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愛你的老公,那就給一些時間讓他與男人“廝混”在一起

經常有一些結婚不久的女性問我: 你說我那位是怎麼回事,跟我結了婚,我好吃好喝地把他伺候著,他卻總忘不了做單身漢時候的那一幫狐朋狗友。隔三岔五就要聚在一-起,又沒有什麼正經事,除了喝酒吹牛就是裝瘋賣傻,我提意見他還跟我發火,在他眼裡怎麼我連那些臭男人都不如? 是不是一結婚他就不那麼愛我了?

對這樣的問題,我總會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回答說: 也許你找了個同性戀丈夫,他喜歡的是男人,沒辦法才跟你結婚。聽了我的回答的女性往往會嘿嘿一笑,認為我是百分之百開玩笑的,因為她們清楚地知道她們的丈夫不是同性戀。

但是,我絕對不完全是開玩笑。我說的是一個基本事實: 從心理發展的過程看,同性戀比異性戀更接近人的心理天性一些。 這是因為,人一生下來,在心理上是你我不分、男女不分的。四歲之前,是心理學上所謂的共生和自戀階段。在這個階段裡,我們只愛自己和跟我們一一樣的人。我們會認同跟我們一樣的人,即使別人跟我們不一樣,我們也會從心理上把他們變得跟我們一樣,然後再認同,認同之後,我們才會愛他們,這就是同性戀的原始狀態。四歲之後,性心理開始萌生,慢慢地我們就知道性別的差異,如果沒有什麼大的意外,我們的性心理就會發展成跟大多數成年人一樣的狀態: 排斥同性,喜歡異性。所以說,同性之間的相互吸引要早於異性之間的相互吸引。或者換句話說,每個人都是從同性戀狀態進化到異性戀狀態的。

在女人看來,男人們有時候一起做的事完全沒有意義, 比如上面提到的吃喝玩樂。當然,這從某些方面來說也是對的。做那些事不僅創造不了經濟效益,反而會消耗各自的金錢; 浪費很多的時間,又沒有增加什麼文化知識; 陪朋友多了,自然就陪家人少了,不利於家中的安定團結;等等。但是。從另外一些方面,尤其是從心理方面看,男人跟男人在一一起,對男人卻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這是因為:

第一,男人需要從別的男人身上,獲得對自己的性別的認同。“我是男人”這種感覺,是一種需要在一生之中不斷加強的心理體驗。這種感覺只有一小部分來自跟女人的對比中,絕大部分來自於其他男人的認同中。成天在女人堆裡打滾的男人,他也許會很表淺地認為自己是個男人,但時間一長,他的心理就可能被女人化了。這樣的例子很多。文學作品中有賈寶玉,還有中國歷史上很多繼承祖業坐天下的皇帝,“長於深宮婦人之手”,經常打交道的男人又基本上是太監,所以他們的性格往往剛毅不足而陰柔有餘。這樣的人治國,後果可想而知。男人只有跟男人在一起,才能夠互相認同,互相加強男人氣概。比如《天龍八部》中的蕭峰,也許是金庸小說中最具男人味的男人,他最喜歡乾的事情就是跟丐幫的兄弟們一起喝酒。

第二,人性中有一種先天的攻擊性力量,這種攻擊性在男人那裡表現得尤為明顯。男人如果把攻擊性針對女性,就不會被社會規則認可。在男人跟男人的交往中,如果直接進行攻擊,那是種低級的方式,往往會造成兩敗俱傷的結局(如打架)。但是,在男人和男人之間,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的是某種變異的攻擊性的表達,為了便於理解,我們不妨稱其為娛樂性攻擊。男孩子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就會通過相互打鬥取樂,越好的朋友之間,打鬥得就越多,這就是所謂娛樂性攻擊——既表達了必須表達的攻擊性,又不傷和氣、不撕破面子。成年男人之間,這樣的娛樂性攻擊的例子就更多了: 首先是軀體的,兩個好朋友很久沒見面,見面就互相給幾拳頭,既是娛樂又是攻擊,看他們的高興勁兒,就知道攻擊和被攻擊都是男人的一種需要; 然後是語言的,一群男人在一起,相互諷刺、挖苦、嘲笑,無所不用其極,越“惡毒”還越熱鬧、越親熱; 在社交場合,男人們比拼喝酒,是最常見的娛樂性攻擊的方式,被逼著喝酒的人,明知道對方是想通過把自己灌醉來攻擊自己,卻就是翻不了臉,反而要賠著笑臉去鬥智鬥勇。

第三,男人之間也是有溫情的。不過這種溫情跟男女之間的溫情不太一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男人更容易受傷。因為社會對男人的要求要多一些 、高一些,而且,在他脆弱的時候,表達的途徑也不如女人的表達暢通一女人可以表現軟弱,用一切可能的方式,男人卻不行。在男人受傷的時候,女人給他的溫情,就是護理他的傷口,給他安慰。但是,這經常是不夠的。而男人給男人的幫助是這樣一種感覺: 我跟你站在一起,我要把你沒搞定的事搞定,我要把欺負你的人打敗。雖然他不一定要真的那麼做,但那種感覺會傳達出去,能夠使受到關愛的另一個男人振奮。還有,從更深層說,男人接受另一個男人的關心,會讓他隱隱地感到某種程度的父愛。父愛是一種強有力的愛,在強大的父親的照顧下,會感到無比安全,安全正是脆弱的男人最需要的東西。

第四,再好關係的男人之間,也存在著競爭。我們甚至可以說,關係越好,比得就越厲害。這種競爭有時候會很殘酷,但更大程度上是一種娛樂。這就像兩個好朋友下棋,友誼是一回事,輸贏是另外一回事。從小的方面說,這種競爭有利於男人心智的成長; 從大的方面說,這種競爭可以是人類社會前進的原動力。沒有競爭的友誼是不存在的。友誼只不過是競爭的緩衝劑和潤滑劑而已。在友誼平臺上的競爭,是既充滿挑戰又充滿溫情的。沒有競爭的友誼不會穩定,還有些虛偽。而沒有友誼的競爭,就可能是你死我活的拼殺。

當然,男人們在一起,不會像上面提到的那些女性說的那樣,不幹什麼正經事。男人在一起幹的最正經的事就是事業。這已經不需要舉什麼例子了。男人在事業中結成的關係,幾乎可以用偉大來形容。我大學時候的一位女同學,在我們已經畢業了十年之後對我說: 我現在明白了,男人與男人的友誼,可以比男人和女人的愛情更深厚一些。 他說的是我跟她丈夫的關係。我聽了以後對她佩服得五體投地。因為,一個女人要理解這一 點, 需要的不僅僅是智慧和悟性,還需要非凡的氣度和博大的胸襟。所謂的“小女人”是看不到這一點的,即使是看到了,也會要死要活地把自己的男人從別的男人那裡搶過來,使自己成為自己男人心中最重要的人。她可能永遠都不知道,這樣做只會使自己的男人離自已越來越遠。

有人說,要了解一個男人,只要看他交什麼樣的朋友,以及怎樣交朋友就可以了。這裡所說的朋友,主要是指男性朋友。因為男人跟女性交朋友,他的大部分心思都要花在如何把握分寸上。距離太近太遠都可能會出問題。跟男性交朋友,雖然也會考慮距離問題,但花的心思卻要少得多。男人的朋友有兩種,一種是跟他差不多的,有相似的性格、愛好等等; 另一種是可以彌補他的不足的。還有一種分類法,就是看這個男人交的朋友有多少是跟他的利益有關的。只交對自己有用的朋友的男人,可能是很勢利的男人,這樣的男人不可能獲得真正的友誼。實際上,現實的利益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生活的絕大部分內容都應該是精神的,如果我們沒有足夠的純友誼的資源,那一生 都會過得十分貧乏和淒涼。從某種程度上說,這可能比沒有女人的愛情更可悲。

一個沒有男性朋友的男人可能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他可能會有性別認同的障礙,表現得比較女性化,缺少男性應有的陽剛、堅韌、大氣的品性; 由於攻擊性沒有通過娛樂性的途徑向外表達,攻擊性就會轉向自身,形成內向、抑鬱、退縮的人格特質; 沒有從男性那裡感受到友誼和溫情,他就會把所有男性視為對自己的威脅,從而失去在人際關係中起碼的安全感; 而沒有友好的競爭活動,直接會使他的生活變得單調和無趣。

最後的話是給本文開始時提到的女性說的: 你如果愛你的丈夫(或者男朋友),那就一定要給他一點時間,讓他跟男人“廝混”在一起。 這會使他更像一個男人,也會使他在你給予他的幸福之外,又多一份對他來說必不可少的快樂。

作者:曾奇峰。本文選自曾奇峰.著《你不知道的自己》,如有錯誤或侵權請聯繫作者修改或刪除。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用,請收藏好並轉發給更多的人,讓他們一起受益!

健康心理諮詢,找心理學說!心理學說:普及健康心理學,推動全民心理健康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