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玉米不啃這個地方,等於浪費了整根玉米的「精華」

回憶一下,你啃完的玉米什麼樣?

友情提示:要是如上圖所示,你吃玉米的姿勢很可能錯了。

蒸、煮、燉、烤……人類有一萬種方式讓玉米活躍在餐桌上。

《生命時報》採訪營養專家,解鎖玉米的正確食用方式,並教你煮出一根甜甜糯糯的玉米。

受訪專家

國家一級公共營養師 李曉麗

山東營養學會理事、濟南大學營養學副教授 綦翠華

胚芽,玉米最精華的部分

大口大口地啃玉米特別過癮,但有的人吃時囫圇吞棗,吃完後玉米棒上留下了許多淡黃色的小芽。

這些被浪費掉了的小芽其實是玉米最有營養的精華——玉米胚芽

雖然胚芽的重量僅佔玉米粒的11%~14%,但其脂肪佔總籽粒的84%,蛋白質佔22%,礦物質佔83%

大家所熟知的玉米胚芽油就是從玉米胚芽中提煉出來的。

玉米胚芽富含油酸和亞油酸,有助降血清膽固醇、抗氧化,它也是脂溶性維生素E、卵磷脂和植物甾醇的寶庫。

胚芽中氨基酸種類齊全,含量相對平衡。

還含有功能性因子γ氨基丁酸和谷胱甘肽,有助改善脂質代謝。

膳食纖維在玉米胚芽中佔9%,對保持腸道健康、緩解便秘等均有作用。

因此,大家在吃玉米時應細嚼慢嚥,把玉米粒嚼碎,胚芽啃乾淨,將營養統統吃進肚子裡。

不同品種,營養有區別

黃的、紫的、白的、花的……不同顏色的玉米在營養上有什麼不同?

黃玉米含豐富的葉黃素和玉米黃質,有助降低黃斑病變的幾率,對眼睛很友好。

白玉米抗性澱粉和膳食纖維含量較高,把它當主食,飽腹感強,更利於控制體重,且更不容易變質。

紫玉米的花青素含量豐富,抗氧化、防衰老的能力稍強一些。

從口感上來說:

黏玉米、老玉米澱粉含量較高,可以用來替代主食;甜玉米水分多,含維生素C,還含有可溶性糖,口感脆嫩。

怎樣煮出一根香甜玉米

很多人覺得自己煮的玉米口感不如外面賣的香甜。其實,煮出香甜玉米有個“三字經”。

留葉子

如果把葉子都扒掉,玉米會在煮的時候流失部分營養,失去香甜的口感。

最好留兩片最貼近玉米粒的白色薄葉,這樣玉米更易煮熟,還帶有清香。

泡一泡

下鍋煮之前,先把玉米在冷水中浸泡20~30分鐘,再開大火煮熟,可以讓玉米更有嚼勁。

8分鐘

玉米品種不同,烹煮時間也不同。甜玉米大火煮開後,轉中小火再煮8分鐘即可;而糯玉米稍微久一些,10分鐘為宜。

加點鹽

煮玉米的水開後,加入一點食鹽,這樣可以放大玉米的甜味。

倒牛奶

很多人都喜歡奶香,試試在煮玉米的水開後,倒入適量牛奶和一小塊黃油,小火再煮一會兒,便可以煮出好吃的奶香玉米。

需要提醒的是,玉米煮好後要馬上夾出、瀝乾水分,否則會影響味道和口感。

"