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勁敵再次殺入中國?距“退出”還不到一個月

令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華為曾經最大對手三星以另一種姿態再次進入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為什麼說是“再次”呢?

要知道,就在上個月月底,三星就關閉了最後一家在中國的已經成立近27年的廣東惠州三星手機工廠,在某種程度上可謂是三星退出中國市場的一項舉措。

這當然也不難理解,近年來,三星一直都受到國內手機廠商的不斷衝擊和擠壓,挑戰係數逐年增加。回想2013年年中,三星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佔有率為15%的份額,之後一時間內,市場份額一度高達30%以上,但由於近些年來自我國華為、小米、oppo、vivo等本土品牌的競爭加劇,現如今三星市場份額已不足1%,2019年第二季度國內市場份額僅為0.7%。

而就在近日相關消息透露,三星宣佈:將每年生產的三億部智能手機中的20%,即6000萬部委託給中國企業生產,不再交由世界各國的分公司工廠生產,韓國供應商的供貨量大幅縮減。

從關閉工廠看似退出國內市場到再次進軍,這期間還不足一個月的時間,劇情反轉讓人措不及防,這次三星在中國市場的迴歸同蘋果類似,採取ODM模式,即定價後由中國企業自行設計、零部件調配和組裝,最後貼牌銷往各地。

雖然三星也在為挽回市場份額做著諸多嘗試,包括產品策略、渠道創新、營銷策略等,但從近些年表現來看,中國市場下滑頹勢似乎已不可扭轉。

但又為何在退出中國市場不到一個月後,再次將智能手機生產的20%業務交由中國企業生產,難道是為了再次進軍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做準備?但從目前形式來看,本土品牌的強勢崛起,不論是從高端到低端,還是從手機的迭代更新上以及創新創造上,三星也很難再次俘獲中國市場的用戶群體,那此舉措又是出於何種考慮?

01 中國有全世界最多的工程師和成熟技術工人

現如今,中國每年大學理工科畢業生數量超過300萬人,是美國的5倍。這種工程師規模在全世界是獨一無二的,完全彌補了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的影響。

YY創始人曾也說過一句話:我在150國家開展業務,我發現全世界能夠快速召集1000個工程師幹活的,只有兩個國家,一個美國,一箇中國。印度只有幾個城市有工程師,但找到1000個人也不容易。日本更是不要想。

因此,如果三星想節省成本一鏈式的完成從初級組裝到精加工,離開中國,還真無法在全球內找到第二個國家擁有這麼多速度、靈活已經技術加持的工程師了。

02 中國擁有最完善的工業體系和產業鏈。

中國不僅有著供大於求的熟練工人,而且配套產業鏈也相當成熟,全球恐怕找不到第二家,這也就是為什麼當初特朗普動員蘋果將生產線搬回美國而不成的原因。要知道蘋果公式當初曾因一顆螺絲而被迫將Mac pro 推遲上市幾個月,因為在美國本土能為其提供該螺絲的企業一天只能生產1000顆。

03 中國有著更好的創新創造氛圍以及敬業工作態度

以色列國家創新局曾談:今天全世界只有三個創新創業的國家,是美國、以色列和中國。

美國工人態度自由散漫,時間效率比較差。其中到美國建設玻璃廠的福耀玻璃曹德旺吃了會苦,追求高產出的他被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發起了激烈的工會運動。

而印度則有著深厚的種姓制度,由於所謂“潔淨”的觀念,不同種姓的人甚至不能互相接觸同一個物品。搞流水式生產線在印度可謂是難上加難!

你認為三星此舉措只是出於產業鏈考慮,還是意欲奪回中國市場做準備,歡迎各位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