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遇人生2》從8.9高分下跌至7.0分:Angelababy真的不 該來?

《奇遇人生》是我很喜歡的一個節目,第一季中主持人阿雅和各位嘉賓攜手走向各地,去探尋世界不一樣的精彩,帶給觀眾心靈上的薰陶與享受。

比如,李誕對於日本文化的獨到見解,竇驍面對糟糕困境時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還有阿雅對自己極限的挑戰與嘗試......每一期都展現了人生的不同面,給予人精神上豐碩的饋贈,與原有的思想碰撞出火花。

8.9分的高質量,名副其實。

但最近,我看了第二季的第一期,卻全無好感。不得不說,這期的嘉賓將節目質量直接拉下了一個檔次。

01

我對Anglebaby原本的態度是不粉也不黑,一位純路人的感覺。在節目開頭時她的一段話還蠻打動我的,讓我覺得她的想法很通透。當時她在我心中的好感增添了不少。

她說:”也沒有說一定要所有的東西都要特別好,一定要就是無黑點。你做的好,大家拍手鼓掌,做的不好,大家罵你一輩子,但那都是你自己做的事。所有的後果,自己承擔就好了。“

可是,從她後來的發聲來看,她又好像並沒有像她所說的“自己承擔就好了”那麼淡然。

她說:“誰在乎我到底真的是什麼樣子,觀眾只會被那些精彩的故事、突出的言論所去吸引,平平淡淡的生活也沒人看。”

這段話很難讓人相信是一個在社會中摸爬滾打多年的人所說,未免有些不成熟。成年人的世界不就是這樣嗎?每個人最在意的都只會是自己,人們每天忙碌於自己的事情,誰會有空來關心別人背後的平淡生活?

正如《歡樂頌》中曲筱綃的一句經典臺詞:

“在這個世界上除了你自己,誰都沒有義務讓你高興。”

藝人在受到關注的同時也會讓自己暴露在任人評論的風險之中,而大眾通常是缺乏理性且情緒化的,因此他們無可避免地會因為觀點的不同而受到惡意攻擊。

郭德綱老師曾經說過:“做一個出色的藝人,其實您要記住了,掙的錢有一半是被人罵的錢。”

那麼這是在說做藝人就該被人罵嗎?並不是這樣。郭老師旨在告訴大家,要有一個平衡的心態去面對一切。

事實上,除了惡意評價外,任何形式的評價都有其自身的價值。比如,一些看似不那麼友好的評論可以讓人看到自己身上的問題,第三方的客觀性往往不會讓人蒙了眼。

但很多時候,人們卻無法利用好這些評論。因為對於那些指出缺點和錯誤的評價,人們往往會條件反射般地進入一種自我保護的狀態,採取不接受、敵對、甚至反擊的行為。

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卡羅爾 德韋克提出了兩種在人們的成功過程中扮演不同角色的思維模式:僵固型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

僵固型思維者認為聰明才智是一個人固定不變的特質,因此他們永遠處在一個“證明自己”而非“發展自己”的心態中

成長型思維者則認為能力是通過學習不斷髮展而來的,他們的關注點在於發展自己,不會因為失敗或者負面評價而開始自我懷疑和否定,而是把它們看作自我提升的機會,更不會把當前的不足與自我價值等同起來。

而傷害人們的往往不是那些不好的評價,而是僵固的思維模式,所以說,避免不好評價對我們造成影響的最好辦法不是總想著拒絕它們的產生,而是給自己換一種思維模式,從僵固型思維模式轉變為成長式思維模式。

做好自己,才是最大的贏家。

不過,彈幕中還是有很多人比較暖心,他們為baby打抱不平:“baby生理期騎車真的很不容易。”“一個女孩子這樣真的很厲害了。”等等。

看到這樣的鼓勵與支持,我不由地感嘆道:“如果世界上,大家都能有這樣溫暖的力量給予他人,真的是很美好的一件事。”但這只是在感性層面上,有些事情,理性也是不可缺失的。

02

baby稱自己因生理期而體力不支,選擇了搭車的方式,後面幾天的行程也是基本沒有再騎行,而是一直依賴汽車追趕徐公,讓人看了覺得有些乏味。

生理期不是“拒絕騎行”的護身符。baby來參加《奇遇人生》於她自己是一份工作,於該節目的工作人員是一份尊重。

阿雅在第一季的一期節目中攀登查亞峰,為此她經歷了體能鍛鍊的辛苦,忍受了營地惡劣的自然環境,在之後出現嚴重的高反症狀,登頂前夜嘔吐不止的狀態下,仍舊不想輕易放棄。她說:“ 我如果現在就放棄也太虧了吧!我不要放棄。可我也不知道自己可不可以…… "

最後她無奈放棄,但是面對這份人生中不一樣的奇遇,她敢於嘗試、努力,失敗了,也不會讓她自己覺得可惜,更不會讓觀眾覺得反感。但是在baby這裡,從第2天不適後搭車開始,“搭車”彷彿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依靠。

陳道明老師曾經談過對演員的看法,他表示有些人的職業觀不太對:“現在動不動什麼手破了,什麼哪兒摔傷了,什麼冬天在水裡頭、夏天穿著大皮襖,

變成了一個演員的功勞。”

他認為這應該是演員的本分:“你的職業就是這個,然後還把它當作敬業?你演員就應該吃這樣的苦。魚和熊掌不能兼得,沒有說你又可以花天酒地,你又功名利祿。”

對,這是職業觀的問題。

在節目中,baby調侃導演是冷酷的男人,在採訪中說“頭兩天也不會感覺搭車有什麼不對”,這種種行為都讓人覺得,她從一開始就沒把這當做工作來認真對待。

陳道明老師還指出年輕演員片酬高低不是重點,重要的還是有沒有盡到本分、對得起觀眾,更看重的是這個工作是怎麼做的。

沒錯,這就是工作。多少人拿著月薪幾千的工資不也帶著病加著班嗎?老闆會因為你生病,體諒你工作沒做好嗎?老闆真正在乎的只有結果。

所以,節目中導演表現出的不愉悅也可以理解。

騎行變成了搭車,失去了《奇遇人生》這個節目本來的意義,更是浪費了導演和整個團隊的心血。

baby答應來參加節目就等同於給節目組一個承諾,工作前就需要為其做好準備,比如說,瞭解這個節目的形式與意義,而不是用一句“這和我之前想的不太一樣”不了了之;女生的生理期大多是穩定的,這個也應該是可以和節目組協商避開的。

對每個環節都考慮周全,是工作者的本分。

03 小結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或是安逸享受物質世界的豐盈,或是追求精神世界的飽滿。也許,baby就不適合這樣的節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