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默裡奇,耿直老boy!丨《決戰中途島》送票

採寫:新京報記者 滕朝

由羅蘭·艾默裡奇執導的戰爭片《決戰中途島》於今日全國上映,影片改編自1942年6月的中途島戰役,這場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整個太平洋戰爭的關鍵轉折點。

導演艾默裡奇從日本偷襲珍珠港開始,為觀眾梳理了整個中途島海戰中美日雙方的前期戰備對比、美軍的情報分析、戰略部署、戰爭時機的敲定以及幾次扣人心絃的的空戰戲。

導演艾默裡奇曾執導過《2012》《後天》《獨立日》等特效大片,《決戰中途島》是他20年前就想拍的作品,但當時成本和技術有限,20年後才如願搬上銀幕。

電影中的特效對他來說也是一次不小的挑戰,片中所有戰爭場面和空戰鏡頭都是由CG製作,全片有1500個特效鏡頭,僅次於他之前拍攝的《2012》。新京報記者獨家專訪了導演艾默裡奇,聊了下影片的籌備、改編和特效製作等問題。

導演艾默裡奇

籌備

這部電影20年前拍不出來

拍攝中途島戰役的想法在艾默裡奇心裡已經孕育了20年之久。

當時他找到索尼底下的一家子公司,但索尼覺得電影預算太高,就拒絕了。1999年,艾默裡奇就轉拍了描寫美國獨立戰爭的戰爭片《愛國者》。但是,中途島的故事他一直沒有忘記。

從此以後,他有個習慣,每個編劇來到他辦公室,他都會問一個問題:你最想寫什麼劇本?大約五六年前,他跟一個編劇開會,同樣把這個問題拋給他,對方說最想寫關於中途島的劇本。於是,兩人一拍即合。

剩下的就是資金問題了。艾默裡奇在好萊塢“六大”始終沒有找到合適的投資方,經全球最大的藝人經紀公司CAA“做媒”,這個項目推薦給了中方的博納影業。

2017年,博納集團董事長於冬在戛納電影節上與艾默裡奇見面,艾默裡奇跟他講了這個故事和他做這個電影所有的構思和準備,兩人在海邊談了倆小時,於冬當場決定要拍,投資8000萬美元。

等到現在才拍這部電影,艾默裡奇其實很高興,因為技術的演變讓拍攝這樣一部電影成為可能,“20年前是做不到的”。

在作為孩子的時候,他就看過好萊塢在1976年拍攝的同樣題材的《中途島之役》,但他覺得這部電影還沒有達到一部經典電影的標準,“所以我重拍中途島的時候,不僅要展現戰爭場面,更重要是要把前面的引子,比如珍珠港事件也要拍出來,如果大家不看珍珠港到中途島的6個月時間,就沒辦法瞭解中途島戰役是多麼偉大的戰爭。”

艾默裡奇在電影開始用了很大篇幅展現了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那一段也是在珍珠港拍攝的。拍攝前,導演帶領演員和劇組去珍珠港的許多紀念堂近距離參觀瞭解了關於這次戰役的一些背景。

改編

平衡真實性與情感性

在籌備電影的時候,艾默裡奇讀了近50本關於中途島的書,看過很多彩色照片和關於中途島的紀錄片,其中有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的《女鬥士》(1945)對艾默裡奇幫助很大,這是一部時長60分鐘的彩色紀錄片,在航空母艦上拍攝,艾默裡奇拍攝《決戰中途島》時,很多場景都是參考了這部紀錄片。

《女鬥士》(1945)

為了讓影片細節更趨於真實,劇組聘請曾在航母服役的航空專家作為顧問請教學習。片中有一個鏡頭,很多士兵排成一排在航空母艦甲板上撿飛機降落後留下的殘渣,他們通過這種撿東西的方式,在等待著遠方將要歸來的戰友。因為據在航空母艦上服役的人說,有些人走了就再也回不來了,這種方式也是對軍人的一種致敬。

電影中還有個很有意思的細節——好萊塢西部片導演約翰·福特在中途島戰役中拍攝紀錄片的場景被加入在影片中。當時有280架飛機飛來轟炸中途島,福特不顧生命危險,沒有躲進防空洞,而是跑到屋頂去抓拍,也因此受了傷。

因為電影改編自真實歷史事件,關於如何平衡故事真實性和虛構性的關係,是導演在拍片過程中和主創討論最多的一個焦點,“一方面我們要保證故事的真實性,另外一方面它並不是一部紀錄片,它要有激動人心的時刻,要有情感。”

電影雖然是以男性為主的戰爭戲,但導演還是在片中設置了一條情感線,男主角有一個太太和孩子,在戰爭的殘酷下多了幾分溫情時刻。另外,為了展現出更加精彩刺激的動作場面,導演艾默裡奇在看完剪輯完成的幾段飛機俯衝鏡頭後,覺得和自己想象中的樣子比,“不是那麼激動人心”,於是決定重拍,加入了更多紀錄片的感覺,讓這些鏡頭更加晃動,最後呈現出的效果有很強的衝擊力。

特效

1500個CG鏡頭

製片人於冬對電影的特效讚不絕口,他拿18年前同類題材的《珍珠港》做對比,“《珍珠港》的特效場面當時大部分是靠模型,但《決戰中途島》的所有戰爭場面和特效鏡頭完全是CG製作的,製作上跨越了很大一步,但預算卻比《珍珠港》低。”

對於好萊塢災難片大師艾默裡奇來說,《決戰中途島》中的特效也是一次不小的挑戰。整部影片共有1500個特效鏡頭,僅次於導演之前的災難片《2012》(該片有2000多個特效鏡頭)。觀眾看到的很多驚險畫面都是用CG完成的,因為電影中涉及到好幾艘航空母艦。

比如飛機在航母上起飛的戲,其實是分開拍攝的。首先劇組在攝影棚搭景,拍攝航母上的跑道,做360度環形拍攝,再拍攝飛機的起飛。海水的效果也全部都是數字做出來的,最後通過非常精確的計算把這些鏡頭組合起來。

艾默裡奇對新京報記者說,電影中最難的部分是拍攝飛行員在飛機上的空戰戲,“這是我在電影中最下功夫的地方”,要讓演員真的覺得他們是坐在飛行員的座位上往下俯衝,除了演員要演得真實之外,劇組還用鼓風機制造大風往臉上吹。為了讓他們找到開飛機的感覺,旁邊安排了一位真的飛行員指導他們。

特效還創造了很多影像、動畫的情節,讓觀眾真的覺得飛機是從2000英尺的高空衝到航母上。飛機在天上飛行的流線、路徑,導演也基本參考了紀錄片中飛機的飛法,做了大量演算。片中觀眾會看到一些鏡頭中,有些飛機機身上有上百個彈孔,最後墜毀在航母上,這些基本都是參考了紀錄片中的真實場景。

除了導演身份外,艾默裡奇也是該片的製片人之一,對他來說,只有參與整部影片的製片過程,這部電影才能做到盡善盡美,“因為我知道所有的竅門在哪裡,如果我參與的話,影片拍攝會更順利”。的確如此,該片預算僅有1億美元多點,相對於其他特效大片來說便宜不少,不過,導演也透露“犧牲了一部分自己的工資,否則這部片子還得超支。”

新鮮問答

新京報:電影中美軍轟炸東京之後迫降中國境內,這是在哪拍攝的?

羅蘭·艾默裡奇:在夏威夷拍的,沒錢來中國搞合拍片。演員是從洛杉磯、夏威夷找的。

新京報:電影中涉及到很多日方作戰的戲,在邀請日方演員時順利嗎?

羅蘭·艾默裡奇:當時說服他們還挺困難的,因為他們想我們又要去演壞人了,我把劇本發給他們,跟他們一一解釋,不會再去扮演二戰片中那種典型的壞人角色。日本的這些情節我是很喜歡的,雖然聽不懂一句話,但是我知道這是拍得很好的一部分。

淺野忠信

新京報:下一部電影的拍攝有計劃了嗎?

羅蘭·艾默裡奇:《月球墜落》,但是這個月亮和你想象的月亮不一樣,是墜落到地球上,也是一部科幻片,投資比這個(《決戰中途島》)還要大。

新京報:有打算和中國電影人合作,在中國取景拍攝一部科幻片或災難片嗎?

羅蘭·艾默裡奇:我會緩慢但堅定的往這個方向走,我很有興趣在中國拍,但現在手頭沒有恰當的項目。

新京報:最近幾年,很多大導演都轉向流媒體拍攝電影,如果有流媒體平臺給你投資拍電影,你願意嗎?

羅蘭·艾默裡奇:為什麼不呢?不過未來三到五年我的檔期都是滿的,接下來已經定好了幾個項目,到時候看流媒體還在不在。

福利:

《決戰中途島》電影票 50 張(2張/人)

★想要福利的你,請轉發本條微信至朋友圈寫下自己想看的理由,並將轉發截圖和手機號發回給本號。

我們將在11月9日18:00點通過短信/公號後臺通知電影票中獎者,並告知領取方式。(中獎名單以收到短信為準,不另做公佈)

最後安利一發我們公號的粉絲群噢~群裡會不定時發放福利!還能有更多其他功能:

2.說出你想看的愛豆,及想要的愛豆福利,我們會盡量滿足

3.第一時間得到下一次“福利”的信息,成為人生贏家

4.當然,終極是,希望大家在群裡一起快樂追星!

QQ群號:624223272

本文為新京報Fun娛樂(ID:yuleyi dian)原創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