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老上海“下”——“不夜城”的由來

說起國內一線城市,大家心中蹦出的肯定是“北上廣深”,這其中上海一直就是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城市。她美麗,繁榮,優雅,古典等等,一系列的美好的詞語都可以放在她的身上,但是在更早以前,從清末開始,不一樣的老上海你見過嗎?這一百年來她的風雲變化,今天這組老照片就帶大家一觀老上海的歷史變遷。

上一篇章帶大家瀏覽了清末到七十年代的老上海,下一篇章就從改革開放後的八十年代開始。

80年代初的飯店,這是一家位於淮海路的老飯店,收銀員正在收銀,四菜一湯基本在五塊錢以內,冰淇淋五毛錢一個,現在可能最便宜的冰淇淋也要兩三塊錢。

80年代初的上海火車站,和現在根本不能比啊。

1982年7月,外灘延安東路建成了上海第一座人行天橋

1980年代的靜安寺,圖為東側的“靜安果品商店”,就是如今的久光百貨大樓前廣場處。

80年代的一桌飯,看樣子生活條件比70年代好多了,有魚有肉,還有最茅臺和橘子水。

1985年,志丹路68路車站。那個年代基本坐車都是“往裡走走,那麼大位置呢”,你擠我推,圖中下大雨都漫過小腿了,在那個年代真是極為常見了。

1987年,站在櫥窗看報紙的人們,那個年帶看報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娛樂方式了,不像現在網絡這麼發達,什麼都有。

1984年,華亭路服裝市場,這裡引領了上海時尚潮流很長一段時間,是名副其實的“中華服裝一條街”。

80年代的上海已經是非常國際化得了,圖中的姑娘已經開始化妝穿超短裙,其他的人也穿的顏色鮮豔,在那個年代可是很潮流了。

80年代的五角場,現在的五角場多繁華啊,城市果然在變遷啊。

1986年人民路上的人民綢布莊

1986年南京路外灘

1986年路上的流動攤販,還有記憶嗎?一般都賣些啥。

1986年舊校場路,全是自行車。

1986年擺攤賣衣服的,和現在也差不多嘛。

那個年代的廣告牌子。

老淮海路

老鳳陽路

1986年海關大樓

虹口區第二糧店,80年代後期流行一句話“米店比金店多”,現在倒是金店遍地,米店看不到了。

90年代初,開始流行自由戀愛,外灘是大部分人會選擇約會的地方,人們的穿著打扮也開始更加鮮豔更加多樣化。

星火日夜食品商店,當時唯一一家24小時營業商店。星火商店是1968年就有了,1992年創辦了公司。當時星火雖為食品商店,但是他可是什麼都幹:小到火柴牙刷,大道生孩子接送,路上遇到流氓等等,你都可以叫他,“熱情、周到、薄利、貼心”八個大字就是他的宗旨,現在如果去上海依舊可以去星火購買東西。

80年代的理髮店,看得出來嗎,穿白衣服的都是理髮師,和現在五花八門的理髮店可是大不相同。

1997年,延安東路高架及新的人行天橋落成。

90年代的豫園,當時的人們可真是淳樸啊。

90年代的黃浦江,江上的行船。

90年代的上海市區,比現在很多城市都要繁華不少。

90年代大世界,裡面人擠人。和現在對比一下,反正除了外觀,這遊玩的人是從來沒變過,都那麼多。

90年代上海老弄堂。

1994年東方明珠落成,上海標誌性建築物。

90年代,上海第一家肯德基開店。

90年代初的陸家嘴金融圈,能看得出來嗎。

徐家彙

閔行汽車擺渡

東風飯店,外灘最大的飯店

黃魚車,搬家小能手,圖片裡應該是結婚的新人置辦傢俱呢。

外賓越來越多,進口轎車也開始越來越多了。

大世界外部的廣告塔樓

煤氣包,70年代的產物,90年代上海已經有273萬戶。這個就是人工煤氣,在2014年正式全部清除。

現在的上海

上海的外灘

上海大世界

再看如今的上海,高樓聳立,夜晚流光溢彩,夜生活極其豐富。百年前她就是有名的“夜上海”,而如今,這也成了名副其實的不夜城。

如果你喜歡夜生活,你可以選擇上海,如果你喜歡精緻的生活,你可以選擇上海,如果你喜歡享受生活,那麼你一定要選擇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