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大福姜”福牌系列特色產品效益凸顯


福泉市首屆“大福姜”產銷對接現場會

村民在採收新姜

“我們4個人搭夥,一天要採1000多斤新姜,每個人每天能掙100多元,這種日子過著才是真的幸福”家住陸坪鎮新橋營村井邊組的精準扶貧戶王啟英一邊採著新姜一邊樂滋滋告訴記者。11月5日,記者在福泉市陸坪鎮羅拗村撒瓦組眾創未來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生薑種植基地看到,村民們正忙著採收成熟的新姜,田間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

當天,福姜為媒,香料為鏈。福泉市首屆“大福姜”產銷對接現場會在牛場鎮“福泉?江楠”農業精品蔬菜示範產業園舉行。旨在進一步做大福泉“大福姜”規模、做優品質、做暢產銷、做強品牌,把“大福姜”做成“一縣一品”,開啟福泉產業“福利”創收新模式。

近年來,福泉市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來一場振興農村經濟的深刻產業革命的戰略部署,聚焦農業產業革命“八要素”,以“五個全覆蓋”為著力點,以500畝以上壩區為突破口,深入推進全市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全面推行“雙公司+雙訂單+雙保險+雙支部”模式,堅定不移把農村產業革命向縱深推進。始終堅持把農業產業發展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戰略有機銜接,堅持把發展現代高效農業作為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先後引進溫氏集團、大北農集團、江楠公司等省外大型企業8家,培育龍頭企業7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593家。前三季度,全市完成農業增加值13.63億元,同比增長5.9%;實現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43元,同比增長10.4%。

2018年,福泉市在省商務廳支持下,將“大福姜”作為福牌系列特色產品進行推廣種植。今年,福泉市圍繞“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建設要求,引進貴州貴盛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和貴州新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分別在牛場鎮、陸坪鎮流轉土地3000餘畝,建成標準化生產基地2個,輻射帶動農戶參與種植2500餘畝,總產量將達1萬噸以上,總產值2800餘萬元。目前,“大福姜”迎來大豐收,已跟迪拜、新加坡等國家簽訂20噸銷售訂單,福泉“福系列”地域特色農產品品牌美譽度、知名度持續提升。

截至目前,福泉完成壩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3.06萬畝,佔壩區總面積的96.54%。壩區集中流轉土地1.67萬畝,建設高標準蔬菜產業園1個、千畝大福姜種植基地2個、千畝優質黑米種植基地1個,成功引進農業企業1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6家、大戶6家入駐壩區發展產業。

(記者 徐朦 羅陽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