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許孩子“浪費”,他才不會害怕成功(深度好文)

1.

潛意識搞鬼 戲弄你沒商量

有一個女研究生,她在29歲去應聘一個銀行的高級主管,第一次應聘因鬧鐘沒響錯過了面試,第二次路上出了個小車禍,又讓她無緣應聘,活見鬼般的感覺極大地震驚了她。

諮詢師分析後,發現女孩的媽媽一輩子只是銀行的一個普通職員,可她二十幾歲就應聘到銀行主管的職務,也許在潛意識裡她感覺到這是對媽媽的背叛與攻擊,這令她內在滋生強烈的內疚,於是潛意識出來幫忙。

一邊是對媽媽的忠誠與愛,一邊是對媽媽的超越和成功,面對“背叛”媽媽她“選擇”了自我攻擊,所以潛意識出來幫忙用內疚來平衡掉她超越媽媽的成功與幸福,平衡掉的部分就是女孩內在無法承載的――不能擁有超越媽媽的成功。

2.

幸福的劑量,不能超越爸媽

每個父母都以自己的方式愛著孩子,一種自認為正確的方式去愛,卻不知道孩子們在用各種看不見的方式愛著父母。有的爸媽一輩子吵,不幸福,孩子潛意識裡就會認為自己的幸福不能超越爸媽,於是潛意識幫忙用心理的不適來平衡掉他內在的幸福感,平衡掉的部分就是無法承載的不能超越父母的幸福。這份愛簡單、執著,看不見、摸不到,但卻時時讓人困惑、痛苦不已。

3.

爽透不能型,源於“爽”的規模、爽後的懲罰

一個男生,在他還是孩童時,他爸爸對別人誇讚自己的孩子很懂事,買東西時從來都只要一個,絕不要求更多,要給他更多,他也不要。20年後這個成年的大男孩說,他從來沒有過擁有很多玩具的快樂,小時他不敢講,因為他要像父母期待的一樣做個懂事的好孩子,於是“很多的玩具”成為他內心永久的渴望和傷痛。

玩具對小孩子有著跟成人不一樣的理解和意義,對這個大男孩而言,“很多的玩具”對孩童的他是一份快樂、一份滿足。

或許想要擁有很多的玩具不及他要突破禁忌、誘惑所帶來的被深深滿足的願望那麼重要,因為那裡有可以要求更多的自由以及父母的愛與接納。


如果您想要更多家庭教育知識,可以私信“家庭教育”,獲取免費微課。

關注【道立方】,在這裡獲得更多的家庭教育知識,幫你解決家庭教育難題,如果你有好的家庭教育心得和體會,歡迎一起分享,讓我們做家庭教育的守護者和傳承者,把家庭教育推向更高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