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誤說:孩子犯錯教育沒有效果?父母把孩子當“外人”試試

最近我朋友問我一個問題,那就是孩子總是跟他對著幹,不願意聽他的話,他要怎麼做?

明明是孩子做錯了,自己去教他,去讓他改正自己的錯誤,孩子還不願意聽。

就比如說最近發生的一個事情,自己出門前明明都跟孩子說好了,不要在公共場合哭鬧,有什麼事情好好說。

但是跟孩子逛到玩具店的時候,孩子又開始鬧脾氣,想要這個又想要那個,根本就不能好好溝通,只要不給他買他就會大聲哭鬧,說什麼也不依,就是要買玩具。

我朋友無奈下只好買下玩具,回到家裡面想跟孩子討論這件事情,其實孩子自己也覺得自己做的不對,可是每次跟他交流過後,約定之後不再這樣,孩子下次又會再犯。

對於自己家的孩子出現這樣子的情況,我朋友表示非常的擔憂,並且他目前沒有一個好的解決方法。那麼到底他應該怎麼做才可以讓孩子減少犯錯呢?到底要用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孩子所出現的犯錯行為呢?

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說:孩子的問題往往是成年人的問題,每種異常行為的背後,一定與家長的教育方式有關。


其實像我朋友所擔心的這個事情,所遇到的這個情況,我相信在教育孩子的初期時,很多父母都會遇到這樣子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孩子總是頻繁的犯錯,自己不知道要怎麼去解決這個問題,同時也不知道要用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孩子的犯錯行為。

導致於很多父母對於孩子犯錯這件事情的處理方式往往就是反覆的提醒,反覆的去糾正他們的錯誤。因為他們認為這樣子的方式可以去糾正孩子的行為,以達到讓孩子減少犯錯的作用,但實際上這種方式可能並沒有起到本來想象中的作用。

當孩子做錯事,父母們對孩子進行糾錯,要麼批評,要麼責罵他們這樣子的做法真的正確嗎?難道孩子做錯事是一件多麼十惡不赦的事情嗎?

其實當孩子做錯事的時候,父母的一些批評,一些責罵是沒有太大必要的。孩子總是會犯錯的,就算是大人也不能倖免,大人們經常也會做錯一些事情

正如李嘉誠所說:世界上最浪費時間的事就是給年輕人講經驗,講一萬句不如你自己摔一跤,眼淚教你做人,後悔幫你成長,疼痛才是最好的老師。


孩子會犯錯這件事情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並且犯錯並不就是一件壞事,有些時候孩子犯錯可能反而是一件好事。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這是一個心理學求證出來的“試誤說”

著名的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兒童的世界是兒童自己去探索去發現的。他自己所求來的知識才是真知識,他自己所發現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孩提時代,孩子最具可塑性,所以要給他充分的機會去嘗試、去發現,鼓勵並允許孩子犯錯,努力做好孩子成長路上的“清障工”。

所以我們在焦慮如何處理孩子犯錯之前,應該先了解一下“試誤說”這一觀點,我和十安都是這一理論的受益者,變得的敢於承認自己的錯誤並加以改正,而我也更加坦然的應對在教育過程中遇到的負面反饋,心態逐漸變好,形成了一個良性的循環。


“試誤說”

那麼到底什麼是試誤說呢?其實它的起源是由於有一個心理學家做了一個實驗,這個實驗內容就是把一隻飢餓的貓關在籠子裡面。而籠子裡面有一些裝置,比如說按鈕或者是繩子,貓可以通過接觸這些東西去逃出這一個籠子。

當貓剛開始被關進籠子裡的時候,它非常的害怕,非常的恐慌,在籠子裡面亂走亂撞,並且想盡一切辦法想要逃出這個籠子。在給貓一段時間的適應時間,他就會懂得如何去打開這個籠子,並且可以自己從籠子裡面跑出來。而心理學家會把每一次逃出的貓再關回籠子裡面,並且記錄每一次貓打開籠子的時間,經過多次的實驗,心理學家得出了貓學習如何打開籠子的正確的學習時間頻率。

而這個實驗最後心理學家得出的結論就是:貓逃出籠子的時間和他所嘗試的次數有關,當他嘗試次數越多,他逃出籠子的時間就會變得越短,他認為這隻貓實際上是在進行一個類似於嘗試錯誤的學習,經過很多次這樣子的錯誤的嘗試,不斷的糾錯。最後,這隻貓就學會了怎麼去打開籠子。

其實孩子的成長也是如此,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孩子每學習一個新的技能都需要不斷的嘗試,直到真的掌握了技能的核心才開始變得得心應手。

就好比孩子學習走路、學會說話、學會自理,都是在不斷的嘗試中獲取而來。包括我們大人也是如此,很多人覺的自己懂了很多道理卻過不好一生就是因為他僅僅是“懂了”並沒有去嘗試去實踐。


關於“試誤說”,十安媽咪的建議:

打破自己已有的認知成見,打心底認可孩子犯錯實際上是一個很正常的情況

很多的父母都有一種認知上的成見,孩子犯錯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要是沒有及時教育和引導怎麼辦?最初我也是這樣對待十安的,結果不僅沒有教好十安還把自己搞得十分焦慮。還有的父母是孩子第一反應就是捍衛自己的權威,為什麼我跟她說過了她還會犯錯,我看她就沒把我的話放在心上,必須要教育才行,現在就這樣那以後長大了還得了?

其實這兩種認知都是很片面卻不利於孩子成長的,因為就像前面所提到的試誤說一樣,實際上當孩子出現錯誤的行為是一個很正常的情況,也是孩子成長的一種表現。

因為犯錯實際上是孩子探索和摸索的一種行為,只不過當前他們能力有限,且這樣的行為在當前所處的情景裡面是錯誤的。

只有父母從心底裡認為孩子犯錯就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才能夠靜下心來知道孩子用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繼續摸索,否則則就只剩憤怒的教育和反覆犯錯的惡性循環。

正如魯迅先生在《海上的兒童》中所寫:“終日給以冷遇或呵斥,甚於打撲,使他畏葸退縮,彷佛一個奴才,一個傀儡,然而父母卻美其名曰“聽話”,自以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他們外面來,則如暫出樊籠的小禽,他決不會飛鳴,也不會跳躍。”


教育孩子過程中及時從“當局者”過渡到“旁觀者”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任何一種教育現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受到教育者的意思,他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其實孩子最初犯錯的時候都會有天生的羞恥感,家長小時候也曾經歷過類似的情景,但是因為他們沉浸在父母的身份中忽略了整體的大局觀,就會忽視一些小細節。

所以家長想要把握好孩子每次犯錯的教育機會,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身份的轉換,俗話說的好“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從“當局者”轉換成“旁觀者”,簡單點來講就是把孩子當“外人”,理性的去分析整個場景和孩子的行為,你就會發現這個過程不僅能改變你的心態,而且也能很好的利用孩子的“羞恥感”。

之前十安偷偷用我的手機給自己轉了100元的零花錢,當我意識到錢少了之後很生氣,但是我冷靜下來嘗試把十安當做“外人”,在我冷靜收集證據的過程中,十安自己忍不住向我坦白了整個事情的原由,我問他為什麼會願意來坦白,他告訴他覺得被公開自己的錯事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

後面我也按照“外人”的方式讓十安為自己的錯誤付出了代價,從他零花錢裡面扣掉了100元,並整理一個星期的房間的衛生,後面十安需要錢會來直接告訴我,即便他需要錢的理由我不認可,我也會選擇讓他付出勞動來換取,而不是直接以“為他好”的理由來拒絕他。因為面對“外人”我們除了情更多的是講究平等。

總結,關於孩子犯錯的這個問題,家長不必要過分焦慮,也沒有必要追求完美的犯錯教育法。

簡單的3個步驟就可以緩解父母的這個困境:

改變認知,接受孩子所犯的錯誤把孩子當“外人”用“旁觀者”的身份去分析孩子所犯的錯誤

美國作家珍妮·艾裡姆曾經說過:孩子有缺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人生領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確的家教觀念和教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