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姑嫂塔,大多數人都沒見過!有圖

姑嫂塔屹立在石獅寶蓋山上,建於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又稱“萬壽塔”“關鎖塔”。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見證,姑嫂塔歷來是閩南僑鄉的標誌性建築,也是僑鄉遊子們心中不可磨滅的鄉愁印記。在時代的發展中,姑嫂塔的傳說、建築形象漸漸飛入尋常百姓家,或成為一件文學作品,或成為一種標誌。目前在市博物館舉辦的“盛世典藏——石獅市收藏家精品聯展”中,就展出了幾件與姑嫂塔有關的藏品。近日,我市收藏愛好者繼續挖掘,在此與讀者分享關於更多姑嫂塔的記憶。

▲《人民日報》刊登的作品

《人民日報》1959年12月15日第8版刊登了王瑾希的《姑嫂塔下》,該文介紹了作者在姑嫂塔下著名的僑鄉石獅人民公社的見聞。作者這樣描述當時的石獅:“街道平坦,公路四通八達。全公社有華僑中、小學二十六所,還有華僑商店、華僑戲院、華僑美術工藝社……至於華僑在鄉建築的青堂瓦舍,更是難以勝數。”作者走進大侖村、祥芝古山村,記錄歸國華僑、家鄉僑眷的生活,展現華僑對祖國的真摯情感,以及進入新的歷史時期石獅經濟社會的發展變化。值得一提的是,該文章還配了一張珍貴的照片:在石獅公社抽秀廠工作的僑眷們,圖文並茂展示僑鄉特色。再看2013年9月7日刊登於《人民日報》副刊版,白庚勝的散文作品《悠悠姑嫂塔》,作者參與實地採風活動後撰寫此文。作者在文中描繪姑嫂塔下的昔與今,抒發對姑嫂塔文化意義的思考。

▲鳳鳴詩社《姑嫂塔》詩刊

鳳鳴詩社於1983年元宵成立,彙集了當時石獅的古典詩詞高手,傳承發揚傳統文學經典,深受海內外鄉親關注。詩社成立之初即出版了創刊號《姑嫂塔》,由著名書法家、詩人、廈門大學教授虞愚老先生為詩刊封面題簽,創刊詞由時任社長王晴暉執筆。該詩刊中收錄了不少以“姑嫂塔”為主題的詩作,“晴空萬里好遨遊,塔影潮花眼底收”“巍巍寶蓋映霞光,姑嫂臨空正曉妝”“寶蓋巍峨負盛名,凌空關鎖獨崢嶸”……詩人們在姑嫂塔下吟哦,表達對家鄉的真摯情感,歌頌僑鄉新貌。《姑嫂塔》詩刊第二期於鳳鳴詩社成立兩週年之際出版,內容更為豐富,作品多反映時代風貌,突出僑鄉特色。

▲民間文學叢書《姑嫂塔》

這是1982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福建民間文學叢書之一,由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福建分會主編、《姑嫂塔》編寫組採編,書中收錄了29篇閩南僑鄉民間傳說。該書名稱、封面均以石獅姑嫂塔為主,第一篇講述的也是姑嫂塔傳說,充分展現閩南僑鄉厚重的海絲文化印記。

▲畫冊《姑嫂塔》

姑嫂塔不僅見諸文學作品中,也是藝術家們創作的靈感來源。1991年出版的《中華民間故事大畫庫》系列叢書中,包括神話故事、名勝故事、智慧故事、民俗故事等,其中愛情故事卷的主題就是《姑嫂塔》。該畫冊中的作品由美術教師曾凡章所創作,19張版畫向少年兒童講述姑嫂塔悽美的傳說。版畫線條靈活,色彩鮮明,畫面中生動展現故事情節,引人入勝,便於小朋友閱讀,瞭解閩南僑鄉歷史悠久的民間故事。

▲股票上的姑嫂塔

姑嫂塔歷來是海上重要航標,海外遊子乘船歸來,在海上見到此塔,就知家鄉已到。作為家鄉的地標性建築,姑嫂塔標誌廣泛應用於政府部門的票據上。上圖是上世紀80年代晉江縣石獅供銷合作社發行的股票,上面印有姑嫂塔。

▲關鎖塔牌酒瓶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由晉江酒廠出品的酒瓶上,我們可以看到,姑嫂塔的標誌十分顯眼,且該酒廠以關鎖(姑嫂)塔為商標。可見,當時姑嫂塔這一標誌已走進老百姓的生活中,作為日常用品的商標廣泛使用。

有關姑嫂塔標誌的物品遠不止這些,還有晉江和石獅海外同鄉會和社團的會徽、上世紀90年代的電話卡、《石獅日報》等本地報刊書籍所設的“姑嫂塔”副刊、“姑嫂塔下”文藝欄目等。對石獅人和許多泉州晉江老一輩的人來說,鄉愁就是一回首就能望見的姑嫂塔。

矗立在寶蓋山巔的姑嫂塔千百年來一直是閩南僑鄉最具象徵意義的地標,是東南亞泉州華僑魂牽夢縈的盼歸航標,始終維繫著家鄉與海外僑胞的血脈親情,如今正見證著新時代的新傳奇!

來源石獅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