它首先是屬於傳統的交易結構。為什麼呢?因為傳統的交易結構是省、地、縣、店,而微商的交易結構是董事級別、全國總代理、代理,全部層層加價,它跟傳統的交易結構沒有任何區別,一模一樣,都是級別越高,拿貨價格越低。但是微商反而有優勢。

這叫交易結構,總結,電子商務是品牌商和平臺,連鎖是連鎖總部和加盟商,直銷是顧客和顧客,傳統的呢,是省級、地級、縣級、門店。

你會發現,變來變去的都是交易結構,就是賣貨的人變了,那麼帶來的利益分配也變了。

比如說工廠50塊錢出去的東西,如果是傳統的交易結構,通常會這樣,省級70塊,地級90塊,縣級120塊,店裡最後240塊賣給了顧客,分別賺20、20、30、120,錢就被他們瓜分掉了。

如果是直銷呢,比如說他也賣240,最後呢被顧客分掉了。

如果是連鎖呢,他通常可能會賣的比較便宜一些,他就不賣240了,賣多少呢?比如200塊,總部進貨50塊,門店進貨100塊,那麼總部、門店分別賺50塊、100塊。

如果電子商務的交易結構呢,往往也是這樣,可能平臺就拿走了你100塊錢,顧客買走呢也是200塊錢,所以到最後往往是品牌公司賺個50塊,100塊出去反而是被平臺的廣告費扣點等各種費用拿走了。

所以你會發現,工廠、顧客,這兩個角色幾乎都沒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