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萬畝的農場,僅靠農場主一人打理,美國數字農業那麼厲害?

一直以來,在人們的認知裡,農民一直是一個最辛苦的職業,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黃土背朝天干農活。可是讓人沒想到的是,在世界的另一個地方:美國,卻有一群農民每天坐在空調的駕駛艙裡吹著空調,聽著音樂幹農活,同樣都是農民,為啥差別那麼大呢?

這還是要從美國的數字農業說起,是科技解放了農民的雙手,那什麼是數字農業呢?所謂數字農業其實就是指把高新技術與農業有機地結合起來,對農業生產過程中進行實時監測,以實現對農作物生長環境進行定期信息獲取,降低生產成本,改善生態環境,提高農作物產品和質量的目的。總的來說就是運用一些列的高科技手段實現農業現代化。

在美國,由於數字農業的不斷髮展,生活在這裡的農民確實是很幸福,據說,2.4萬畝(4000英畝)的農場,僅靠農場主一人打理,在農業生產上完全不需要花費多大的體力,只需要靜靜的觀察著,就能實時掌握一些農作物的生長情況。美國的農業就業人數約為350萬人,占人口總數的比例不到2%,但卻養活了3億多美國人,糧食多得吃不了,還大量出口。可以說是科技的進步引發了美國農業生產的革命,也極大地提升了農業生產的效率。

可是,在中國的農民就沒有那麼幸運了,每天都還是勤勤懇懇的在田間工作,一年到頭也掙不了幾個錢,也就導致很多的農民放棄種地,到城市打工。對於中國農業來說,渴求數字經濟的推動與變革,但在這個過程中還是存在著不少的阻力。

就人才這一塊來說吧,中國一直以來都是走傳統的生產道路,大多數農民都只是簡單的農民這一個身份,可是在荷蘭、美國的農民,大多數都是具有專業知識的人才,並且這些國家非常重視農業科技的投入,在教育科研經費上農業是其中的大頭。比如,荷蘭名校瓦格寧根大學,它的農業排名世界第1。同時,美國在農業科技和智慧農業運用上也很強勢。

當然,在最近的幾年裡,國家也是加大了對於農業科技投入,儘量縮小差距。我國先後提出了數字農業戰略,數字鄉村戰略。各大企業也紛紛發力數字農業並深度佈局,阿里數字農業事業部首次亮相,在全國落地1000個數字農業基地,對農業產業進行全鏈路數字化升級。另外,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的“無人5G智慧農場”引矚目,在5G生態無人農場生產場景下,農場主即便遠在千里之外,也可以通過手機查看每一株植物的長勢情況。

現在,數字農業成為農業發展的主流,中國也在往這方面不斷的努力,打破傳統農業發展方式,藉助科技的力量大力發展新農業、新型產業,雖說前面的路可能會很長,但是值得中國農民期待的。關於數字農業你有什麼想說的?歡迎留言與我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